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最好的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最好的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所谓“建议”,即知道答案时向别人求证的东西。看看,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需要别人的建议。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得到“金玉良言”,你就得敞开心扉,从你信得过的人身上去找。
请记住:在向身边的人寻求建议时,应特别谨慎。什么意思?如果你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不高,想回学校读书充电,那么你的同事会怎么看?他们会从你的最佳利益考虑吗?不,因为嫉妒悄悄混进了他们的建议。他们可能为自己的“不上进”辩解,如“咳,这样挺好的”,“知足常乐”……然后再用同样的理由劝你:“别东想西想,这样挺好,知足常乐……”
当然,不是说你就无法从这些人身上得到好建议,只是说这种可能性很小。
还有,如果你的决定触及某人的利益,或者说让他“有所失”的话,那么千万别征求他的建议。记住:越客观公正的人,其提供的建议越有价值。很多人从亲朋好友那儿征求建议,殊不知这些人往往对事情的结果更感兴趣。这不是说他们不为你着想,而是他们的判断力往往被情感蒙蔽;他们常常不考虑你的愿望,就把自己觉得好的建议硬塞给你。
为什么我们常常得不到一些质量高的建议呢?因为既不嫉妒我们、又能全心全意为我们着想的人实在太难找了。
所以,当你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的时候,为了获得想要的建议,你得问问不同类型的人,从他们那儿得到反馈。你得一直不停地找啊找,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或者更多,从他们那儿获取建议。这些建议将成为你的无价之宝,使你明确自己究竟该怎么做。问的人越多,你的洞察力就越强。一个综合了不同想法与见解的建议,往往最好用。
这个提供答案的人光具备特定经验还不行,他还得在提供建议前认真思考你说的话,并且经过他本人的再思考。如果他连你的状况都没听完整,就很快打断你,那么看来他只对“布道”的过程感兴趣。至于能不能帮助你,他才不管呢。这种人,不问也罢。
黄家成摘自《让一切听你的——40个借力使力的心理魔法》
标签:知足常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