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探讨论文_郑双双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探讨论文_郑双双

身份证号码:120108198603193025

摘要:现阶段尽管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随之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例如建筑垃圾的堆积问题、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产生负面影响等。为应对上述的问题,各建筑单位可选择使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但由于该技术流程较长且操作复杂,因此各建筑单位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建筑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现状

在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住房需求不断上升,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具有施工快速的特点,大部分的构件都可以提前在预制厂完成制作,施工队伍只需要根据住宅建筑使用需求完成这些构件的安装即可,因此在建筑领域内得到推广。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施工,要求在住宅建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粉尘、噪音等污染,并且节约建筑材料,杜绝材料浪费等问题。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所有的构件都是按照施工方案在预制厂家制定,这就有效避免了后期装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粉尘污染及材料供应不足影响施工进度,或是材料过多造成资源浪费。基于上述诸多应用优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分析

2.1切实提升资源利用率

尽管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建筑材料、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上,仍然与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资源利用度低还引发了后续的环境资源问题。举例而言,在建筑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与钢筋结构,而其使用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水泥硅酸的调和。而水泥硅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建筑原材料,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采用装配式的住宅建筑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其原理在于装配式的住宅使用的墙板数量降低,同时强调叠合板的使用,故而在木材与钢材上做到了极大的资源节省。同时,混凝土装配式的住宅建筑,其产生的建筑废料数量大大降低,不仅有效保护了建筑环境的绿色安全,更帮助建筑单位减少了在清理垃圾上的支出,更好提升建筑项目带来的利益。此外,装配式建筑流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大多来自于工程加工生产,在解决了资源问题的同时,将建筑工程可能带来的噪音污染问题大大缓解,真正意义上做到“清洁生产”。

2.2帮助施工单位缩短施工周期

就传统的建筑工程而言,在完成屋顶等结构的建筑后,施工单位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建筑周期用于建筑的窗洞开凿、并做好相应的防水工程。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中,这一环节被省去,建筑单位可采用框架式的建筑结构直接完成构筑作业。同时,传统建筑工程中保温材料的涂抹、抗裂纹产生的涂刷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做好后续的维护作业。在装配式住宅建筑中,这一环节都在原材料生产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因此各施工单位能够因此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并以此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便于开展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即在进行具体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只需要将预先配置完毕的建筑部件进行组装,即可高效完成应有的建筑工程。通过这样简单可操作性强的建筑方法,施工单位也能够更好加以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作业。只需要保证完善的指挥与合理的监督,即能确保工程被高质量地完成。其次,由于装配式的住宅建筑强调钢筋的使用率,同时在钢筋的装配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过往部分建筑单位保有的经验主义被杜绝,任何的建筑施工都必须依据相应的建筑方案与要求有序进行。再次,由于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建筑结构都是由建筑原材料供应商统一定制而成的,而统一模板下生产的结构被限制,故而建筑单位能够更好有针对性地出台监管与安装的策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后,装配式建筑的大多采用固定式的建筑结构,因此在结构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提升精度,杜绝误差、缝隙等现象的发生,在更好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便于施工单位做好质量控制的相关工作。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虽然施工方便,但是对于施工技术有着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树立全过程控制理念,在构件安装、灌注和现场浇筑等施工环节中采取质量监督措施,消除住宅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3.1构件安装技术控制要点

施工人员在进行飘窗安装时,要注意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连接问题,确保安装出来的飘窗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楼梯板安装时,应该注意楼梯板的支撑问题,确保安装之后的楼梯板不会因为楼梯的支撑强度不足而出现楼梯板坍塌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叠合阳台板安装时,应该控制好叠合阳台板的高度,使用螺栓将叠合阳台板固定,确保安装之后的叠合阳台板的固定质量。只有切实做好上述几方面的构件安装要求,才能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问题的存在,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安全。

3.2灌注技术控制要点

灌注技术主要应用于预制墙板。当施工人员完成了预制墙板的矫正之后,需要用到灌浆料对预制墙板接缝进行灌注作业,确保灌注之后的预制墙板的密封程度和坚固程度,不会发生墙板位移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进行灌注施工前,应该将灌浆料调配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科学的灌浆料调配方法,保证调配出来的灌浆料质量。在进行灌注作业时,要选好时机,不要急于完成任务,一定要等到预制墙板矫正之后再进行灌注作业。另外,在灌注结束后也要组织现场人员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尤其是在一些高温、多雨等恶劣天气下,必须要做好养护操作,以提高灌注施工的效果。

3.3现场浇筑技术控制要点

构件在吊装到指定位置并完成安装后,还需要通过浇筑手段来增强各个构件之间的粘结性,从而增强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强度。根据构件材料、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浇筑过程中技术要点的控制要求也有很大差异。通常来说,需要后期浇筑的建筑结构主要包括PC板、混凝土墙体和预制叠合阳台板三类。以混凝土墙体为例,浇筑前应先进行混凝土墙体连接面的清理工作,包括连接部位的灰尘、钢筋表面浮锈等,增强粘结效果。然后根据墙体的厚度、高度,决定浇筑浆料的用量。浇筑完成后需等待一定时间,确保浇筑的浆料完全干燥、固定。

4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整体的应用优势以及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国家正在推广和发展该项技术,具体应用中其保障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缩减了工程的施工工期,减少环境污染,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落实和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从实际的收益方面分析,以及应用效果方面分析,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当前造价优势仍不明显,但随着工作的推进,规模化的应用,必然会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房屋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建筑的施工发展具备全面推广和全面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建伟.建筑室内装饰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7,(2):253+256.

[2]金波.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7,(4):441-443.

论文作者:郑双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探讨论文_郑双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