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下部结构作为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主体结构荷载的承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质量对桥梁整体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其安全性。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各种结构形式的区别,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编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促进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文章对有关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对于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一、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调查
1、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调查
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中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由于公路桥梁位置特殊,在未来的道路通车上,其车流量比较多,保障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最为关键。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桥梁施工所处的地理条件,如水文条件,是否含有浅层、深层的地下水、是否有明显的地震历史等。由于这些因素都会对道路桥梁的施工带来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这些因素进行深度的调查。
2、确定施工方案,施工现场规划
当施工现场情况调查好之后,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规划。在具体的规划中,首先需要做好测量施工放样,准备好施工环节中所需要的水电和建好施工便道。结合公路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资料,对施工现场地的水准点以及导线控制点进行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实际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公路桥梁下部,需要结合路面上的照明系统设计出电力线路。特别注意的是施工便道,需结合施工平面图,进行合理化的规划,确保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能够顺利通过。
二、桥梁基础形式
1、扩大基础施工
扩大基础属于直接基础,具体特征是基础底板与地基直接接触,由上部结构向下传递荷载,是先通过扩大基础底板,然后再传递到地基上,这种基础形式比较适合地下水位、持力层较浅的地质。一般而言,扩大基础施工会选择明挖的施工工艺,开挖过程中按照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对排水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对集水沟、集水坑进行设置。最后一个环节是基坑支护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基础基坑开挖到一定的深度之后,必须要及时对混凝土垫层进行浇筑,以完成基础施工。
2、沉井基础
沉井基础最主要的特征是把沉井当作桥梁工程的基础结构,继而把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传到地基上来。一般而言,沉井由井筒、井壁、隔墙、刃脚等共同组成,其施工工艺分别是沉井下沉、沉井地基清理、沉井封底,总体而言,沉井基础具有承载能力优秀、抗震性能良好、对河床冲刷作用强、持力层深等优势,目前在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3、桩基础施工
现阶段,桩基础施工是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最为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桩基按照生产材质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钢桩等,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预制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按照桩基沉桩施工方法的区别,包括锤击沉桩、振动沉桩、钻孔灌注桩等。工程实践中,大多应用钻孔灌注桩,这种方式具有施工技术稳定可靠、挤土效应不明显、地质适应性强、机械装置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着重对桥梁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
1、灌注桩成孔和清孔作业
钻孔灌注桩的成孔要利用钻机进行作业,为保证钻孔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对桩位的中心、转盘中心、以及机架吊点的位置进行严格的测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避免钻孔出现倾斜。把钻机安装到制定的位置以后就可以进行钻孔作业了。在钻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来使用钻机,把握钻孔的作业速度,避免出现在钻孔过程中出现碰撞现象,影响钻孔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钻孔的过程中出现阻碍,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以避免延误施工进度,通常的解决方式有调整冲程等。在钻孔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保持水压差的稳定,避免涌沙现象出现。在钻孔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对相关指标进行核对,主要包括钻孔深度、孔径、孔的倾斜度等。在检测通过后就可以进行清孔作业,进行清孔的目的是为下面的灌注作业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通常所使用的清孔方式主要有抽浆法、掏渣法等。在清孔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做的工作是对钻孔底部的泥浆的性质以及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保证其符合标准。
2、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放
钢筋骨架的加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加工厂焊接,另一种是在现场进行焊接。其中在加工厂进行钢筋骨架的焊接还需要考虑运输的问题。在运输中要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钢筋骨架的变形。钢筋骨架的起吊工作一般使用整笼吊装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还可以保证施工的效率。最后,要把钢筋骨架吊放到设计的标准高度,接下来要进行焊接定位,然后对焊接完成的钢筋骨架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要求。
四、桥墩施工
桥墩部分的施工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最后环节,一般情况下的桥墩主要分为两大类: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台和柱式桥墩两种。其中钢筋混凝土薄壁墩台在河床比较窄、填土比较低的情况下设置支撑架构。该种桥墩的施工方式比较简单,在大部分的公路桥梁施工工中适用。在模板的安装上,需要根据施工测量放样的实际要求,连接桩模板,对桩面与模板需要用砂浆进行填封。柱式的桥墩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在一般的公路桥梁施工中不常见。
五、混凝土浇筑
1、桥墩盖梁浇筑
在完成桥墩盖梁和墩柱预留的钢筋后,以钢模桥墩盖梁的浇筑装模为标准,实施装模。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装模的完整性,对于不好装模之处通过竹胶板进行配合。安装模时,以底模为先,侧模为后。在浇筑过程中,一旦混凝土送入模内,利用振捣棒进行振动,其目的是使模的表面更加平整。
2、墩柱的浇筑
浇筑施工需按照工序依次进行。①焊接墩柱钢筋(基础预留部分)和连接钢筋。②中底柱以圆形模桶为参照进行浇筑。浇筑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模版上口需高于混凝土面0.1~0.15m;其次,以缆风绳为媒介实施对拉;最后,送入模内的工序由吊车完成。③以水平方式分层浇筑,使得浇筑厚度小于30cm。④以振捣方式加固混凝土的紧实性。⑤检查混凝土灌注的各排柱式墩身、立桩是否一致。通常情况下,顶面混凝土应高出设计标高4cm左右。一旦脱侧模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强度标准:0.2~0.5MPa),即可进行养护措施的实施。
3、桥台的浇筑
桥台的浇筑最为重要的是装模环节,装模以钢模为标准实施。浇筑厚度不超过0.3m。在浇筑过程中,一旦混凝土送入模内,利用振捣棒进行振动,其目的是使模的表面更加平整。另外,在台帽施工过程中,注意测量放样的精准度。其主要涉及钢筋的绑扎、横坡度等环节。
结束语
公路桥梁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制定施工方案,规划布置施工现场,公路桥梁的基础形式主要包括扩大基础、沉井基础、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包括灌注桩成孔和清孔作业,水泥混凝土的浇筑,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放等。另外,桥下部结构施工中还有桥墩与桥台的施工。总之,对道路桥梁进行施工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加强管理,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亦兵.桥梁健康动态管理与诊断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4.
[2]王必泰.改扩建公路桥梁综合优化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李艳阳.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4,10:110-111.
[4]张瑞,冯维平,王平.公路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27:276.
论文作者:王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桥梁论文; 钻孔论文; 沉井论文; 结构论文; 桥墩论文; 基础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