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人格化”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企业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作为法人经济实体,它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基本目标。为此,企业依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作出一系列决策,投入必要的经营要素,从事科技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投身市场,参与竞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以及企业管理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有机的系统。在现实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系列中,人是最为有机和有效的系统。因此,管理的实现模式应当是“拟人”的,即人格化模式。
企业管理的人格化模式是以企业使命、管理中枢、企业战略为“战略头脑”,人力资源、研究与开发、资金和企业形象为“躯干”(基本支撑),竞争与合作(双手)、生产与营销(双脚)四种基本策略为“四肢”,协调机制为“神经网络”的“拟人”化的结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形象模式。
人格化企业管理模式示意图
一、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战略头脑”
1.企业使命。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必须适合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市场竞争的“达尔文定律”。但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必须有着自己的“主观意志”。企业使命就是这种“主观意志”。
企业使命的基本功能体现为三个主要方面:(1 )确立企业形成和存在的基本目的。(2)规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任务。(3)形成企业达于目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规范。企业使命由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精神组成,是人格化管理模式的“灵魂”
企业哲学是企业为其经营活动、管理所确立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哲学是企业始终如一的“指路明灯”,例如IBM 的“尊重人”、“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以卓越的方式完成全部工作”的企业几十年如一,没因高层领导、市场经营和制造技术的重大变化而改变。
企业宗旨规定了企业从事或欲涉足的经营领域及现在或期望的组织类型。没有明确、具体的企业宗旨,就难以制定清晰的企业目标和战略。企业宗旨确定了企业的活动领域和经营业务,体现了企业在行业、区域所取得或预期的业绩和地位,规定了企业和顾客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哲学和宗旨往往通过企业精神来展示。企业精神是由企业家倡导,并由精练的文字表达出来,诸如爱国、团结、求实、敬业、创新、节俭等。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标志”。
2.企业管理中枢。
企业是由文化、目标各异的个体、群体、集团所组成。但是,作为一个组织,它又必须保持思想、目标、行为的最大一致。整合,是企业管理中枢的基本职能。
企业管理中枢的结合点是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的大脑,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战略头脑实质是企业家的“战略头脑”。企业家始终处于企业的核心地位:企业使命通过他们来阐述和体现,企业战略通过他们来制定和保证;企业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
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除去一般意义的身体与生理素质、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道德意识和管理知识与技能外,具有特别意义的是企业家的战略管理技能,对环境(市场)及趋势、组织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优势与劣势的洞察能力与应变能力,调整、平衡组织活动与目标实现的各种内外关系的综合才能和竞争意识、变革意识、开拓意识、风险意识。
显然,一个人很难同时具备上述素质和才能,更现实的举措是建立由各种“专才”有机组合而形成具有“通才”整体功能的、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管理中枢。企业管理中枢,作为管理系统的“高级神经中枢”,必须通过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灵活高效、权责分明、运转有序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管理体制才能实现其功能。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包括建立统一的生产经营指挥系统、管理与决策咨询系统、必要的功能与职能中心、各级经济责任制、规章制度和工程程序等。
3.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统率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它是企业管理中枢依据企业使命所制定的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整体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目标和达于此目标的规划、谋划和对策。
企业要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对企业经营实施“战略管理”,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统和决策咨询系统。企业的信息系统,应当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以企业的发展(Development )和社会贡献(Dedication)聚焦,广泛收集来自消费者、资源供应和竞争对手等的信息,对未来的变化趋势和状态进行科学预测(Forecast),及时发现和捕捉(find )存在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有利因素(favourablefactou)。企业的决策咨询系统,对信息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管理中枢提供决策的有关方案和建议。
借助于企业信息系统和决策咨询系统,管理中枢能够制定企业战略(strategy)。企业战略的基本构架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规划提供,战略目标(Object)是核心。企业战略的制定,是一个科学分析企业外部的机会、风险和企业内部的优势、弱点并将它们综合,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抉择企业目标和达于目标规划的动态过程。
企业使命、管理中枢、企业战略构造的战略头脑,使命是灵魂、中枢是核心、战略是实质,它们有机结合,为企业发展架轨导向。
二、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支撑躯干”
1.人力资源。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大批包括管理、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财会、法律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和一支高素质的一线队伍。他们是企业的主体,支撑着企业的“躯干”。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包括通过招聘、培训、引进,建立一支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的职工队伍,更包括建立一种有效的动力与激励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R&D(研究与开发)。
实现企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约型、效益型的根本转变,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企业管理的重点。为此,必须把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经济日益科技化的今天,R&D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强化R&D.也是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需要。企业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强化R&D.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3.资金与利润。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利润是企业的“心脏”。企业经营要求充足的资金支撑。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努力扩充资金来源,加强投资管理和成本核算,提高资金运用效益,增加企业利润。
在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中,利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来源。企业运动的全部“血液”,从本质和最终的意义上说都来自于企业利润的这一“心脏”:心脏发达,企业的大脑才能有效思考,四肢才能灵活动作。利润不足缺乏足够的血液动力,企业必然大脑呆滞、躯干萎缩、四肢乏力。
4.企业文化与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信念、行为方式、工作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内部环境的质量。公司形象则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综合印象和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金字招牌”。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相互关联和补充,是人格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支撑。企业文化和形象的“7S”管理认为, 战略( Strategy )、 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人员(Staff)、作风(Style)、 技能(Skill)、最高目标(Super—Ordinate—Goals )或共享价值观(Shared—Values)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中的最高目标或共享价值观是一种使其它六项要素有机融合的联结要素。当这些要素紧密结合,企业组织就会成为有机的整体。
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资金与利润、企业文化与形象,是企业人格化管理模式基本躯干所需的、具有不同特质和功能的四大支撑。人、技、财、“神”的有机融合,构建起人格化管理模式的“合金”支架,从而使“现代化”具有钢筋铁骨,强壮有力。
三、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活动四肢”
1.营销策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企业挺进和占领这一空间的足迹无疑是其市场营销策略留下的。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经营战略中最重要的策略,它通过市场调查(prlbing).进行市场细分(Partition)和顾客定位( Plsitioning).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Prioriting).借助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运用各种政治力量(Poeitical Power).把企业的产品(Product)。以合理的价格(Puice)、分销渠道(Place)和促销方式( Promation).送达企业的营销对象(People) .实现企业产品的价值并取得利润(Profit)。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一个包括12Ps的组合策略。
2.生产策略。
企业的生产策略是企业挺进和占领市场的另一条腿。同时,生产策略还是营销策略的支撑。企业只有依靠生产制造这一技术系统,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采用新设备、新工艺,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保证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实施,从而取得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生产制造(Manuvacture).是企业的管理系统(Management).依据经营决策(Making Decision).运用企业的人力(Men)、资金(Money)、物资(Material)、设备(Machinery)和信息(Message )等生产要素和方法、手段(Means).从事科技开发(Movement of S &.T)和加工制造(Machine and Make).形成产品价值(Merit)的过程。因此,企业的生产策略是企业经营战略中的核心策略。
3.竞争策略和协作策略。
人是由双腿来前进和立足的,但人的卓越之处在双手。在市场经济社会、国家要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来调控经济。同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灵活运用“竞争”和“合作”为两只手。
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正如著名的“战略先生”大田研一所说,企业制定战略的实质就是要使企业尽可能有效地比竞争对手占有持久的优势。企业一旦相对于它的竞争对手的地位恶化,则将危及自身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既敢于竞争,又善于竞争,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竞争策略。企业的竞争策略(Competition).依据策略的基准,可以采取基于顾客(Costomer)的竞争策略(以顾客的消费目的和市场趋势为基准)、基于公司自身(Corporation )的竞争策略(以公司的实力和竞争的关键功能为基准)、基于竞争对手(Compert-ior)的竞争策略(以“市场渗漏”和竞争差距分析为基准) 和组合(Compound)策略,其中,基于顾客的竞争策略是竞争策略的基础性策略。
虽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也不仅存在于市场,在企业内部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合作。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竞争,企业也必须进行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合作; 就外部合作而言; 企业管理系统的合作 (Coorperation).包括和政府及其主管职有部门的合作; 和社会组织与中介机构的合作;和人力、科技、资金、设备、原材料、能源、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供应者的合作,和协作厂、零部件生产厂的合作,和顾客、用户、商家的合作等,甚至,包括和同行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化敌为友”。
营销、生产、竞争、合作四种基本策略构成人格化管理模式的“活动四肢”,营销策略、生产策略这双腿是企业的“主体策略”,竞争策略、合作策略这双手是它们的“服务策略”。
四、人格化管理模式的“神经网络”
要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大脑”、“躯干”、“四肢”的功能有序,就必须借助于“神经网络”。协调机制就是人格化管理模式的“神经网络。”
协调(Coordination)是对一个系统的最基本要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包括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外部协调,最关键的是根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需求和竞争动态的变化,采取科学权变(Contingency).保持企业生产经营与环境变化的动态一致(Consistence)。
管理系统的内部协调,涉及机构、职能、活动、环节、人员等方面的协调。良好的协调的评价基本指标是“管理中枢对生产经营的有力指挥( Command )和控制( Control )、 良好的信息和人际沟通 ( Communication)、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机构、职能、活动、 环节的高度合成和协同(Combination and Synergy)。
五、结论
管理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系统,本文将管理系统“拟人”,建立了企业管理的人格化模式,将管理的各种要素、职能、活动以“人体”定位,从而形象地说明企业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格化管理模式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这种探讨,将给人们以有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