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发展观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用新的发展观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用新发展观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命题。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理论探索的新成就,也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这比过去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是巨大的历史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各行各业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需要反思、检讨过去的发展,教育领域尤其要进行这样的反思。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

据国家教育部2002年教育事业统计结果,全国共有小学在校生12156.71万人,初中在校生6687.4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18844.14万人;高等教育总规模为1600万人。最近二十年应该说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0年,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即18—21岁学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这比计划中的2010年提前了8年。在教育规模和教育普及程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另一方面,教育事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地位却日益恶化。2002年8月,国家纪委公布了价格举报情况,教育乱收费在各类举报中居于首位;2003年1月,报纸媒体统计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小学教育名列其中。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前所未有的,这说明问题是非常严重的。

二、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义务教育的不义务

最近,教育部负责人反复强调教育的公益性,并保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4%,属于世界上比例较低者。这就意味着今年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性支出将增加近百亿。目前在贫困地区,仍有大量学龄儿童未能入学或中途辍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承担不起孩子的学费。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免收学费,而收取的杂费和书本费比学费要高得多。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打基础的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十几年来,在“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号召下,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历史功绩自当予以高度评价。但是这种体制掩盖了长期以来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事实。由于近一半的义务教育经费要以集资、附加、杂费等名义来向农民和企业筹措,一些地方甚至长期采取乱收费行为来弥补财力不足等原因,加重了农民和企业的负担,也直接诱发了农村初中辍学率的快速上升。考虑到义务教育既是公民对国家的义务,也是国家对公民和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同时考虑到中国县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很大的实际情况,为保障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由政府投入经费办学,在我国已经是势在必行了。我们应该大声呼吁“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为了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国务院还下发通知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始终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和财政投入的重点,积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规范财政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落实专项基金,加强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1]。

(二)农村教育的不农村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涵盖了农村幼儿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中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及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教育形式。虽然农村教育的内涵如此丰富,但其中问题不少。在广袤的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使命。在农村,辍学问题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而且十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初中辍学率非常高,许多地方高达百分之三四十。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袁桂林教授等人经过对农村的大量调查,指出:农村学校的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辍学率最高,而华北华南地区较低为3%的上线,但这都高出了国家“普九”关于把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2]。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有三:

1.过高过深的课程难度。学习难度大,导致学生跟不上、厌学,这是第一位的原因。现在的课程难度、深度,城市学生要适应都很费力,要通过补习班或请家教才能跟得上,对农村学生可想而知,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而初中又很少开设零起点的英语、计算机,学生几门功课不及格,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就辍学了。

2.应试教育格局的严重弊端。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课程设置只对升学是有用的,而对生活没有实际作用。学生在校期间,能删的课都被删了,如音乐、美术、劳技、品德等,这些本来是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强加学校人文关怀的课,被删之后,使学生觉得学校除了学习、上课之外就只有枯燥和无味了。农村教育应该充分根据农村现实,设置一定的课程。如劳动技术课等,万一学生将来上不了大学,在农村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现在的教育,如果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回到农村也只是一无所用。这也直接表现为某些家长对学习不突出的孩子在教育上的不支持。

3.巨额的教育投资使农民不堪重负。调查发现,一个学生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到完成高中教育止,教育投资超过2.2万元,平均年教育投资为0.2万元。而高中阶段年投资为0.5万元。如果两个孩子上学,平均年教育投资将翻一番,这对四口之家来说,在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下确实不堪重负。据测算,如果一个学生从学前教育开始到念完大学(大学年投资为一万元左右),16年共需投资6万元左右,平均年投资为3750元,一般农村家庭是无力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的,甚至连读完高中都很困难。这种规格的开支已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因为接近40%的农村家庭有两个孩子。一般农村家庭的创收能力和途径有限,要支付一个孩子的教育经费已经很困难,要支付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就更加困难了。虽然每个家庭都想让孩子多读一点书,受到较好的教育,但却力不从心。一般家庭只能勉强供孩子读完初中,无力送他们去接受高中教育。即使有一些人上了高中,也只能望学兴叹,中途辍学。

陶行知说过:要在贫穷落后的、以农民为主的中国普及教育,必须第一是省钱,第二是省时间,第三是通俗。必须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教育,反对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穷人所不需要的少爷教育,小姐教育,书呆子教育[3]。我们现在在农村就是用浪费的办法培养农村所不需要的书呆子教育,如果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就成为百无一用的落地秀才,完全不适合农村的需要。所以陶行知先生创造了“生活教育”理论,把教育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三)基础教育的不基础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几乎丢失了这一价值,变成“以考试为本,以分数为本”,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它与教育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本意、与道德养成、身心健康这样的目标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诸如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性相当突出,教育管理水平尚待提高,一些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明,存在盲目发展的倾向,等等。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择校热。许多家长不遗余力动辄花费几万元,十多万元挤进重点学校,其费用远远高于上大学,这也是学校乱收费的最主要来源。而今,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由政府出面公布收费价格的现象。

2.奥校热。很多重点中小学举办奥林匹克数学班,引诱少年儿童利用休息日去学习“奥数”,许多家长为挤进重点中学获得加分而趋之若鹜。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被选拔出来,而95%的学生都是陪读。这已形成风气,以至于一个小学生不上奥校就有很大的压力。显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文化和供求关系,而是巨大的学校差距,以及少数学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这严重扰乱了基础教育的正常秩序。

3.嫉妒成风。嫉妒自幼儿就开始产生,在校学习期间,正是学生嫉妒心态和上进心态形成的时期。如果我们的教育忽视了消除学生嫉妒心态,随着学生学业压力的增大,就可能发生悲剧性的事件。近几年来,我们常会在报纸上或电视上发现“某学校一学生怒将屠刀伸向同班同学”这样的报道,而杀人者往往是老师心目中优秀的学生。为什么呢?学生在考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而当这些平时一直在班上领先的同学因某些失误而被另一位同学超越的时候,这些“优秀的学生”是难以接受现实的。由于长期处在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中,学生难以正视自己的失误,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同学大得多。他们肩负着父母的希望,老师的厚爱,学校的荣誉,就更加难以正视失误而作出非理性的举动。嫉妒那些超越自己的人或优秀的人,这种嫉妒心态一旦在学校成为风气,必将吞噬整体学生的创造力,甚至扭曲学生的心灵。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的是智慧人。智慧人是指能认识、辨析事物,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教育就是要拒绝平庸,我们教育界长期固守的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批最会考试、最会记忆,但却不善创新的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学生。低能或无能是在制造平庸,这与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三、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所在

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最终都要归结到体制改革方面去。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在建设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背景下,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法制框架,划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全能型、管制型的管理,建立民主、公开的机制和相应的权力制衡,建立教育的公共性、民主性、公众性、人文性和实用性,也就是建立教育的现代性。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下放权力,改变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弊端。另一方面要克服教育管理严重的行政化、官场化的弊端,建立教育本位、学术本位的价值和管理制度。

(二)以教育公平为出发点是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001年,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国家计委增加了关注教育公平的教育指导思想。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和某些公共政策的失误,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简单地讲,就是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东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我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往往强调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孵化器。实际上,现代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它还有一个平等化的功能。因为教育能够帮助社会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明显改变他的生活状况,对促进社会公平起到一个基础性作用,教育因此被称之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保证和促进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价值、基本目标。公平概念在法理学意义上应包括四种含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机会均等;(3)分配公平;(4)结果公平。按照公平的法理学含义,教育公平最终体现的是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从制度层面上来看,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一种公平分配资源的理想,它还是一种保障公平理想实际操作的救济规范和法律制度。

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要真正成为对学生一生有益的基础,就必须取代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建立真正的现代学校教育。民主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中心的师生关系必须让位于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将围绕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围绕书本知识展开;与生活相整合的教育课堂不再是唯一的受教育场所。现代学校教育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以财政支持为后盾是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1993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4]。根据联合国教课文组织提供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平均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5.7%,其中发达国家为6.1%,发展中国家为4%。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199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79%,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87%。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元,在偌大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上用于教育的资源不足3%,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种情况若不改变,将影响我国的长期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方针,明确规定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承担。这一变化不但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民承担的义务教育成本,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农村基础教育的“义务”性质得到了强化,在义务教育方面,农民有了一定的国民待遇。另一方面,我们要使教育投入建立在法制的制度化基础上,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权与事权,建立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监管、评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和稳固。

2.积极发展民办教育。为了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减轻义务教育的压力,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发展民办义务教育的路子,有些富裕的农村也具备了开办民办教育的条件。目前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民办教育已经有了蓬勃的发展。2002年底,全国人大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确认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平等的法律地位,尤其是确定了民办学校可以获得合理回报的原则。近两年来一些民办高校招生年年火爆的现象,充分说明了民办高校的发展趋势和存在地位。另一方面,国外的教育经验也给中国的民办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国外特别是美国一些顶尖级的大学往往是民办,如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

因此,中小学也未必只能由政府来办,学校可以由方方面面来建,如由私人、非赢利性机构或社区来办。政府通过公共资源投入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这并不妨碍有条件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义务教育跟其他公共产品领域一样,政府有投入资源的义务,而没有设置垄断的权力,因为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本来就来自纳税人的钱,政府只不过进行一次再分配而已。因此,政府并不因为提供了这样的资金,就拥有对于基础教育的形式、途径和内容的垄断权。中国是具有悠久的民间办学传统的国家,从孔夫子到武训,都是民间办学的楷模,全社会的尊师重教,兴学办学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文化性的特质。因此,在今天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我们应加快呼吁民办教育,为民办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使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仅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起到缓解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以人为本预示着全面发展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标与价值取向。因此,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向度。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目的。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张扬人的个性,捍卫人的权利,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要积极的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在正确的轨道上去思考、选择、行动和创造,以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主体完善提供动因,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我想,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形势怎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做好“全面发展”这一篇“人学”大文章,要培养积极向上、德才兼备、精力充沛、全面发展的人。唯有全面发展,富有活力潜力的人,才能支撑未来社会,才能推进历史的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这也就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克服基础教育领域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当前,我们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匡正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积极构筑公平合理的制度建设和投入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均衡的、全面的发展。

标签:;  ;  ;  ;  ;  

用新的发展观指导当前的教育改革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