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建设中,最为核心的原料便是混凝土,其对于整个工程的后期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施工是质量问题、后期养护问题、混凝土材料问题、施工区域温度问题以及混凝土自身的伸缩特性等,都会造成建筑工程后期的裂缝问题。裂缝一旦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的外在形象,严重者甚至会破坏建筑结构,造成建筑结构失衡,引发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减少工程施工裂缝,就必须要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问题进行探讨。文章从混凝土结构裂缝种类为出发点,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裂缝处理
引言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结构是由水泥、水和石灰和其它的添加剂结合而成的。而混凝土本身具有伸缩特性,再加上施工时处理不到位、振捣方式不合理、水灰比比例不可续、后期养护不到位,管线的增多或者是内部钢筋出现锈蚀,那么就会造成裂缝的出现。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裂缝种类
1.1干湿型裂缝
裂缝的出现不仅和工程施工时操作有关系,也和后期的保养维护息息相关。干湿型裂缝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在工程后期对混凝土结构维护保养的忽视。这种裂缝是混凝土建筑中常见的裂缝,也是出现最多的裂缝类型。混凝土是由水、砂、水泥和其他的添加材料混合制成的,混凝土建筑又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其中不可避免了水分的加入。在建筑结构浇筑完成后,就要确保水分的缓慢的蒸发。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及时的养护。由于外部混凝土更多的接受了空气的流动和太阳热量,其水分蒸发的速度会远远大于内部的水分。当水分含量出现差异时,就会因此产生内外拉力的差异,从而形成干湿型的裂缝出现。这种裂纹往往成片的出现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要避免这种裂缝的出现,就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进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预期标准,增加工程建筑的安全性。
1.2化学型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的使用时,除了一般的混凝土、水、沙之外,有时也会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来进行添加剂的使用。而这些添加了外加剂的预制混凝土,会因为自身所含的化学成分而导致化学裂缝的出现。这些含有大量碱性离子的混凝土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侵蚀,导致其出现疏松,造成混凝土性质的变化,并导致裂缝的出现,造成建筑结构的失衡。
1.3温度型裂缝
同干湿型裂缝一样温度型裂缝一样也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经常容易出现的裂缝类型。温度裂缝产生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在大面积使用混凝土的地方,内部的空气流动差,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热量堆积,内部水分得不到好的蒸发。同时热量堆积会导致内外的温度差异巨大,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对混凝土产生拉力。当拉力的大小超过混凝土结构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鼓胀,使其出现温度型裂缝。温度型裂缝的出现往往很难捕捉,没有可以去追寻的规律。预防的措施多为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让将会对建筑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影响这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2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方法
2.1做好对混凝土的控制
2.1.1水灰比控制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核心材料便是混凝土,作为整个工程的核心,在混凝土的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材料使用的合规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整个施工当中,混凝土对于整个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稍有偏差就会出现裂缝、塌陷、张力不足、强度不达标等问题,造成裂缝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一般会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施工场地的湿度、温度等情况,来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相关资料,当水灰比>0.6,那么工程后期出现裂缝的概率就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为了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处理,对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搅拌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出现硬结,也不能过短,避免出现不均匀现象,造成材料之间粒径不均匀,导致出现较大的缝隙,最终产生裂缝。最后,要提高混凝土的振捣工艺。密实度作为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指标,需要对振捣工具、振捣方式以及振捣水平进行综合控制。尤其是在工人的筛选上,需要工人对于振捣技术有着较高的掌握,提高振捣的质量。
2.1.2混凝土材料选择
为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对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工程来说,一般需要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或者是清水混凝土。而骨料则需要选取粒径较小的材料,含泥数量则需要控制在1%以内,以此来减少后期裂缝的产生,减少后期收缩现象,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材料采购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挑选,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由于材料采购的问题而导致后期出现质量缺陷。
2.1.3外加剂使用
外加剂主要是对低碱以及低水化热外加剂进行的选择,就要保证外加剂的掺量≤水泥质量的5%,保证外加剂有着高效减水性能,避免后期裂缝的出现。
2.1.4混凝土的运输和储存保护
作为整个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核心,要重视混凝土的运输和保护环节。在运输中,若进行运输的是已经经过处理和搅拌步骤的混凝土,则需要在时间上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硬结和质变,造成材料的损坏,导致后期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的储存上,需要有专门的的仓库,仓库中要保持干燥,并且要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储存场地的湿度进行控制,避免混凝土与水发生反应,出现质变,造成裂缝的出现。
2.2严格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作为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最终步骤,也是进行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对于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必须要做到专业细致。养护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一连串的质量问题,例如裂缝、不平整以及起壳。因此,要想减少裂缝,就必须要要重视后期的养护工作。当前,在后期养护中,采用最为广泛的是对建筑表面进行洒水,进行水膜的覆盖。通过后期养护来提高抗渗效果,通过对孔隙率及其相应的毛孔细做好认真的处理,并对混凝土做好适当的养护工作,从本质上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水平。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对工程施工裂缝最直接的处理方式。
结语
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是工程施工常见的问题。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整体性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采取合适的修补手段才能对施工裂缝进行最有效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罗荣锋.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186.
[2]何铧强,刘健.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9):227.
[3]庞裕明.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墙体裂缝原因及其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2):133-134.
[4]成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J].低碳世界,2017(9):121-122.
论文作者:肖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民建论文; 后期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