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655800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在临床的有效治疗办法。方法:抽取我院新生儿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的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新生儿的氧合功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预后,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的肺泡进行性萎缩而引起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即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为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在临床的有效治疗办法,我们特别对我院新生儿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进行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新生儿科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9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男婴23例,女婴26例,日龄0.4-11小时,平均日龄(9.6±0.4)小时,其中新生儿窒息18例,感染性肺炎16例,胎粪吸入11例,败血症4例;观察组男婴27例,女婴22例,日龄0.5-12小时,平均日龄(0.8±0.7)小时,其中新生儿窒息17例,感染性肺炎18例,胎粪吸入9例,败血症5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日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1.2.1 常规对症治疗 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给予保温、辅助呼吸、控制原发病、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出血、营养支持、维持血糖和血压稳定、抗感染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1.2.2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新生儿取仰卧位,清除新生儿气管内分泌物,经气管插管按150mg/kg剂量注射牛肺磷脂注射液,在注射过程中给予正压氧气吸入,尽量避免和减少吸氮操作,密切观察新生儿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注射完毕应调整新生儿体位并进行胸部叩击,促进药物在新生儿体内均匀扩散。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严密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如有不良反应需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保证新生儿用药安全。
1.3 疗效观察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治疗48小时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两肺透亮度和血气指标结果正常且呼吸平稳、无不良反应为显效;肺部透亮度较好,血气指标有明显改善且临床症状好转为有效;病情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治疗有效率、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49 32(65.31)15(30.61)2(4.08) 47(95.92)
对照组49 28(57.14)13(26.53)8(16.33)41(83.67)
注:P<0.05
2.2 两组新生儿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n/%)
组别 例数用氧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49 10.9±18±3
对照组49 16.1±3.4 30.7±3.7
注:P<0.05
3 讨论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在新生儿出生后4-12小时内发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甚至呼吸衰竭[3]。2010年的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认为,孕妇在生产前单疗程使用激素可以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但远期安全性还不十分明确;机械通气可以挽救新生儿的生命,但容易造成新生儿肺部损伤;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重要意义[4]。
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92%,研究证明,常规对症治疗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屈林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2):140-140,141.
[2]李胜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报道[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136-137.
[3]李胜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报道[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5):136-137.
[4]刘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48-149.
论文作者:雷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新生儿论文; 窘迫论文; 呼吸论文; 综合征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活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