新课程下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新课程论文,课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现状不容乐观。在课堂教学中,“唯本”、“唯教”、“唯法”的教学思路依然存在,以致教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本文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观念的转变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唯本”观念,确立开放观念
教材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希望教材编得更好一些,以更有利于教学。目前,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全国有几套教材供教师选择使用。在使用教材的同时,大家渴望有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尤其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更需要有优秀的教案引路。这些想法无疑有其正确的一面。那种不重视教科书,或者否定教学参考书和优秀教案的观点是不对的。政治课作为一门科学,同样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其中包括法律、经济、心理、伦理、政治等学科组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必要的教学和训练,不善于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掌握这些课本知识,那么素质教育也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把“本”提到绝对高度,则会产生很大的消极作用。曾经有过一种提法——“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指课本,“纲”指教学大纲。为了规范政治课教学,使之有章可循,可谓用心良苦,但执行起来问题却不少。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客观实际则是不断变化的,这就使教材中有的观点和教师所掌握的理论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活生生的实例既是一切理论产生的客观根源,又是检验理论正误的“试金石”。因此“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列宁语)有些教师教学基本功薄弱,只看到书本,固守书本,完全依赖于教科书、教参和教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解,灵机一动提问,隔靴搔痒分析,照搬书本命题,走马观花批改,三言两语讲评”,把复杂的教学变成对书本的简单重复。试想,这样进行教学,能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吗?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应转变“唯本”观念,确立开放观念,把社会生活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使课堂和整个社会息息相通,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能够取得实效的教学,也是最有前途的教学。
当代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思想、有见解,好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吸收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乐于探讨现实问题。他们已不再是“你讲我听”“你说我通”的一代。为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现由封闭说教式向民主实践式过渡,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行多渠道开放式教学。要把社会作为大课堂,让学生带着课本,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去形成新的观念,印证课本理论知识,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教学要求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宽,把思想政治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体现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独特的教育功能。
二、转变“唯教”观念,确立教与学相统一的观念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统一的整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主体”与“主导”必须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可是,从一般的课堂教学看,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取得共识。不少的课堂教学,“主体”变成了“客体”,“主导”变成了“主宰”。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学生有的知识储备、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习习惯都被置之度外,反正学生得围着教师转。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一切都得服从教师的情况并没有大的改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并没有取得主体地位,而是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则扮演了教学活动“主宰”者的角色,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了,学习兴趣丧失了,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师生心心相印,“教”与“学”真正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形成一种默契,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深有体会,什么是教师心目中的一堂好课?它不是自己讲得最好、最精彩的一堂好课,而是学生发挥、师生交流和配合最好的一节课。所以有的优秀教师讲:“没有我的学生,我是上不出一堂好课的。”教师“教”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而不是代替学生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提出教学的目标要求、掌握知识的规律、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疑难问题如何突破,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教师的作用再大,也只是条件,只是外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得如何才是决定的因素。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的掌握,主要靠学生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有的教师独占课堂,主宰一切,以“教”代“学”,表面上看是教学方法问题,而实质是教学观念问题。“教”不等于“学”,它只能引导“学”。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把理论观点转化为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主要靠学生自身的力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观念的转变首先是学生观的转变。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拥有无穷的创造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去建构知识、寻找意义。如果对学生的看法产生了转变,那么,教师就不会再用老一套单向传递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而应关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性化、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去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也给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三、转变“唯法”观念,确立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相统一的观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学工作特有的规律性。教学有法,是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教无定法是指具体的微观实践和操作是各不相同的,没有一成不变、处处适用的教学方法。要搞好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政治教师须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探索精神。贵在得法是有法与无定法的有机统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确定了教学目标,就要选用恰当的、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好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实现教学意图只能是一句空话。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源泉”,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那种教条条、背条条,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解,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只会使学生沮丧、厌烦。一个称职的政治教师,应该在每一课、每一节的教学时都有所探索。探索什么呢?探索那些适合学生特点、花时少、见效大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以最经济的办法和最少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莫道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只要我们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出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