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02)05-0046-07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标志性的工程,是一个“龙头”工程。但目前人们对于学科建设的内涵,对于学科建设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在思想认识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一些误解。譬如,一谈到学科建设,好像就是为了争博士、硕士点和重点学科;一谈到学科建设,似乎只是研究生教育的事,甚至认为会冲击本科教学。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只有把学科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的系统中去考虑,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抓好学科建设。
一、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1.学科建设的定位
学科建设的定位应根据学校的整体定位来确定。学校的整体定位也是通过学科建设的定位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学校的整体定位决定学科建设的定位,学科建设的定位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定位。
高等学校的定位可以从四个层面来考虑:一是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层面上看;二是从学校的隶属关系的层面上看;三是从学校所处层次的层面上看;四是从学校的基础与条件的层面上看。当然,归根到底,高等学校要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来寻求自身的正确定位。
(1)纵观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化过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两件事:一是1809年建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又叫洪堡大学),该校建校时就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这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开始,使高等学校从一元职能转变为二元职能;二是创建于1848年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该校强调大学要主动为社会服务,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联系起来,代表着高等学校从二元职能发展到三元职能。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所以,高等学校的整体定位应从这三大职能的开展去考虑,包括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科学研究的定位,社会服务的定位。而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素,知识和知识创新及其形成的学术发展是以学科建设的形式来实现的。高等学校的教师也都是归属并专长于一定的学科,通过学科的形式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学科是高等学校实现其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因此,学科建设的定位与学校从三大职能所考虑的整体定位密切相关。
(2)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少量学校外,其他国务院各部委的学校中,已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高校都划转地方或与地方共建并以地方管理为主,实际上已成为地方院校。高等学校隶属关系变化后,对学校的定位须作出相应调整,重新进行定位。在考虑重新定位时,要注意处理好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关系,由此也必然影响到学科建设的定位。譬如,某高校由机械工业部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后,既要面向全国,又要面向地方,还要继续面向机械行业,继续为机械行业服务。因为机械行业既是一个很大的人才市场,又是一个很大的教育资源,决不能因隶属关系的变化而放弃这个市场和资源,更不能断掉这种渊源关系。在学科建设的定位上也应按此原则进行调整,要注意保持有行业特色的学科,并在更宽的学科平台上更好地发挥这些学科的作用。
(3)学科建设的定位与学校的层次密切相关,学校的层次定位决定学科建设的定位。我们常常讲,应当贯彻分层次办学的原则,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和水平。对于高等学校的层次,一般是按培养学生的层次,分为专科学校、本科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但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高校的层次。譬如,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看,有"2+7"的提法,即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七所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大学;从“211工程”看,有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看,有53所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这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这实际上也是各高等学校的层次定位。从长远发展看,它们都应成为代表中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中有些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大学要培养一流人才,要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就必须有一流的学科。可见,学科建设的定位是由学校的整体定位决定的,二者是一致的。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学校所有学科建设的定位都是一样的,而是指一个学校综合整体学科水平的定位,并具体落实到某些学科上。
(4)高等学校的定位必须从学校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每个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办学特色。经过几十年、近百年的不断努力,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基础与条件。这些都是在考虑学校定位时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实事求是地确定学校的定位,才有可能达到预定目标。这也是确定学科建设定位应该注意的问题。要在分析现有学科的基础上,明确本校学科建设的定位,包括确定重点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学科、重点扶植和发展的学科的定位等。
2.学科建设的目标
学科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是一致的,“定位”决定“目标”。
(1)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的学科建设相比,既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性。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在学科建设的目标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站在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这是学科建设的一般目标,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也不例外。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一定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包括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又是衡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标志。
(2)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应当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一是条块分割,重复设置;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科类单一的学校过多。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前几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现。与此同时,高校的结构布局也进行了合理调整,初步改变了办学分散、重复办学、规模偏小、单科性院校偏多等不合理状况。这对学科建设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制定好学科建设的目标。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触动最大的是一些行业部门的学校,行业“帽子”搞掉了。因此,这些学校在考虑学科建设的目标时,要转变观念,扩大学校的服务面向,在继续为行业部门服务的同时,主动地把学科建设纳入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积极为区域经济和本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3)学科建设的目标,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考虑学科建设要解放思想,主要是指应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同时应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争创一流的胆量与勇气。所谓实事求是,就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来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并非“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和国内外作纵向、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摸清学科“家底”,找到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查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学科建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坚持特色,发扬优势。我有你没有的,就是特色;你有我也有,但我比你强的,就是优势。一个学校的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办出特色是办学质量的集中表现与标志。大学要发展,就必须办出特色,没有特色的大学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特色可以说是学校的“发展线”。以一个学科而言,更是如此,在一定意义上说,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没有特色的学科也就谈不上优势。所以,在制定学科建设的目标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学科特色,发扬原有的学科优势,并在对相对优势比较的基础上,去抢占学科的制高点。第二,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向别人学习是必要的,但在学习、消化和吸收别人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突出创新,走自己的路。一般来讲,创新有三个发展过程:一是以学习和吸收为主的模仿创新;二是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突破的自主创新;三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直至超越别人。学习、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东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主创新。
二、学科建设的体系、结构和布局
1.学科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这里所说的学科体系,并不是指某个具体学科(如物理、化学)本身的体系,而是指一个单位的学科建设体系。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个学校的学科体系,主要由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以及交叉学科四个部分构成。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学科整体。
(1)基础学科。基础学科包括基础理论学科、应用基础理论学科。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学校而言,究竟哪些学科属于基础学科,是与学校的性质、类型密切相关的。譬如,对一个理工科院校来讲,一是要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学科的建设,而不是纯理论的基础学科;二是不为基础而基础,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的主干学科,这也是与一般综合大学的不同之处。综合大学的基础学科,更多的是纯理论的基础学科。一般来讲,应用数学、力学等学科是理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
(2)主干学科。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和类型决定的,不同类型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主干学科,一般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或者叫“拳头学科”。如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的学科。主干学科一般也是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比较多的学科。
(3)支撑学科。顾名思义,它是起支撑作用的学科,这也是与学校的性质、类别有关的。过去一些单科性学校的学科建设上不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科过于单一,其主干学科得不到相关学科的支撑造成的。
(4)交叉学科。就是由前面所讲的三类学科,通过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它往往是从某个学科新的生长点上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态势下,一定要注意对此类学科的发现与扶植,这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学校在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学科建设时,应在具体分析现有学科及其博士、硕士点的基础上,理顺本单位的学科建设体系,重点建设主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扶植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处理好支撑学科与主干学科的关系,从而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2.结构与布局
(1)看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博士点、硕士点数量的多少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的问题。最理想的结构是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学科都有一两个博士点或硕士点;最理想的布局是学校的主要学院、系、所都有一两个博士点或硕士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点的核心作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学科群的建设。因此,在考虑新增博士点、硕士点时,要将如何使学科结构与布局更加合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数量的增加。
现在有的学校,包括某些著名高校,博士点和硕士点都比较多,但学科结构与布局并不合理。一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集中在某个学科门类或某几个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覆盖面过于单一;二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学科上,高新技术或新兴学科的学位授权点偏少;三是学校内有些主要学院(系)尚无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大学科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力度。
(2)在进行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时,要抓住国家进行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之后,1998年本科生专业目录也进行了调整。这两个专业目录的调整幅度都很大,学校应当抓住机遇,从本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立这两个方面进行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把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一,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与本科专业的设置密切相关,不调整本科专业,学科结构的调整是很困难的。
第二,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与博士、硕士授权点的建立有直接的关系。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现有的博士、硕士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有学科基础的反映,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通过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两种方式,进行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一方面,新的专业目录进一步规范了一级学科,拓宽了二级学科,并且逐步扩大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这就有了一个进行学科建设的宽广平台。如已取得某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那么该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都可以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生。这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建设的一个很好的机遇。只要有条件,就应该加快学科建设,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考虑新增博士、硕士点时,要立足于按一级学科授权来考虑。
第三,学科结构的调整最终要落实到各个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上。研究方向应当相当于三级学科。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研究方向应该参考新的专业目录简介中的学科范畴,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能东拼西凑。其二,研究方向应该在考虑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密切关注对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些重大领域。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前瞻性,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21世纪的需要,使本学科的建设和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比较高的学科起点,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其三,研究方向应该宽窄适度,相对集中,不宜太散。研究方向不能等同于研究课题,也不能是几个课题的简单叠加。其四,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它应该有学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五,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应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有了理论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努力,发展形成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形成,一是需要长期的学术积累;二是要有独特的治学风格和优良的学风传统;三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学术观点,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三、学科建设的组织形式
在学科建设的组织上,有许多工作要做。这里着重指出三点。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组织上,一定要铲平“山头”,优化组合。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要铲平“山头”呢?一方面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学科分化在加速,另一个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在加强。从发展趋势来看,高度综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不仅自然科学内部在出现交叉,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也在发生交叉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这种基本特征导致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与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以个人为主的研究发展到现在的以集体研究为主。有的大项目要由国家来组织,甚至要组织国际合作进行研究。这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必须强调集体合作研究,发挥整体优势。另一方面从我国高等学校的现实状况来看,学科建设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分散主义。现在一个学校有多个系,一个系又分几个研究室。在某些单位,有的教研室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独立王国。有的课题组,在个别单位也是一个独立王国,甚至还有所谓的“夫妻店”、“父子店”等等。他们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各行其事,从不考虑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只有铲除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山头”,强化“一盘棋”意识,实现优化组合,才能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第二,应该打破各学校内部的行政隶属关系,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在一级学科、学科群或学科领域的概念下,实现跨院、系、研究所(室)的学科结合,按照适当的形式组织队伍,共享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第三,应根据新的形势,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适应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学科建设的需要。如怎样进行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建设,进行一级学科授权学科、学科群的建设,在组织形式上去适应这些新的学科群的建设,等。
四、学科建设与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队伍
选好学术带头人,建设好学术队伍,这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事实证明,一个好的校长,一个好的党委书记,可以建设好一个学校。同样的道理,一个好的学术带头人,可以建设好一个学科。相反,学术带头人选得不好,本来学科基础很好,结果给弄砸了。所以关键是要选好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要全面,不只学术水平高,还要有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学风要严谨,特别是要讲科学道德,处理好名利关系。学术带头人一定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甘落后、敢创一流的勇气。在学术带头人的人选上,除克服传统的论资排辈之外,还有一点,学术带头人应当是自然形成的,或者是经推选产生的,而不能是用行政手段安排的。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当相对稳定,当然也不宜长期不变。特别应当将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团结人、有组织能力的年轻人推上学术带头人的位置。此外,应当给学术带头人充分的学科自主权,包括学科建设的人事权、财权,在学术问题上更不能去行政干预。
一个好的学术带头人下面,应当有一批好的学术骨干和一支好的学术队伍,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还有合适的学缘结构,避免“近亲繁殖”。当然,学术队伍的建设有一个过程。有一位院士讲到他的体会时说:“一个学科组没有十年的人际磨合,达到共识,选准方向,形成合力,参与学术竞争,是难以立足于国内外学术界的。”
一位好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支好的学术队伍,还必须有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一个综合的学术环境,特别是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杜绝浮躁和急功近利。
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没有一个好的学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
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分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层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层次。在学科建设中,一定要大力开展各种层次的科研工作。所有高等学校都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当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有所侧重。
如何抓好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认为有八个“一”:一是要高举“一面旗帜”即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充分认识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地位与作用;二是要贯彻“一个方针”,即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三是要坚持走“一条路”,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四是要组织好一支科研队伍;五是要建设好一批学科;六是要建立一批研究基地,包括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七是要争取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八是要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这八个“一”也可以说明,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是息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科研工作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处理好抓科研项目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第一,科研工作要坚持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取得标志性成果,这是评价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对这些创新和成果,要站在学科的高度进行总结、归纳与分析,上升到科学理论。有这样一种观象,有些同志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既无学术论文,更无学术专著,究其原因,就是完成一项科研任务之后,没有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我们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反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偏见,也要防止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促进学科建设。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促进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
第二,科研工作要注意发挥本单位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发扬集体攻关的优良传统。学科建设要主动配合科研工作,组织相关学科攻克科研中的难题。
第三,以科研“养”学科,以学科促科研。在科研工作中要注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要注意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并将其产业化。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学科建设,更新和增加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改善学科的条件,进而更有利于开展科研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六、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工作永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从我国当前高校的状况来看,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学校是少部分,大部分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同时根据各自的实际开展不同层次的科研工作。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质量是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学科水平。因此,必须将教学建设纳入学科建设之中。
研究生教育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它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之间必然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建设显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将本科教学纳入学科建设,强化学科建设以促进本科教学。高等学校的教学涉及许多方面,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划分与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教学建设则包括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学风建设等方面。 这其中的许多方面也都是学科建设的范围和内容。可见,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两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1.专业设置及其建设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
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以学科为依托,根据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专业的划分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是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的。专业是学科及其分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结合点或交叉点。所以,研究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必然涉及专业。由于学科分类按其分化的程度呈现层次性,就有我们常说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按哪一级来划分专业就涉及专业的宽窄问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本科专业、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有两类:一类是按二级,甚至三级学科划分的;另一类是按行业甚至产品划分的。所以,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导致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差,缺乏后劲,同时也制约了学科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后,1997和1998年,研究生专业与本科生专业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分别减少了40%和50%以上。其共同的特点是,强调按学科(主要是二级学科)划分专业,尽量减少与避免按行业划分专业。专业的拓宽,扩大了学科范围,不仅有利于按较宽口径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也有利于学术队伍的优化组合和资源共享,因而有利于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有的就是专业建设,有的是若干专业组成的“学科群”建设,亦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或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建设。所以,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当将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包括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以及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教学建设及其改革统筹考虑。
2.课程设置及建设、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职业与专业之间在教学上的联系是以课程为桥梁的,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来确定课程结构,应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合课程,同时要与社会需求变化相适应。教学内容是通过课程体现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见,课程、教学内容、教材这三者通过教学联系在一起,它们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将课程特别是教材纳入学科建设,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教材也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用学科建设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内容,编写教材,设置学科前沿性的选修课或讲座,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
教学改革和包括教学研究在内的教育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开展教育科学的研究在师范院校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是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是其学科特色与优势。其他高校也应重视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将其纳入学科建设范围。要防止重学术研究忽视教学研究的倾向。有条件的高等学校都应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所,其任务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教育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不仅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提出新的教育理论,而且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方案,成为学校党政领导的智囊团和高参;二是要主动配合教学部门,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试点,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乃至国际上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一流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理念,也就难以建设一流的大学。
七、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促进者,在其有关政策性文件中指出:知识是无国界的,知识的探求、发展和传播通过国际学术界集体努力得到很大的推动,在当今全球贸易、经济与政治趋于一体化以及对文化间了解日益增长的情况下,重视高等教育职责的内容和环境的国际化以及增加学生和教师的流动,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在这种潮流中进行学科建设,就必须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去考虑。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更应抓住机遇,加强学科建设,增强我国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的程度
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世界许多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来自于世界各国。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大量聘请国外高水平教师的条件,但应在可能条件下,将更多教师选派到国外学习、进修,进行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这是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必要举措。与此同时,也应争取聘请少量著名的外国学者到我国高校任教,可以长期聘任,也可以短期讲学。另外,我国有很多留学生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取得博士学位后,在这些国家的一流大学任教,他们虽在国外工作,但很愿意继续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作出贡献,这是一支很有活力的“海外兵团”。我们应积极争取他们回国讲学或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上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联络作用。
2.积极招收培养国外来华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程度
有的学者认为,外国留学生占在校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10到1/5,而且他们是来中国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不只是来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是一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尚无一所大学达到这个标准。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逐步提高学生国际化的程度。
3.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不断提高学术国际化的程度
科学技术本身是超越国界的,国际学术交流是不受地域限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地域的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在学科建设中,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努力争取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才能及时进入科学技术的前沿,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不断提高学术国际化的程度。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国召开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向会议提交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另一方面也要派人积极参加会议。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有的学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请来与会的国外学者偏少,有的甚至只有两三名一般学者参加,这就难以达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所以,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学术内容和学术水平。
标签:学科建设论文; 大学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工作方向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博士论文; 研究生论文; 一级学科论文; 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