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王丹[1]2005年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利率市场化是渐进性的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之中,一方面金融衍生市场极不发达,许多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都受到限制,商业银行总体上连初步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都尚未建立。另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采用现代意义上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是商业银行最终必然要实现的目标。 本文结合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阶段性利率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从规范和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恒久性风险进行了分析。在介绍了利率风险衡量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最后,以发展和动态的思维方式,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以下叁个维度的对策和建议:商业银行即要建立现代化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又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同时,管理决策层应该配合商业银行内部体系和策略上的演进,为利率风险管理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最新的利率数据对商业银行恒久性风险进行了实证的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我国目前所处的升息周期和客观的经济环境,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近期)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并且进一步从中期和远期对我国商业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全面的发展策略。并指出了如何在债券市场现有的基础上,对现货市场和衍生市场进行具体的改进和创新。

刘湘云[2]2007年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且涉及千家万户;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与管理问题已成为金融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首先,本文提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形成机理存在收入效应、市值效应和动态效应等叁种途径,从而银行利率风险计量必须全面考虑这叁种效应。其次,基于利率敏感性标准重新划分商业银行业务,并遵循动态、精确和理性原则对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率敏感性业务面临的利率风险进行识别:研究表明,不同的银行利率敏感性业务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形式有所区别。从操作上讲,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可以分为单一利率风险和综合利率风险;相应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计量也包括单一利率风险计量和综合利率风险计量两个层次。本文采取“先单一后综合”的利率风险计量路径,先运用各种调整久期分析研究一些特殊银行业务的利率风险计量,如有隐含期权的可赎回债券、含有违约风险的逾期贷款等。其叁,从收益曲线非平移和利率期限结构等利率动态行为角度考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计量问题;本文提出,若要测度利率变化对银行未来净值和预期收益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利率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非平移等利率动态行为,来构建相应的随机久期模型。其四,构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的基本框架,根据民生银行2005年年报进行实例计算和效率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期权调整久期、违约调整久期、考虑收益率曲线非平移的随机久期和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随机久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利率风险计量精确度。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随机久期免疫模型,结合中国民生银行实例分析得出,相对传统久期免疫策略来说,动态随机久期免疫策略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研究中采用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分析与特殊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尤其是为了构建一个客观实用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模型,本文在定量分析中非常注重随机积分、随机微分、线性规划及数理统计工具和计算机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具体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①建模方法主要采用动态随机模拟法;②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和广义矩分析法(GMM):③模型检验采用历史数据拟合法。

王宁[3]2007年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已逐步推进,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水平会表现出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管理利率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以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利率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方法为基础,努力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加以借鉴和应用,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帮助。全文分四部分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以及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麦金农和肖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利率管制使得经济效率低的原因,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分类与衡量,并对其优缺点做出评析。巴塞尔委员会《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把银行利率风险分为四种:重新定价风险,内含选择权风险,基本点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衡量主要有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及评价;持续期缺口分析及评价;模拟分析及评价。我国必须充分学习和借鉴这叁种分析方法。第叁部分运用最新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现状做出实证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第四部分结合我国利率风险的实际情况,对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做出借鉴,针对我国利率风险的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近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建立以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为主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中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要配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和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机构对风险管理外部环境的改善,动态的调整业务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把利率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确定为远期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此外还应构建与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体系。

徐鹤龙[4]2017年在《利率衍生品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从农业时代的种子借贷到工业文明的债券信贷,利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利率一直是经营活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利率风险管理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利率风险是当今世界各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之一。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在2015年底正式完成,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利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逐渐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巴塞尔协议对利率风险的分类,银行业面临着重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四类基本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银行业主要面临着重定价风险和基差风险,而利率市场化以后,期权风险和收益率曲线风险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成为银行不得不重视的风险因素。自200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中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已经面临着利差逐年收窄,利润下滑,经营困难,利率风险加剧的现状,引进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成为我国银行业应对利率风险、谋求经营结构转型、成功应对未来利率频繁波动的金融市场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率风险管理具体流程主要包括选择市场基准利率、构造合适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利率进行预测,对利率风险程度进行测度、计量,评估银行的利率风险敞口,从而或者通过表内手段对衡量的利率敞口进行控制,或者对于较难表内调整的头寸及计量困难的业务利用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利率衍生品已经是当今国际上银行业和其他企业都普遍使用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创新、便捷和成本低等特点是利率衍生品成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首选的手段。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都享受着利率管制带来的红利,其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当前利率风险缺口仍是我国银行业衡量利率风险的主要手段,而对于久期模型、VaR模型、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无论从技术还是应用上都差强人意,不符合现代化银行经营的理念形象。其次,从利率衍生品避险视角来说,商业银行可选择的利率衍生品目前还非常有限,利率互换是我国目前最主要交易的衍生品,其他衍生品交易量小且交易不活跃,受到的管制太多,利率衍生品远远不能满足银行和企业的避险需求。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利率衍生品脚步较为缓慢,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利率衍生品发展未能实现完美契合,二者脚步并不一致。不过这种情形也并不是不可取,相对其他利率市场化的国家,我国至少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没有造成银行业大量倒闭、金融动荡和利率衍生品放开出现的混乱及难以治理,谨慎缓慢放开的态度使我国银行业和利率衍生品市场在一个较为平和的环境中转变。纵观其他利率市场化国家,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其配套的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从交易制度建设、衍生品品种选择,法律法规约束等都已形成成熟的体系。这些都是我国目前要实现的迫切任务。本文正是基于利率市场化引起利率风险加剧为背景,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风险系数进行实证测度、对我国市场培育的基准利率SHIBOR进行考察,进而实证分析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银行利率避险效果,对银行经营绩效以及利率风险暴露的影响等,这些也是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之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具体研究了以下几点:第一,全面梳理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相关文献,整理出国际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常用的方法。以最主要的利率风险表外管理利率衍生品对冲为视角,探究利率衍生品对银行的影响。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利率风险测度、评估、监管的现状进行概括,对利率衍生品给类品种避险原理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探讨我国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和利率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动向。第二,利用国外常用的实证分析模型,基于2006年-2015年利率市场化中后期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目前上市银行的利率风险系数β值,并验证了目前SHIBOR的市场基准利率地位,利用银行持有的利率衍生品头寸研究了衍生品的使用和风险系数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持有衍生品是否起到避险的作用及避险的效果。第叁,根据公司金融的价值溢价理论,探讨持有利率衍生品在改善银行的利率风险的同时,是否对上市银行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衍生品可以提升银行业的市场价值溢价。在利率波动频繁,利率风险加大,利差严重收窄的现状下,使用利率衍生品不但可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还可以改善银行的市场价值表现。不过这些实证结果仍有待于未来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更全面的考量。第四,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是银行业最重要又较为简单的利率风险度量手段,本文给出一个利率敏感性最优缺口模型推导,以期银行业可以参考借鉴。比起表内对缺口进行管理产生的较高成本,使用利率衍生品对冲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实现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银行较优的选择。本文验证了利率衍生品和利率敏感性缺口之间的关系,以期给后续的研究提供对比分析和参考思路,也给实务界运用利率衍生品对冲利率风险缺口提供政策建议。最后,总括全文,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和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进行归纳,提出了继续培育SHIBOR成为市场基准参考利率,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利率衍生品品种和发展机制、法律法规建设、政府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刘新宇[5]2010年在《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水平较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给市场主体造成影响,而作为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商业银行更是直接面临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和净市场价值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了极大地冲击。中小商业银行能否管理自己的利率风险乃至完成对银行风险的全面管理,缩小与国外银行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成为理论界和银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状况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根据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之后,在借鉴国际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表内表外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严重,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利率风险管理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商业银行可选用的表内和表外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包括:(1)可采取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模型来分析利率风险状况;(2)可将“客户定价模型”作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模型;(3)可将基于EVA的“客户盈利分析模式”作为贷款定价模型;(4)可针对中小企业实行关系型贷款;(5)可针对性地选择表外金融衍生工具。

钱学洪[6]2016年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金融市场发展变革历程来看,过去几十年里,金融自由化是主要趋势。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许多国家已实现,对其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因国家而异,在某些国家中利率市场化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促进银行业的发展。而在另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破坏了原有的金融生态,给银行业的带来收入压力,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带来了金融危机。但是总体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利率管制放开后,金融机构的竞争将比以往更加激烈,创新金融产品大量涌现和金融脱媒趋势下,个体和企业的投资渠道和融资渠道更为广泛,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波动将会加剧,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金融市场上的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除了会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绩效带来风险,还会给银行业带来更高的利率风险和更复杂的期限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和机构设置的一些限制,相比于大银行将会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大型商业银行和数目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银行市场。中小银行丰富了金融市场结构,提高了金融业服务水平,其灵活的管理体系成为银行业的改革先锋。国际经验来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银行间的并购重组行为将显着增加,经营绩效差、风险管理能力低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商业银行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所以,研究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对其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探索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银行的发展策略,对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而忽略了中小银行的绩效表现及风险管理。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同产权主体性质的银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经营绩效特征,银行业市场结构也影响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实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经营资产负债结构尚未有人研究。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成为业界和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等因素不同,利率市场化成果差异较大。普遍的看,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更大。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监管层应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以防止出现金融机构恶性竞争的情况发生,严格监控利率自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上升现象并时刻关注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利率风险。本文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银行市场结构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受限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缺乏市场化的基础。由此建议引入产权明晰的中小银行,丰富中国的银行市场结构。在银行体系中引入民营银行丰富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打破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路径锁定状态,实现银行治理的高效率,加速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进而为实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构建竞争性的市场基础,真正实现利率的市场自我发现功能。在研究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时,根据国际经验,笔者假设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对小银行的经营绩效负面冲击比比大银行的经营绩效负面冲击更大。实证研究发现,小银行的ROA比大银行的ROA要低0.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小,吸收存款能力低,有动机通过缩窄存贷利差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匹配度远高于大型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小银行的经营压力比大银行大。对此,监管层应充分评估中小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评估后续的政策风险。笔者建议,中小银行发挥管理层次少、经营权分散和决定时间短的优势,打造风险定价、产品创新、优质服务的特殊能力。笔者认为,中小银行要坚持围绕中小企业展开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最后,文章将关注点放于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利率风险的主要种类有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期权风险。实证分析发现,2014年资产规模在前叁分之一的大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率为0.68,而资产排在后叁分之一的小银行的利率敏感性比率为3.81,远高于1。这意味着,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比大银行更大,净利息收入和净利润受到市场的波动更大。笔者建议,中小银行应加强利率前瞻性研究,审慎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综合利率各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将利率敏感性缺口的目标控制在净资本可承受范围内,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李寿华[7]2009年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利率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核心,在金融市场上,利率的走势完全可以左右一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而对本国经济造成影响。正因为利率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直到上世纪70年代它仍是各国政府严加管制的对象,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的金融管理当局都制定了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利率的水平。在利率管制环境中生存的商业银行,无须考虑由于利率变动所导致的收益损失风险,相反,其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降低信用风险上。但世界经济环境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这时,如何进行金融变革成为了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其中以麦金农(Ronald. McKinnon,1973)和肖(Edward. Shaw,1973)两位学者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在实践中则表现为西方国家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利率自由化实质是政府下放利率管制权,使利率以基准利率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波动。各国理论和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运作,可以促进利率向均衡利率水平靠近,有利于社会闲置资金向银行资金的转变,有利于银行资金向社会投资转化,最终促使社会投资数量和质量提高,推动一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它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必须看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一国利率水平和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利率波动水平加剧,同时,如果一国市场机制不健全,产权改革不到位,金融市场不发达。那么,商业银行在市场利率剧烈波动的环境中势必处于利差收入减少,市场价值降低,生存空间遭受威胁的困境之中。即便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市场利率因宏微观环境变化而不断波动的局面也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也同样面临严重利率风险的威胁。为了在波动的市场利率环境中有效规避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甚至抓住有利时机扩大盈利,西方商业银行积极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工作,不仅注重利率风险组织机构建设,而且积极研究探索利率风险管理新技术和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到我国实际,长期利率管制政策促成了消极利率风险管理环境的形成。该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模糊,抵御利率风险能力较差,对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更是缺乏积极性。由于利率市场化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目前又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种新环境下提出“利率风险及其管理”问题并对其加以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因此,本文以深入研究西方国家利率风险管理先进技术、方法为基础,并努力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具体实际加以借鉴和应用,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帮助。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该部分包括叁个问题:研究意义和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框架;文章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然后论述了利率市场化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外在表现形式。其次,文章交代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背景资料,同时分析了它对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由此得出我国商业银行要争取生存和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与压力结论:第叁部分开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同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说明了商业银行在这一影响下其面临的利率风险程度。其次,文章重点论述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利率风险并就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利率风险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结合利率市场市场化进程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核心部分,该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利率风险管理常用方法。其次,文章结合现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第五部分比较规范地论述并评价了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并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管理流程和风险识别方法,同时详细阐述了国外所用的主流利率风险衡量技术和模型,包括VaR模型、极限测试和情景分析,另外文章比较了各技术、模型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所需要应用条件。之后针对国外做法,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将得到怎样的启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如何理性选择利率风险方法问题作出了解答。第六部分从多角度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利率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回答。具体可以从再造组织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造就高素质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完善和规范风险内控机制、科学准确预测利率、推行全面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等诸多方面做文章。文章主要贡献是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文章详细论述了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并对其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在研究思路选择上本文突破了传统的理论阐述、现状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而是从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为切入点,先分析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内外部影响,再在阐述管理现状基础上,如何将先进的风险管理测量技术和模型应用于中国银行业实践,并据此提出适合国内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第叁,文章借助最新的银行报表数据从利率敏感性比率、资产负债期限指标、资产负债比率指标论证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利率风险情况。第四,文章以国内具体商业银行为蓝本,对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和持续期方法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进行了实证,通过对各银行缺口变化和久期的考察,分析了它们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后,文章针对我国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体系进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设想。本文在以下叁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首先,尽管本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但诸多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文章对利率风险管理新手段的探讨,依然停留在观念引入阶段,没有深入到银行的具体风险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由于受我国市场化的阶段性特征,使得实证研究工作难以深入。此外,汇率制度的变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交互作用,使汇率水平的变化和利率的变化息息相关。但是,文章没有将汇率制度改革对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纳入研究的视野,这将是今后对利率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必须探讨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文主要从金融年鉴、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上收集了大量数据,但鉴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资料的保密性,作为研究对象,尚欠从商业银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无法就此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最后,诸多利率风险中,内含选择权风险是一种对商业银行有重要影响的风险,受限于作者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目前它仍然是一类相当难于进行研究的风险,因此,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杨沁[8]2002年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以“货币管理当局放松和消除利率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利率水平”为特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中探讨的焦点议题,也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力措之一。这一改革举措将价格竞争机制全方位引入金融业,以期推动金融深化,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理论和国外改革的实践均验证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性。但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利率管理和利率决定机制的变革,对专门从事资金借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要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获胜,取决于利率背后的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取决于银行对现代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我国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在经验积累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绝大多数银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利率预测评估体系。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强化和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课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关联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按一般风险管理理论的“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叁个层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首先,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成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两种类型。阶段性风险产生于改革转轨时期,具有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恒久性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市场化利率经营的始终,是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其次,借鉴西方成熟的利率管理技术和理论,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测度的主要方法和风险管理策略。指出:(1)客观环境决定了缺日管理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主要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2)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内部控制来管理利率风险,包括:专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利率的预测和衡量、控制系统。最后,以西安市工商银行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适合该行特点并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策略。指出:(l)西安市工行将主要面临缺口风险、基差风险和贷款选择权风险。门)从基础工作、利用利率缺口管理模型、积极发展中间业务等方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贺华[9]2005年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率是资金使用的“价格”,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政府对资金定价权的下放,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国际实践已经证明,利率市场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优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全面走向开放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中央银行提出了“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的改革思路,确定了“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改革目标。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将逐渐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如何控制利率风险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前瞻利率改革动向,从理论和操作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探讨性的思考,为我国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资金价格的放开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开始显现,而这一影响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将越来越明显。从短期来看,可能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且波动频繁;风险逐步向银行集中;借款客户风险度结构产生变化;银行偿债负担加重等。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将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主要包含: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选择性风险四类。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还有很多不足和困难,突出地表现为防范利率风险的意识不强、内部组织结构不健全、专业人员匮乏、资产负债结构失衡等,必须尽快予以改进和调整。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组织建设,建立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机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利率风险进行控制、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品定价体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向大型化、全球化和集团化发展等。同时,管理部门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帮助商业银行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熊敏杰[10]2016年在《浦发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利率市场化对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无法合理的对风险进行控制,银行发展将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在此环境下,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十分重要,这是促进银行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阐明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内在作用机理,将会以浦发银行为例,阐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会阐明利率与利率风险的相关概念,从而对相关概念具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会分析浦发银行在现阶段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浦发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存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科学的资金定价体系以及在利率风险管理上的创新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本文将会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浦发银行的现实影响,我们发现,利率市场化从多个方面对浦发银行产生了现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率风险的日益复杂、存贷利差日益萎缩以及金融创新能力受到挑战等方面。在构建浦发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之前,有必要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所取得的有益经验,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较短,所获得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较为有限,但是国外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值得我们借鉴。根据不同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英美商业银行与德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采取了不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基于这些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改善浦发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提高在利率市场化下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后,将会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总结和整理,从而提出有效合理的举措。

参考文献:

[1].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王丹. 浙江大学. 2005

[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动态综合计量与管理研究[D]. 刘湘云. 暨南大学. 2007

[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王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 利率衍生品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徐鹤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5]. 基于利率市场化分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D]. 刘新宇. 复旦大学. 2010

[6]. 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钱学洪.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7].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李寿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8].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 杨沁. 西安理工大学. 2002

[9].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研究[D]. 贺华. 重庆大学. 2005

[10]. 浦发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D]. 熊敏杰. 江西财经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