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要求较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反映出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为此,需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实际情况,找到工程实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制定完善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工程建设要求,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思路
园林绿化工程和常见的建设工程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中,施工对象和施工时段等环节的特点,使得园林绿化工程也存在十分显著的独特性。一般情况下,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受到人员、机械、材料和环境的影响。控制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也是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机械施工秩序的组织,确保对苗木质量进行合理控制,这也是对施工质量进行提升的基础环节。所以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充分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加强对施工质量管理后续工作的养护。
1当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质量控制体系缺失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项目,若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缺失,则会直接的导致该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无法科学有序地进行。从国内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园林绿化公司都未能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特别是在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体系的支持,会导致施工建设项目整体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性明显降低。在遇到问题时,缺乏统一应急预案与问题处理制度,从而导致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整体水平的提升受到了严重制约。
1.2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部门未能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不能确保工程管理工作效果。首先,在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未能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且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经验,不能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提升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工作中,企业未能针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无法创建合理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在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针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培训,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普遍不高,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效果。
1.3后期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在园林的绿化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植入注重栽种而轻视养护的错误观念,大部分企业一般仅重视所栽培植物的数量,而忽视了栽种与绿化后期的管理与养护。在园林建设完毕后,起初绿化效果可能不错,但经过后期阶段发现许多植物的成活率却很低,树木或遭到病虫侵害或由于缺水而造成枯萎,导致花草杂乱无章的情况,不但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等,还影响园林绿化景观的总体观赏效果。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制定合理的管控目标体系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会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规模、复杂程度、专业性特征、区位因素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大型企业项目当中,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会按照矩阵式的模式组建项目经理部。此外,小型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可以按照直线式的模式,组成项目经理部。在实际的管理环节中,项目经理部会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内部各个施工环节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将工作流程以及任务分配等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企业应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开展施工质量管理活动。其次,需针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的培训,培养工作人员的施工质量管理能力,以此促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需针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在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增强职业素养。
2.3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质量将对园林绿化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也是当前我国园林绿化中最为关键的工作环节之一。在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建议相关工作人员从以下环节着手,首先需要选购质量优异的施工材料,确保材料供货商和出厂合格证书等证件的齐全。其次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进场监督,确保每一个材料的安全性,对质量和数量、规格等进行严格筛选。
2.4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其一,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定点放线工作,施工图纸是执行施工技术的基础,同时也保证工程实现景观性的基础,因而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施工图纸的具体位置,并进行明显标记,在进行交叉作业时,需要对施工位置进行复样,对于已经完成放样的区域进行仔细复核,进而开展后续施工环节;其二,对于施工区域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科学检测,应用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以保证土壤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进而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以及健康成长;其三,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都存在差异性,因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也需要进行差异化选择,保证施工技术实施能够契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如干旱地区重视节水技术应用、东南沿海以及雨水充沛地区则需要适当在工程施工中应用排水技术,通过差异化的技术选择保证工程应用价值的实现,减少工程维护单位的养护成本。
2.5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质量控制方法
园林栽植后,需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做好后期植被的养护工作,确保植被良好的长势,进而防止产生干枯、坏死情况。园林绿化工程施工3年后,植被生长情况良好,可达到较好的园林美观性。后期的养护工作,主要涉及浇水、支撑、枝条修剪、防虫、施肥、防寒等。需要注意事项:植被当日首次浇水,应确保水量、浇水速度的适宜。然后,在3天后、10天后分别浇水,确保水量适宜。后期浇水和浇水量,应结合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具体要求操作,建议在清晨、傍晚浇水。植被首次完成浇水操作后,需严格观察植被的情况,防止出现苗木歪斜情况,对苗木后期生长情况造成不良影响。若发现苗木栽培歪斜,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扶正、固定和支撑处理。与此同时,后期养护工作中,还需做好植被枝条的修剪工作,确保枝条的透光效果、通风效果,以满足苗木设计要求。此外,还应做好预防病虫的工作,根据病虫害出现规律,经人工方式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以便将幼虫及时清理干净,做好枯枝烂叶的修剪处理工作。完成园绿化工程施工后,通过专业人员对植被进行看管,结合温度、植被生长状况,实行防寒处理、追肥处理。需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保护,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并对园林绿化工程实行严格管理,进而提高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的保护。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此,相关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但应具备建筑及植物学知识基础,还应具备施工现场的指导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绿化效果,提高群众对居住绿化环境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晓敏,相龙琴.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
[2]庞磊,吴亮,董草,谭秀梅,樊佳奇,牛来春.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3).
论文作者:汤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植被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