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六性”取向--2008年江苏省高考政治新课程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凸显“六性”导向鲜明——2008年高考政治江苏新课程卷试题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新课程论文,导向论文,鲜明论文,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新高考方案和新课标后的江苏第一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为社会各界所热切关注的政治试题在吸收四年自主命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变中求稳,稳中出新,不偏不怪,难易适中,显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深入研究这份试卷,对于揣摩2009年高考命题思路,使广大师生更好地备战2009年高考大有裨益。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08年江苏卷严格按照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颁发的《2008年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命题,体现国家意志,彰显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价值理念;关注学生实际,突出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能力掌握情况的考查;发挥政治学科的育人功能,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关心重大热点时政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份集考查知识、能力、觉悟为一体,凸显新课程理念的好试卷。

二、试题特点评析

2008年江苏卷着力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努力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呈现出以下六方面的特点。

(一)紧扣《说明》命题,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江苏卷的题型比例与《说明》规定的完全一致,试卷内容比例总体上也与《说明》规定的相符合。

从上表可以看出,试卷共考查了44个考点,其中属于“了解”和“懂得”这一能级要求的考点为3个,约占所考考点的6.8%;属于“理解”“说明”“运用”“坚持”能级要求的考点有41个,约占所考考点的93.2%。可见试卷十分重视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没有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另外,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其中中等难度题达到90%,这也符合《说明》的要求。

(二)注重考查“双基”,具有一定的思维性

《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中指出:“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试卷很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由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选择题、简析题还是探究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全部来自教材,是《说明》明确规定的应知应会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当然,考查的方式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再认再现,而是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即我们常讲的活考基础知识。通观全卷,只有两道选择题(25题、27题)的识记味较浓。25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要求”,27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其题干和题肢表述都原原本本来自教材,只要记住就可很快选出。其余的选择题都以时政热点、乡土材料、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古诗文、漫画等作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例如,第9题要求学生必须知道“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才能选对。而学生要准确回答第14题,一是必须抓住材料中“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这一关键信息,二是必须理解教材上讲的恩格尔系数减少意味着什么。36题是选修部分的题目,考查的是“美国两党制的实质”,尽管答案全部出自教材第50~51页,但要能准确全面地回答该题,必须仔细审题,理解题意。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卷从2006年起就十分注重活考基础知识,这一导向在今后高考中还会坚持下去。

(三)关注社会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政治科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2008江苏卷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新主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前6道纯时政题分别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考查了“科学发展观进党章”“国务院机构改革”“‘嫦娥一号’发射”“我国首次发布能源文件”“巴厘岛路线图获通过”“江苏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等年度间国际国内重大时政。后面的选择题有7道直接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涉及“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货币政策的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江苏企业科技创新”等热点。而34、35、36、37题四道主观题更是“迎着热点上”,分别以“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及消费”“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征求民意”“美国总统大选”“北京奥运会”等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重点乃至焦点问题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渗透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四)注重考查能力,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旋律。2008年江苏卷坚持能力立意,全卷自始至终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尤其突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概括推理能力。例如,简析题34题第(1)问要求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江苏省农民生活消费状况;35题第(2)问要求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第二,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探究题37题第(1)问是这样的:“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一问探究味很浓,富有新意。

第三,分析评价能力。例如,35题第(1)问要求评析“政府在颁布《全国年节及休息日放假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这一观点;36题第(1)问要求评析“美国总统选举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这一观点。

第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34题第(2)问要求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37题第(3)问要求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第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回答34题第(1)问,要综合运用《经济生活》中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知识;回答35题第(1)问,要综合运用《政治生活》中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政府的宗旨”“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等知识,只有回答全面,得分才能上去。

(五)坚持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的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考命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述要求在2008年江苏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些题目直接取材于学生可知可感、可敬可亲的生活,如清华、南大和北师大的校训,扬州改善人居,南京中山陵建筑,三角形内角之和,法定节假日制度,青年学生担任奥运志愿者和火炬手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题第24题大胆而巧妙地把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编入背景材料,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令人眼前一亮,使学生倍感亲切。还有不少题目的材料思想性很强,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例如,选择题第30题给出漫画《顾上不顾下》,引导学生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简析题34题让考生概括江苏农民生活状况,分析如何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启迪学生关注民权民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5题通过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特别是探究题37题,围绕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三段鲜活的情境:一是同学们从网上下载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图案;二是同学们讨论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三是北京青年学生加入奥运志愿者行列,江苏选拔产生奥运火炬手和护跑手。根据上述情境设置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等。可以说,37题既是2008年江苏卷的压轴之题,也是本次试卷的精彩之笔。

(六)彰显江苏特色,具有强烈的地方性

选用江苏地方材料作为题目背景,是2008年江苏自主命题的一大特点,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选择题有7题“考江苏”,占选择题总题量的21.2%,涉及“江苏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江苏居民近年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江苏省电力公司自主创新”“南京大学校训”“扬州改善人居”“南京中山陵建筑”“江苏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系列进取精神”等。34题的两则材料都取自“江苏资源”,37题的情境三也点击到了江苏(上面已提及)。可以说,今年考查江苏的题目之多和力度之大为近几年江苏高考之最,可谓“大手笔”。这一特色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还会彰显,广大师生应予以高度关注。

三、试题对2009年教学和备考的启示

(一)以书为本,狠抓基础

活考基础将是今后江苏高考坚持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教学和备考过程中一定要以书为本,回归书本,牢牢抓住基础知识,全面深入理解每一个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着力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上多用力,在“运用”上下工夫。切不可满足于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教条式的生搬硬套。

(二)依据《说明》,突出主干

在全面把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对《说明》规定的“理解”“说明”“运用”“坚持”等能级要求的考点予以重点把握,做到熟练掌握。不要以为2007年、2008年已考过的考点在2009年高考中不会出现,只要是主干知识,与时政热点、学生实际紧密相联,就很有可能再考,并且常考不衰。

(三)关注现实,学以致用

针对政治学科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课堂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关心身边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认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尤其要关注江苏省本省的报纸、杂志,搜索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四)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着眼于高考能力立意的实际,教师在复习备考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或选编有思维度的高质量的题目进行训练,着重训练主观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包括概括推理、分析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能力到位了,成绩自然会提高的。

(五)研究高考,推陈出新

在复习过程中,要对照《说明》,花时间深入钻研近三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特别是2006-2008年的江苏试题,找出其中变与不变的东西,把握共性的命题思路、命题规律,用心揣摩推测2009年的命题走向,以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标签:;  ;  ;  

突出“六性”取向--2008年江苏省高考政治新课程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