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台资势头不减(论文文献综述)
江苏省台办[1](2020)在《战疫情 促转型 谋发展:江苏台企发展迎新机》文中认为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峻挑战,深耕江苏的台商台企也受到不小冲击。江苏积极落实有关惠台政策措施,助力台商台企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在一系列惠台措施帮助下,台商台企坚定信心,加快开拓内销市场和转型升级,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信心依旧,项目落地不减速今年7月,鹏鼎控股在淮安经开区继续投资50亿元建设高端HDI及SLP类载板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邵四华[2](201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津台两岸产业转型对接研究》文中指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贸区建设战略背景下,京津冀产业功能性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内外贸易规模扩大,为大陆与台资企业产业对接转型和投融资提供了有利契机。随着大陆人口红利的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陆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向中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这时就会与台湾的产业发展产生冲突,产业替代被替代、追赶被追赶已成为两岸产业转型对接的明显特征。京津冀聚集着6900多家台商企业,产业分布大多是传统的制造业,台资企业如何与内陆兴盛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转型,不仅能够扩大对台经济贸易交流合作领域,而且还能够助推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也有助于两岸产业对接和结构调整优化,惠及两岸民生。
李婷[3](2014)在《两岸经济交流与一体化趋势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因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而享有“海上生命线”、“亚太咽喉”、“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之称。对台工作在我国政府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关系到我国的核心利益。改善发展两岸关系,安定稳固台海局势,既是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保证,也是海峡两岸民众经济、文化、生活交流交往的重要环境依托。本文主要通过探讨两岸经济主体的发展走势及两岸经济密切联系的现实需要,并提出两岸经济合作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做铺垫,来探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与重要性。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台湾经济发展的走向与大陆有什么关联?中国大陆方面及其地方政府在两岸经济交流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和取得了哪些成就?“两岸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能性有哪些?当前台海局势与全球经济形势下,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或需要注意的方面?如何解决?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探讨。针对以上核心问题,全文共分为五章。在绪论部分,笔者交待了选题的原因与研究意义,对已有的文献做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第二章阐述台湾经济近代发展历程,描述台湾经济现状,通过分析台湾经济特征、优劣势分析及对大陆经济的依存,来研判台湾经济发展的趋向。第三章探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及两岸经济交流现状,并通过江苏省级、溧阳县市级地方政府对台湾经济交流合作的实例与数据,来展现该地区对台经济交流的绩效、比较与趋势。第四章阐述与台湾文化交流对深化两地经济合作交流,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第五章具体提出“两岸经济一体化”构思对促进两岸关系融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提出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是符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两岸经济实体合则有利于两岸双方共赢互利,分则有损中华经济区中的经济体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经济长远发展利益。根据国家“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各级政府应积极建设经济文化环境,适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设备,根据国家政策创建有利于双方交流交往的运行平台。本文的新意在于,尝试通过地方案例与相关数据,将对台经济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以此来研究了解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交往情况,推断“两岸经济一体化”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作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建议措施,并根据相关案例与数据,分析经济一体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建设的平台与可能存在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王春兰[4](2014)在《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出口贸易结构成为研究对象以来,大多数学者重点研究的是外商直接投资(论文中全部简称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或者从整体上研究某个省份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优化,但是,仅从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然而外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在江苏省的外商投资中,台资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鉴于台资在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并对江苏的经济有较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江苏贸易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本文是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补充。本文认为江苏省应积极利用台商在江苏的发展,强化吸引台资的政策,同时加大台企入驻江苏的门槛,不断引导台资在江苏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江苏经济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台资企业在江苏省的投资总量分布、区域分布、投资方式的发展,以及台资在江苏的集聚效应,了解江苏省的出口贸易结构现状,进而从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方式结构以及出口企业的性质等方面,分析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具体影响。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台资对江苏省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通过搜集1999-2012年间江苏省台资以及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台资与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关关系;其次,运用图表和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台资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江苏省台资在出口贸易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与问题提出改善苏北投资环境、促进台企与江苏其他企业的协作、适度减少台资优惠政策等可行性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严志兰[5](2010)在《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商投资大陆的二十年,也是两岸民众近距离交往、互动的二十年,台商成为两岸互相理解的重要桥梁。无论从国家和平发展战略角度,还是从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融合角度来看,台商都是一个集经济性、政治性和社会性于一体,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群体。本研究以大陆台商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合为研究主题,试图描画当前以台商为主要桥梁的两岸融合的现状,进而为推动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方面的大融合提供有益探索。全球化浪潮下,人口迁移与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和社会问题。从移民学角度来看,有数百万之众的台商群体进入大陆的社会生活,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日渐深入,这本身就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由此带来的各种流动人口适应与融合问题是所有迁移者及作为人口流入地的中国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对研究对象个体的观察、交往、交流中感受、描述台商群体的个性、形象,结合问卷调查,从不断累积的经验资料与文献资料中提炼出对这个群体真实、独特的人生经历的理解与诠释。进而以台商的“社会适应”为研究主题,从移民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国际移民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关系网络理论展开对大陆台商行为和心理的描述性分析与解释。在此基础上,思考台商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对福建台商的田野调查发现:在闽台商的跨界流动动机存在工具性和情感性流动两大类型,其中工具性流动包括追逐市场型、个人发展型、朋友介绍型、招商引资型和公司委派型五种;情感性流动包括家族安排型、回报家乡型和改变生活方式型三种。从经济、日常生活、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四个层面对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情况进行描述性定量分析。总体上,台商普遍表示能够适应在福建的生活,同时表示台湾和福建两边的生活都能够完全接受。但在闽台商经济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高于其他层面的融入,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支持、心理和文化认同方面与当地社会的联系还比较松散,要实现在福建“安居乐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研究按照职业和阶层的自然分化,将大陆台商群体划分为台商企业主、台商个体户、台籍干部和台太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台商呈现出不同的流动和适应特征。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策略:首先,持续地在两岸间往返流动,形成跨界流动的生活方式,建构起跨界的社会空间;其次,在认同上表现出双向性和情境性特征,以重建内在心理秩序,化解身份模糊引起尴尬和心理落差;最后,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类型,建构两岸婚姻关系成为一种特殊的适应策略,通过相互交织的“大圈子”和“小圈子”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关系网络,从经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全面嵌入当地社会,为台商在当地社会正常生活提供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本研究认为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一般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台商主动适应大陆社会,全面参与大陆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大陆社会积极接纳台商,与台商群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最后,本研究从构建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的角度提出台商是两岸社会融合的先锋队,在两岸民间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社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大陆台商的社会适应与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国际移民管理经验和两岸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具体政策建议:首先,将制定针对台商的社会政策上升到与针对台商的经济政策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其次,创新对台工作管理体制是台商社会政策制定、完善与贯彻落实的前提条件。再次,遵循“全面开放”和“国民待遇”原则,在台商社会政策制定方面先行先试。
林坚[6](2009)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科技产业对接为切入点,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台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博弈的研究视角来揭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范式。通过规范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区域演进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并在两岸学界研究成果和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台湾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环境需求、风险顾虑进行深入的解构分析。研究中,重点选取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两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陆其他三大台商聚集地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内外制约因素,并结合区域内福建、浙南、赣东南、粤东各地区的情况论述了各自的具体约束性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家关于海峡西岸发展的相关战略指向,本研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梯次、区域布局、产业定位和承接战略、承接模式进行了规划性论述,并就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硬环境”、“软环境”和“竞争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科技产业转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海西区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由之路,而将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整体来描述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研究仅止于对海西区(尤其是区内各次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定位和承接重点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作为整体的海西区科技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陈仁[7](2008)在《福建利用台资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建议》及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至此,台商投资被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2006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对福建提出了"抓住国家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希望。本文通过对海峡西岸与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利用台资情况比较分析,探讨研究我省近年来利用台资情况及存在不足,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
单玉丽[8](2008)在《台资在大陆分布的区域格局及前景预测》文中提出目前台资在大陆基本形成了以广东、福建为主导的华南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天津居重的环渤海湾地区以及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的西部等若干台资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成这一格局既有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的因素,也有大陆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台湾大陆经贸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将影响未来台资在大陆区域布局的基本走势。
陈萃,董海峰[9](2006)在《广东省利用台资的研究》文中指出台资企业进入广东省二十多年来,对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省引进的外资中,台资仅次于香港和维尔京群岛位于第三位。本文用数据说明了台资企业在广东省投资的背景和趋势,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吸引台资的做法。
安增军[10](2006)在《福建吸收台商投资的现状、特征及政策分析》文中提出福建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早的省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20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台商投资的区域逐步扩展,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的结构也在升级,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出现投资“群聚现象”和投资“本土化”趋势。福建要继续利用同台湾的人缘、地缘、情缘等优势、趁着台湾产业结构正在调整的时机,扩大吸引台资的水平,福建地方政府要在投资政策、软硬件环境上不断改善,创造更好地吸引台商投资条件。
二、利用台资势头不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台资势头不减(论文提纲范文)
(1)战疫情 促转型 谋发展:江苏台企发展迎新机(论文提纲范文)
信心依旧,项目落地不减速 |
政策到位,助力台企不打折 |
举措务实,排忧解难不拖沓 |
强化引导,台企转型不畏难 |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津台两岸产业转型对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产业转型融合与两岸产业转型对接正好啮合 |
(二)两岸产业对接转型与金融业态对接需求逐步增强 |
二、京津冀三地台资企业产业分布及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
(一)京津冀台资企业的行业分布 |
(二)在京津冀投资的台商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
(三)京津冀地区台资企业的投资规模呈递增态势 |
(四)对台企产业优惠政策、国民待遇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 |
三、津台两岸企业产业对接转型升级制约因素分析 |
(一)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看,两岸企业转型对接缓慢 |
(二)从高端制造业发展来看,传统制造业转型速度较慢 |
(三)从贸易便利化角度看,两岸货物贸易面临外部冲击,服务贸易迎来挑战 |
(四)从大型台资企业转型需求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尚需时日 |
(五)从中小型台企转型升级需求来看,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 |
(六)从“精细工业”发展趋势来看,大陆与台湾产业升级是对接重点之一 |
(七)从台企经营成本高企与盈利空间缩小来看,人才智慧资源的有效流动配置是产业对接未来趋势 |
(八)从营造宽松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来看,两岸产业投融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
(九)从两岸产业转型与金融对接融合角度看,金融创新和合作尚有较大空间 |
四、京津冀区域两岸产业转型对接合作共赢的路径选择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成未来重点 |
(二)探索新兴产业对接的途径和方式 |
(三)继续拓展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领域 |
(四)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促进两岸企业“互联互补”对接,为在京津冀台资企业创造宽松的转型升级环境 |
(五)推进两岸产业转型与金融对接跨界融合,尽早实现投融资便利化 |
(六)政府要为两岸产业对接转型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
(3)两岸经济交流与一体化趋势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由来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二章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2.1 台湾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 |
2.1.1 台湾经济发展阶段 |
2.1.2 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 |
2.2 台湾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
2.2.1 台湾的优势产业与知名企业 |
2.2.2 台湾经济发展的局限 |
2.3 台湾与大陆交流发展经济的依存关系 |
第三章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与对台经济交流 |
3.1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走势 |
3.2 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优势体现 |
3.2.1 两岸经济交流现状的具体表现 |
3.2.2 两岸经济合作展现出的新特征 |
3.2.3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空间 |
3.3 地方政府对台经济交流的实例分析 |
3.3.1 江苏省级对台工作绩效与数据比较 |
3.3.2 溧阳县市级对台工作绩效与数据分析 |
3.3.3 地方对台经济交流合作的展望 |
第四章 两岸经济实体同根同源的文化土壤 |
4.1 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同出一源 |
4.1.1 台湾文化的历史表现 |
4.1.2 台湾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
4.2 经济高度发展中的文化创意产业 |
4.2.1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 |
4.2.2 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较快发展的原因 |
4.2.3 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发展空间 |
4.3 经济一体化需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
第五章 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构建与展望 |
5.1 两岸经济一体化是功能性与制度性的结合 |
5.1.1 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阐释 |
5.1.2 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内外部要素 |
5.2 经贸合作机制是制度性一体化的实现方式 |
5.2.1 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
5.2.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与规划 |
5.3 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需制度保障,循序渐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
1.3.2 FDI与对外贸易的互补理论 |
1.3.3 台资在大陆以及江苏情况的研究 |
1.3.4 贸易结构的相关研究 |
2 江苏省利用台资的概况 |
2.1 台资进驻江苏的成长史 |
2.2 台资在江苏省的发展概况 |
2.2.1 台资在江苏省投资的区域分布 |
2.2.2 台资投资方式的最新进展 |
2.2.3 台资在江苏投资格局的发展 |
2.3 台资在江苏的集聚效应 |
3 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成长与现状分析 |
3.1 出口贸易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
3.1.1 贸易结构的含义 |
3.1.2 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 |
3.2 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分析 |
3.2.1 江苏出口贸易产品结构 |
3.2.2 江苏出口贸易市场结构 |
3.2.3 江苏出口贸易方式及出口企业结构 |
4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
4.1 FDI对东道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4.1.1 FDI通过资本形成对东道国的贸易结构的影响 |
4.1.2 FDI通过市场结构对东道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
4.2 江苏投资环境分析 |
4.3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
4.3.1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主体结构的影响 |
4.3.2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影响 |
4.3.3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影响 |
5 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平稳性检验 |
5.3 协整分析 |
5.4 回归结果以及结论 |
6 台资在江苏投资趋势及对策建议 |
6.1 台资在江苏投资趋势及其潜在影响 |
6.2 发挥台资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作用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2.1 资料收集方法 |
1.2.2.2 资料分析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田野调查地点简介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术意义 |
第二章 主要概念解析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主要概念解析 |
2.1.1 台商 |
2.1.2 社会适应 |
2.1.3 跨界流动 |
2.2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大陆台商研究方法 |
2.2.1.1 田野调查方法 |
2.2.1.2 文献研究方法 |
2.2.1.3 问卷调查法 |
2.2.1.4 个案研究法 |
2.2.2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
2.2.2.1 台商能否融入当地? |
2.2.2.2 台商社会适应的层面 |
2.3 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的理论视角 |
2.3.1 跨界流动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
2.3.2 认同(identity)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
2.3.3 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台商社会适应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陆台商群体出现的结构性因素 |
3.1 台商投资大陆及其原因 |
3.1.1 走向稳定与和平的两岸关系 |
3.1.2 发展势头良好的大陆经济 |
3.1.3 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 |
3.1.4 逐渐灵松动灵活的台湾大陆政策 |
3.1.5 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 |
3.2 闽台五缘关系与台商在福建的发展 |
3.2.1 闽台五缘关系 |
3.2.2 日益凸显的闽台先天区位优势 |
3.2.3 逐步提升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优势 |
3.2.4 台商在福建的发展 |
第四章 在闽台商的社会适应情况 |
4.1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原因分析 |
4.1.1 工具性流动 |
4.1.1.1 追逐市场型 |
4.1.1.2 个人发展型 |
4.1.1.3 朋友介绍型 |
4.1.1.4 招商引资型 |
4.1.1.5 公司委派型 |
4.1.2 情感性流动 |
4.1.2.1 家族安排型 |
4.1.2.2 回报故乡型 |
4.1.2.3 改变生活方式型 |
4.2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情况 |
4.2.1 经济层面的适应 |
4.2.2 生活层面的适应 |
4.2.2.1 居住安排 |
4.2.2.2 日常生活安排 |
4.2.2.3 日常生活感受 |
4.2.2.4 生涯规划 |
4.2.3 社会层面的适应 |
4.2.3.1 人际交往与社团参与 |
4.2.3.2 社会支持网 |
4.2.3.3 社会交往倾向 |
4.2.4 心理与文化层面的适应 |
4.2.4.1 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感受 |
4.2.4.2 群体身份认同 |
4.2.4.3 文化身份认同 |
4.2.4.4 地域身份认同 |
4.2.5 小结 |
4.3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与社会适应的差异性 |
4.3.1 在闽台商跨界流动的差异性 |
4.3.2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共性与差异性 |
第五章 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策略 |
5.1 建构跨界的生活:跨界生活方式与跨界社会空间 |
5.1.1 在闽台商两岸间跨界流动的常态化与前提条件 |
5.1.2 跨界社会空间的建构:跨界流动的动力之源 |
5.1.3 跨界流动的意义 |
5.2 重建心理秩序: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 |
5.2.1 移民认同研究理论回顾 |
5.2.2 双向认同与情境性认同:在闽台商的认同特征 |
5.2.3 心理秩序的重建 |
5.3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多元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
5.3.1 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理论回顾 |
5.3.2 在闽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类型与建构策略 |
5.3.3 “大圈子”和“小圈子”:在闽台商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过程 |
5.3.4 全面嵌入当地社会 |
第六章 结语: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 |
6.1 结论与讨论 |
6.1.1 结论 |
6.1.2 主动适应与积极接纳: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的一般性特征 |
6.2 促进大陆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思考 |
6.2.1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意义与思路 |
6.2.1.1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意义:建构两岸人民和谐共处的生活共同体 |
6.2.1.2 促进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思路 |
6.2.2 促进在闽台商社会适应与融合的社会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大陆中文译着与着作 |
二、大陆中文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与网络资料 |
三、台湾着作、期刊论文与硕、博士学位论文 |
四、英文文献 |
五、档案文件 |
六、主要利用的网站 |
附录一:访谈对象编码表(2008 年10 月——2009 年12 月) |
附录二:田野调查中参加的主要活动项目表(2008 年10 月-2010 年5 月) |
附录三:在闽台商社会适应调查问卷 |
附录四:半结构式访谈提纲 |
附录五: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分析架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第一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际(区域)竞争力理论 |
二、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位理论 |
三、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区域分工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
一、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二、产业集群理论及与相关研究成果 |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 |
一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二、产业转移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博弈视角看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转型 |
第五节 两岸学者关于台商投资区位和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成果 |
一、大陆对台商投资区位的研究 |
二、台湾对企业投资大陆动机、区位选择和进入模式的研究 第二章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现状、演进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海峡两岸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 |
一、国际上对高科技产业的界定方法 |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分类标准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概况和基本评价 |
一、产业规模——世界前列 |
二、重点产业——两兆双星 |
三、产业形态——科技制造 |
四、台湾科技产业的优劣势 |
第三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结构和形态 |
一、产业结构 |
二、投资形态和关联形态 |
第四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区域分布、演进和发展趋势 |
一、区域分布 |
二、区域演进 |
三、发展趋势及对海西区的展望 第三章 台商投资大陆的环境需求和投资风险分析——基于大陆台商的视角 |
第一节 台湾科技产业投资中国大陆的动因分析 |
一、台商对外投资的驱动 |
二、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动因 |
第二节 台湾科技产业资本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投资环境偏好 |
一、GDP总量大 |
二、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完善 |
三、市场经济环境好、经济开放程度高 |
四、投资成本低 |
五、人才储备多 |
六、产业集聚度高、信息成本低 |
七、政策环境好 |
八、区位条件优越 |
第三节 大陆的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对TEEMA历年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
一、总体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二、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分析 |
三、城市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析 |
四、海西区历年受调查城市推荐评级排名情况概述 |
五、台商大陆布局统计结果分析——依城市、产业别 第四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产业对接的正和博弈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建设意义与发展进程 |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 |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理论基础——产业升级和生命周期 |
一、产业升级 |
二、科技产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 |
三、科技产业的动态特征 |
第三节 海西区建设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正和博弈 |
一、博弈论研究方法的导入 |
二、“零和博弈”观念误区下的台湾科技产业管制 |
三、海西区与台湾在科技产业上的正和博弈 |
第四节 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以福建为例 |
一、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分工 |
二、福建与台湾的科技产业合作 第五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基于福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比较 |
第一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济环境比较 |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
二、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 |
第二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的经营环境比较 |
一、教育和科技发展概况 |
二、科技产业经营环境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科技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
二、海西区与三大台商投资区科技产业投资环境比较 |
三、海西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空间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 |
一、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海西区各区域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约束条件分析 第六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转移的区域定位 |
一、基本格局 |
二、区域定位 |
第二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类别定位 |
一、海西区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已有亮点——以福建为例 |
二、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应把握的原则 |
三、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路径选择:科技创新、环保节能 |
四、对接重点和对接空间 |
第三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战略研究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差异化(竞争)战略 |
三、产业集群战略 |
四、科技人才战略 |
五、科技园区战略 |
六、科技企业联盟战略 |
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
第四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模式 |
一、产业链转移模式 |
二、合作生产模式 |
三、良性竞争模式 |
四、资源整合模式 |
五、委托招商、登岛招商模式 第七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海西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现状——以福建省为代表 |
一、福建省“十一五”闽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 |
二、福建省与台湾科技产业对接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
第二节 海西区区域政策协调和产业机制整合 |
一、海西区各市域的合作和联动机制 |
二、海西区各次区域产业机制整合和协同发展 |
三、政府在科技产业对接中的调控、协调作用 |
第三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硬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构建区域联动网络,推动海西协调发展 |
二、培育科技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
三、借鉴两岸发展经验,推进科技园区建设 |
四、促进科技人才聚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海西区吸引台湾科技产业的“软环境”建设政策取向 |
一、营造有利于产业对接的服务环境 |
二、采取适当的政策优惠,提升海西吸引力 |
三、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融资环境 |
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台商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 |
五、倡导社会商业伦理、妥善解决涉台贸易纠纷,降低台商投资风险 |
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提升海西区竞争性环境的政策取向 |
一、争取国家特殊政策扶持 |
二、“先行先试”创造政策空间 |
三、发挥对台政策的集成效应 |
四、完善海西区市场经济环境 |
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 |
六、科技园区对接促进产业对接 |
七、“以台引台”扩大合作 |
八、强化对台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优势 |
九、着力解决域内台湾科技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7)福建利用台资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趋势分析 |
1. 台资在大陆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
2. 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意愿较高。 |
3. 投资区域更趋广泛。 |
4. 投资领域更加多元化, 技术层次不断提升。 |
二、目前台商在福建投资的情况及特点 |
1. 台商来闽投资势头不减。 |
2. 台资投资规模日趋增大。 |
3. 台商投资结构趋向合理。 |
4. 闽台农业合作不断拓展。 |
5. 台商转道投资日趋活跃。 |
6. 投资区域相对集中,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台商投资的相对密集区。 |
三、海峡西岸与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利用台资情况比较分析 |
四、福建利用台资存在问题分析 |
1. 与江苏、广东等省的差距扩大, 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 |
2. 项目建设用地制约因素凸现。 |
3. 部分地区投资环境还不尽完善。 |
五、对福建吸引台资的若干建议 |
1. 积极争取中央更多支持。 |
2. 增强忧患意识。 |
3. 加强投资导向。 |
4. 积极改善投资软环境。 |
5. 强化对台招商引资。 |
(8)台资在大陆分布的区域格局及前景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资在大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
(一)以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东南沿海为主的华南台商投资区。 |
(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台商投资区。 |
(三)环渤海湾地带台商投资区。 |
(四)中西部台商投资地。 |
二、影响台资大陆布局的五大因素 |
(一)地理区位及地理环境对台商投资区域布局的影响 |
1. 地理区位的影响。 |
2. 地理环境的影响。 |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台资区域布局的影响 |
(三)产业聚集对台资区域分布的影响 |
1. 大陆产业聚集的影响。 |
2. 台商投资产业的关联效应。 |
(四)大陆经济发展战略对台资区域布局的影响。 |
(五)国际资本对台商投资大陆区域布局的影响。 |
三、台商在大陆布局的趋势预测 |
(一)长江三角洲仍将是台资高科技产业布局的主要区域。 |
(二)珠三角和闽东南将继续保持台资传统产业的优势。 |
(三)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带,将逐渐成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三足鼎立的又一个台商投资密集区。 |
(四)中西部优势日益凸显。 |
(9)广东省利用台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二、台资企业在广东投资的特点 |
三、广东吸引台资的做法 |
(10)福建吸收台商投资的现状、特征及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商投资——特殊历史的产物及发展的阶段 |
二、台商投资福建的特征分析 |
1.台商投资格局全方位变化。 |
2.台商投资区域扩展。 |
3.台商投资规模扩大。 |
4.台商投资产业结构升级。 |
5.台商投资带动了投资“群聚现象”。 |
6.台商投资的本土化趋势。 |
三、对福建今后吸引台资的几点建议 |
四、利用台资势头不减(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疫情 促转型 谋发展:江苏台企发展迎新机[J]. 江苏省台办. 两岸关系, 2020(11)
- [2]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津台两岸产业转型对接研究[J]. 邵四华. 华北金融, 2016(06)
- [3]两岸经济交流与一体化趋势的探析[D]. 李婷. 南京大学, 2014(04)
- [4]台资对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春兰.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5]在闽台商社会适应研究[D]. 严志兰. 上海大学, 2010(01)
- [6]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科技产业研究[D]. 林坚. 厦门大学, 2009(11)
- [7]福建利用台资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 陈仁. 发展研究, 2008(10)
- [8]台资在大陆分布的区域格局及前景预测[J]. 单玉丽. 福建金融, 2008(07)
- [9]广东省利用台资的研究[J]. 陈萃,董海峰. 科技信息, 2006(S2)
- [10]福建吸收台商投资的现状、特征及政策分析[J]. 安增军. 华东经济管理,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