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探讨论文_王佳丽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主体。入选研究患者分别予以心脏B超与心电图检查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心脏B超诊断方式在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上,与心电图检查方式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结论:心脏B超检查代替心电图检查实施于高血压性心脏患者检查环节中,对于促进其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电图;心脏B超

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心脏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长时期高血压加重左心室负担,导致的肥厚扩张。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目前针对该病进行诊断的方式主要为心电图。而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腹部脏器诊断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1],将心脏B超检查代替心电图检查实施于高血压性心脏患者检查环节中,对于促进其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意义非凡。鉴于此,本文中笔者特就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主体。入选研究的患者中,男33例、女39例,最大、最小年龄分别为48岁、62岁,平均年龄(55.57±0.39)岁,最长、最短的病程分别为3年、5年,平均病程(4.41±0.41)。纳入标准:年龄介于20-65周岁之间;一般资料收集完整;对该试验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以及检查禁忌症;不符合纳入标准。

1.2方法

入选实验研究患者分别接受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首先进行的是心脏B超检查,检查结束后,在未超过30min时间间隔的情况下,紧接着进行心电图检查。两种检查方式的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脏B超检查

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诊断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remire超声诊断仪。由专业的检查人员,将仪器的探头频率控制在2.0-3.0MHz之间。取患者左侧卧体位。完成心脏的常规检查。检查的部位主要有:心脏腔室、室壁厚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取样心尖四腔心切面,置于心脏二尖瓣口,检查并记录患者的舒张期血流频谱,主要包括A峰、E峰的最大峰速、A波以及A/E的加速、减速时间[2]。

1.2.2心电图检查

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检查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E MAC-1200检测机。由专业的检查人员在机器的辅助下,对患者的心脏整体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所得的心电图打印,完成检查所得的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式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左房增大的检出率指标展开评估。

1.4评价标准

室间隔肥厚:舒张期前后径>12.5mm,收缩期室壁厚度>65%;左室厚壁肥厚:舒张期前后径>13mm;左室扩大:左室内径男性、女性分别>55/50mm。

1.5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1.0完成纳入实验研究数据的比对,计数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检验方式为“X2”,设定P<0.05,为统计学差异成立的必要条件。

2结果

心脏B超诊断方式在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上,与心电图检查方式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详细数据资料如表1记载所示。

3讨论

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为超声波从探头发出,由组织表层到达患者心脏组织的速度为1500m/s,形成强度不同回声后,在仪器的作用下,形成放大的影像。B超是现阶段诊断中最常使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具有无辐射性、无创伤性的特点,且重复使用率高。因此,受到了医患的一致好评。在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环节中,B超除了对病变组织可产生清晰的图像外,与之相邻的组织同样可形成清晰的图像。同时具有较好的实体感且与解剖结构相类似[4]。除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较好的诊断家之外,在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中价值同样显著。

心电图是对心肌收缩前后的活动量进行记录,针对心脏肥厚者,将会有QRS电波显现,所以在心脏肥厚的检出率上并不高,其作为常规的心脏检查方式,由于仪器因素所致的检查误差无法避免,并且,采用心电图检查,本身也存在灵敏度低的现象。若接受检查的患者左心室和右心室均存在肥厚现象,那么检查过程中,电位就会发生抵消现象,检查结果就会显示患者正常,这就极易导致误诊想象的产生。

本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充分阐明,心脏B超诊断方式在左室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以及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上,与心电图检查方式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分析上文中笔者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心脏B超检查代替心电图检查实施于高血压性心脏患者检查环节中,对于促进其诊断准确率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秋云,郑丽萍. 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8(24):33-34.

[2]覃艳笑.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4,23(3):54-55.

[3]郭道安. 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26(16):88-89.

[4]汤文亮. 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2013,28(24):473-474.

论文作者:王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探讨论文_王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