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_法律论文

民法强行性规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强行性规范作为连接公法与私法的纽带,是公私交融在私法中的表现,是私法权利运行的基础,是私法得以自治的保障,是私法实现社会正义的桥梁,不可谓不重要。学者认为,私法中的绝大部分是任意性规范,此话具有道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强行性规范是民法得以自治的真谛与最可靠的保障,同时也威胁自治——这些都关乎强行性规范的如何构建。长期以来,民法强行性规范的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忽视。正如学者认为,“许多传统民法学者曾武断地认为,强行法与任意法的区分在民法中已经得到解决。民法的大部分规则是任意性规范……而强行性规范仅为个别或例外,因此两者的界限仅根据法条文义即可得到识别。”① 这种典型表现在民法相关的教科书中,对强行性规范的阐述往往是一笔带过。此种情形与该种规范在民法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协调的。“实际上,在法律行为可能涉及的民法规则中,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合理界限并不那么明确,而在现代民事立法中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究竟应使用何种法律规范的问题也并不那么容易解决。”② 法律适用“无非是实际确认该规范是否妥当的过程。”③ 因为规范的定性不准,导致类似的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得到不同的判决。如《合同法》第52条第5款的规定,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无效,该种无效是绝对无效还是相对无效呢?学者对此具有争议,实践中判决结果不一。所以,理论对强行性规范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合理区分,乃是我国民事立法、司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法律规则是法律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法律具有独立性的最主要支点,是法治命题能够成立的核心范畴;是法律思维方式能够形成,法制的各个环节应重点建设与落实的成分。”④ 值得指出的是,规范法学在我国民法研究中仍然处于薄弱的地位,这是与我国目前的立法实际是相联系的。因为我国仍然没有一部民法典,尽管有学者对法律中的规范进行研究,更多地是从比较法的立场分析构建何种规范与制度的合理性,这种方法具有更多的“立法主义”色彩,采用的仍然是“立法主义”的路径。由此,也导致对规范的研究具有个别性,难以抽象出一般理论。这种情形不能适应我国民事立法不断走向基本成熟的状况,也不能满足我国法学研究不断发展的需要。民法强行性规范是民法学研究的基础问题,因为该种规范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内容的复杂性,无论在理论还是司法实践中容易引发诸多争议。这些争议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对该种规范的性质与作用没有完全的了解。

文章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达到自己的贡献:

第一,阐释民法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民法强行性规范是民法与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发生联系的纽带。文章希望能够从规范论的视角,厘清民法与宪法、行政法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合理认识民法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第二,分析民法规范构成,认清民法内部的规范构造。

第三,从司法论的立场,为我国强行性规范的正确定性和准确适用提供一种参考性的意见。

第四,从立法论的角度,为我国民法典中强行性规范的构建提供一种思路。

总之,文章希望从强行性规范的角度,合理认清民法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问题,从而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在价值取向、规范制定、体系构造等方面产生指导作用。此外,作为一种尝试,希望从多学科视角建立强行性规范的讨论平台。⑤ 作为一种规范分析,希望能够丰富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的规范研究理论,拓展民法学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基础。⑥

二、论文结构和要旨

文章从民法强行性规范的角度,阐释民法与宪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如何接轨的问题,探讨宪法、行政法对民法产生的影响,从而阐释民法如何在强行性规范的构建中实现这些规范的价值要求。其次,对民法内部规范体系进行分析,阐释民法内部的规范构成,厘清强行性规范与民法中其他规范的相应关系。再者,文章从司法的视角阐述,厘清强行性规范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最后从立法论的角度对民法中如何构建强行性规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将全文分为七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主要厘清强行性规范的概念及其分类问题。传统观点将强行性规范区分为强制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并不能体现民法规范所具有的逻辑构成。学者将禁止性规范再分为效力规范与取缔规范。但这种区分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不能很好地判断这些规范对法律行为的效力影响,而且,该种区分完全架空了强制性规范与禁止性规范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弊端。文章认为,对强行性规范的分析,需要结合强行性规范所具有的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的内容进行综合探讨。依据该种标准,文章将该规范分为指导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效力性规范。

第二章指出当代民法强行性规范的发展特点及构建基础。19世纪以来,随着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的演变,公法性强行性规范在私法中不断增多,社会化因素在私法中不断加强,宪法在民事领域中不断扩张,概括条款在民事领域中的调控加强,这给传统民法来了很大影响,也给我们研究强行性规范提供了分析的平台。保障自治是私法构建强行性规范最基础的价值,保障人权乃是实现私法目标的最高价值。这些价值同其他规范价值一起作为法律规范社会的基本工具,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私法的安全、自由、效率、正义等价值的需要。

第三章主要从强行性规范承载的宪法价值来探讨宪法规范对民法的效力。基本规范是宪法与民法作用的连接点。宪法对民法的间接效力,藉由民法上之基本规范,从而将基本权利之精神引入民法领域,以保障宪法性权利的实现。确认宪法对民法基本规范的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维持法律整体秩序的一致性,有利于正确解决权利冲突,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宪法对民法的规范效力是通过民法的基本规范实现的,宪法不能对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判断。所以,物权法的违宪只能说物权法的基本规范不能违反宪法的内容,而不能涉及物权法的具体规则。

第四章探讨了强行性规范在民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对私权领域的干预或者介入,主要是通过概括性条款,即公序良俗。但行政权只能介入违反公序风俗的事实行为,不能直接介入法律行为的具体内容,也不能对法律行为的效力进行判断。根据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行政机关对行为人的私权进行剥夺,只有通过基于公共利益的征收。对所有权的限制只能属于私法的范围,而不能超越于私法。基于社会管理的需要,私法行为需要经过必要的登记程序,但该种行为的性质需要厘清。尽管由登记机关作出登记或者批准的行为是行政行为,但该行为并不能影响所从事的基础行为即契约行为的效力。为了避免行政法对民法的过度干预,在立法中,一是对私权行使的限制应该尽量在民法中进行规定,二是在不得不由行政法规范的内容,由民事单行法加以调整。

第五章主要厘清强行性规范与其他民法规范类型的关系。按照行为效果、规范逻辑、规范目的,民法规范可分为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许可性规范以及宣示性规范。所谓许可性规范是指许可行为人从事某行为的规范。该规范是行为人从事选择之后才能对其发生效力的规范。许可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不同,因在许可的范围之外,是法律所禁止的内容。所谓宣示性规范,是指并不具有明确的命令模式与行为效果的规范,该种规范是其他规范乃至民法体系建立的基础。该种规范经常以不完全法条的形式出现。

第六章阐述强行性规范的判断与适用问题。对强行性规范的判断,不能仅仅根据规范本身的字语进行,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该种规范就属于强行性规范。规范的判断需要根据规范设计的目的,规范所体现的价值以及规范在体系中的位置等综合进行考虑。文章从强行性规范解释的方法论入手,分析了强行性规范的具体解释方法,即文义、体系及目的解释。违反指导性规范,该法律行为并不因之无效。但对违反禁止性规范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需要根据法律禁止的是行为人的主体、内容还是客体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要合理区分行为人违反行为所处的阶段。对效力性规范的分析,主要是看民法中的转介条款转介的规范类型的性质,从而对之作出评判。

第七章主要对民法强行性规范的构建进行探讨。民法典中强行性规范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强行性规范在民法典中所承载的价值以及该种规范所具有的特性。文章认为,当应该保护的对象因为客观原因无力保护自身的利益时、当市场交易的安全与效率的正负外部性问题产生,需要法律加以克服的时候,以及某项制度需要对第三人利益进行保护时,应当表现为强行性规范。强行性规范的构建,需要合理区分公法与私法中的强行性规范的性质,要认真对待民法中的公法性规范。同时,需要结合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律规定的强行性规范类型,从而在民法典还是民事单行法律中作出合理的构建。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文章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造性的分析了民法中的公法性规范存在的原因,阐释了该种规范的构建思路,并以此分析了民法与公法协调的问题。随着公法对私法影响的深入,具有公法性内容的规范也得以在民法中规定。民法中的公法性强行性规范与公法中的强行性规范具有不同,主要表现在:首先,二者规范的法律关系不同;其次,二者制度安排的内容不同;最后,违反的法律后果不同。民法规定公法性规范,是因为:一是民法中公法性规范是构建统一的公共秩序的需要。二是这些规范的构建能够为公共财产的运行提供民法规则。三是这些规范的构建也是限制公权力机构进入民法某些领域的需要。从立法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有关公法性法律中进行规定。但是,如果在公法中对这些内容进行规定,就会给理论与实践带来如下难题:其一,影响公法主体所从事的交易行为的效力确认。因为公法调整的乃是有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果这些内容在公法中进行规定,就有可能被确认为当然无效。这不仅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而且也会损害交易的安全。而如果规定在民法中,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因为法官在民事裁判中,对该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需要虑及到民法的相关规则,如财产的合理利用、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交易的安全等,由此就不会断然地认为该规定无效。其二,如果这些内容在公法中进行规定,难以对此行为进行合理的定性,从而也不能为法官在司法裁断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三,如果将这些内容规定在公法中,则会使相关行为失去了民法的基础。如《物权法》第133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如果该条规定在公法性法律中,难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入股、抵押的流转方式进行规范。其四,这些行为如果规定在公法中,难以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正如学者认为,民法典总是通过特别的限制来保护民事主体的利益,从而抵御公权力的侵入。⑦ 其实,民法之所以要对这些本质属于公法性规范的内容进行规定,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为的主体、内容以及行为的性质具有民法的色彩。

文章最后指出,民法中公法性强行性规范的构建是我们引导公法对私法介入的标准,也是我们在构建强行性规范类型时所需要考虑的一种新的规范类型。公法性强行性规范的构建,实现了公法与私法的严格划分。在现代民法中,看上去公私混融的私法,其实都是现代私法的典型样貌,相较于19世纪的私法,只不过是涂上现代工业的粉黛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以19世纪的私法之貌象来否决今日私法之整体,更不能以此认为,现代私法已然公法化。

第二,从基本规范的视角,阐释与厘清了宪法与民法的关系。基本规范在民法规范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它规范产生的基础,也是其他规范合乎法律规范的“身份”的基础,⑧ 也是确定规范构建的合法性以及司法裁断合理性的基础。基本规范作为确认政治与法律行为正当性的概念,担当了确认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功能。基本规范是宪法与民法作用的连接点。正因为基本规范的这些功能,宪法对民法的间接效力,藉由民法上之基本规范,从而将基本权利之精神引入民法领域,然后保障宪法性权利的实现。与此相同,正是因为民法中的漏洞填补条款以及权利发展条款的存在,宪法规范无需对民法产生直接效力。宪法通过民法中的基本规范,才能够对民法发生作用。作为宪法的司法审查,不是直接审查民法具体规则的内容,而是审查该规则是否违反体现宪法精神的基本规范。文章分析与确认了宪法对民法基本规范的效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为:其一,维持法律整体秩序的一致性。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然要求宪法与民法相应的价值观一致,同时也使宪法的基本权利能够在民法中得以实现。其二,保障权利,解决权利冲突。民法中的权利主要是通过确定权利、规定民法权利冲突解决规则,以及对这种权利遭受侵害时的救济来得以保障的。解决民法权利冲突的规则本质就是权利保护的规则,这时需要对民事权利的性质进行阐释,这也就涉及到民事权利的效力问题,而当某种权利具有宪法权利的性质时,无疑使该种权利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保护,而相关的权利冲突的解决规则也就显得更为合理。宪法将其触角延伸至现代民法,并不是对现代民法的干预,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民事权利的保护。⑨ 其三,实现宪法的司法化。借助于民法中的基本规范,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以及相关价值可以内化于民法的具体规范之中,从而实现宪法对私法的间接效力。⑩ 所以,宪法司法化也就没有必要存在。被誉为“开创了我国宪法司法化的先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宪法对民法效力的案例也是证明了宪法作用于民法的这一法理。(11) 如果当事人的行为内容违反宪法的基本权利的内容,是否援引该种权利的宪法性而对法律行为进行判断呢?具体而言,该内容是否是《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宪法对民法的规范效力,乃是基于民法中的概括条款,而不能直接作用于民法的具体规则,所以,即使法律行为的内容违反宪法中基本权利的规定,法官也不能直接援引该权利的宪法性而否定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效力。而只能根据法律的基本规范进行裁断,否则就违背了宪法对民法规范效力的一般原则。

第三,从比较法的视角,在既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12) 较全面的分析了民法中的内部规范构成。文章将民法规范的类型按照行为效果、规范逻辑、规范目的分为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许可性规范以及宣示性规范。所谓许可性规范,是指许可行为人从事某行为的规范。许可规范与任意性规范具有相类似之处,即都具有选择适用的特点。许可性规范是行为人从事选择之后才能对其发生效力的规范。此外,许可性规范还具有一个特点,即在许可的范围之外,就是法律所禁止的。但任意性规范不具有此特点。许可性规范与强行性规范的不同是,强行性规范要求“必须为某行为或者不从事某行为”,但是许可性规范表现为“有权从事某行为”,并不是强加或者强制行为人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所谓宣示性规范,是不具有明确的命令模式与行为效果的规范,该种规范是其他规范乃至民法体系建立的基础。文章还系统地比较了我国民法中的任意性规范与法国民法中的补充性规范,并对我国任意性规范的适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四,从规范的视角,对强行性规范的判断以及相关类型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认为,对强行性规范的判断,不能仅仅根据规范本身的字语进行判断,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该种规范就属于强行性规范。对强行性规范的判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规范设计的目的来考察规范本身具有的属性。其次,在法律未明确规定目的时,法官应进行必要的价值判断,探求立法的价值取向。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规范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规范的性质将会发生变化。在强行性规范的具体类型判断中,那种促使行为人采用特定行为模式,又不对行为人从事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的规范是指导性规范;而禁止采用特定行为模式,又对行为效力的后果进行评价的规范是禁止性规范;那种不规定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仅仅对效果进行否认或者肯定评价的规范是效力性规范。文章指出,对强行性规范的效力判断需要厘清法律所需要达到的约定不能排除是“特定的行为模式”还是“特定的法律效果”,还是对“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都能够予以排除。这是判断规范类型性质的标准,也是分析影响法律行为效力的基础。

此外,文章指出了强行性规范构建所应坚持的原则,强行性规范构建所体现的基础,强行性规范在民法典与民事单行法律中具体构建所应该把持的标准,并对此方面提出了自己比较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在对行政法与民法关系的阐述中,系统分析了民法强行性规范与行政法规范的连接问题,就行政法对民法如何施加影响以及民法如何应对行政法这种影响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观点,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进行列举。

论文评议 评议人:王利明

许中缘是我指导的2005级民商法博士,在他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就表现出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与较好的理论素养。当他选择《民法强行性规范研究》这个具有难度的题目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我欣然答应了。众所周知,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所需要进行研究一个重大问题,民事司法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规范的性质进行认识和运用。如果法官在具体案件中对同一规范性质的把握与认识不同,则会导致在实践中产生同一案件不同判决的结果。在民事立法中,我们在具体制度的构建中是采用任意性规范还是强行性规范也常常存在争议。例如,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小区车库归属的规范构建究竟是采用强行性规范还是任意性规范就出现过诸多争议。在制定民法典之际,如何对待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该问题的研究更加凸显其重要性与研究的紧迫性。但遗憾的是,该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广泛重视。于此,可以认为该论文的选题具有现实性、时代性与新颖性。该论文并不满足于研究强行性规范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问题,而是从更广的视角即从民法与宪法、行政法的外部关系入手,来分析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进而分析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与其他规范的关系、探讨民法强行性规范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然后对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现出视野的独特与论证的深入。作者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对转型时期的民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厘清私法在公法的不断影响的背景下,对私法所发生的一些变化的一些不当认识。

公法与私法关系是学者争论很久的问题,但人们对此问题多为宏观层面的公法与私法关系的纯学术性探讨,失去了争论所具有的实践意义。论文结合公法与私法的关系来探讨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这就使得论文对此问题的探讨具有理论高度的同时又具有实践的意义。随着公法对私法影响的不断深入,我国民事立法仍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对于《物权法》中是否应该规定不动产征收制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不动产征收本身属于行政法的内容,不应该在《物权法》中进行规定;如果进行规定,则会混淆公法与私法的性质,损害《物权法》的私法色彩。对此,我认为,《物权法》中对不动产征收进行规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不动产征收本身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限制手段,不动产征收的补偿本身就是一个民法问题,所以该种制度应该而且必须在《物权法》中进行规定。当然,对于征收征用程序和一些其他具体问题还需要在民事单行法律中进行规定。该论文区分了民法中的公法性强行性规范与公法中的强行性规范,并对此进行了比较,阐释了民法中的公法性强行性规范存在的理论基础及存在原因,并提出具体构建的意见。根据此种观点,我们可以以此解释不得不面对的公法性规范,并可以为我们民事立法中该种规范的构建提出理论借鉴意义。

该论文对传统民事规范的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二分法进行了反思,将民法中的强行性规范根据行为模式与法律行为后果分为指导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效力性规范。文章结合强行性规范的本质即不能约定排除适用的规范,指出强行性规范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需要厘清法律所规定的“约定不能排除”是“特定的行为模式”还是“特定的法律效果”,还是既对“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都予以规定,从而分析法律行为效力的判断。这种分析对规范的适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此外,该论文还对许多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如结合宪法与民法的关系,探讨了宪法的司法化以及物权法制定过程中违宪问题。在探讨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时,对公序良俗、公共利益、民法中的登记行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来了许多较为创新的观点。例如,论文在对公共利益的阐述中,对《物权法》制定过程中争议非常大,对不动产征收的公共利益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对公共利益的界定需要在程序中进行并予以控制。文章在阐释登记行为性质的时候,指出需要对登记行为中的三个行为即当事人之间的房屋买卖(抵押)合同、当事人申请(转让)登记行为以及登记机关从事或拒绝登记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登记机构登记的行为是行政行为。这种分析具有一定的道理,能够更好地分析民事登记行为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博士论文除了需要实现观点的创新性之外,还需要实现方法上的创新。该博士论文除了所广泛采用的规范分析研究方法之外,还表现为比较法分析方法的运用。除此之外,文章还综合运用了经济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等。这些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在论证上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许中缘完成博士论文初稿的时间较早,但初稿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缺点主要是过于抽象和理论化,比较法的色彩太浓,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际。这是我们国家许多博士论文写作的通病。我认为,中国学生的博士论文一定要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所以,在他进行数次重大修改之后,最终我同意了许中缘的博士论文参加答辩。尽管该论文在结合中国实际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该论文此种缺点仍然存在,主要还是对我国实际的结合尚需要进一步深刻阐述。如对强行性规范与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合同法》第52条第5款的内容进行论述。而且,还可以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在对我国民法典中强行性规范的构建中,可以结合实践中争论较多的问题并对之进行更为详细的探讨。文章对此没有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章对具体问题的指导价值。

此外,论文在阐述民法中强行性规范分类具有一定的道理,但对我国学者对民法中规范类型的分析借鉴不足。我们主张学术创新,但在既有问题上应该充分尊重既有的研究成果,在批判继承中使现有理论不断得以修正,这样能够使学者对问题的分析避免自说自话,从而促进理论更好的发展。

论文注重于宏观的安排,以强行性规范的视角,横跨民法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立法学、司法学等研究领域,对规范的结构、规范的分类、规范的适用、规范的构建等进行了阐述,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中尚可进一步精炼。此外,文章尽管对劳动合同法等进行了一些探讨,对新出现的社会法对民法中强行性规范的影响关注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必要。

本文指导教师为王利明教授。答辩委员为姚辉教授、王益英教授、张广兴教授、屈茂辉教授、刘保玉教授。答辩年度为2008年。

注释:

① 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② 同注①,第52页。近几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对此规范进行了阐述。参见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从功能法的角度看民事规范的类型与立法释法方向》,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解亘:《论违反强制性规定契约之效力》,载《中外法学》2003年第1期。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经济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苏永钦:《民事立法与公私法的接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孙鹏:《论违反强制性规定行为之效力——兼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理解与适用》,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耿林:《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谢鸿飞:《论法律行为生效的“适法规范”——公法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及其限度》,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公司法的修改,公司法学者对该规范的阐述比民法学者的探讨要“繁荣”得多。

③ [日]大村敦志:《民法总论》,江溯、张立艳译,王轶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④ 陈金钊:《认真对待规则——关于我国法理学研究方向的探索》,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⑤ 王轶教授认为,对民法规范的分析是建立一个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吸收和借鉴的学术平台的有效途径。参见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⑥ 这就是我国学者所提倡的打破“各个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甚至学科内部也沟壑纵横”的“饭碗法学”的现象。参见王利明:《对法学研究现状的几点看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王轶教授认为,要合理区分民法与民法学问题。民法学问题是开展与其他学科对话的基础。参见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

⑦ Jean-Franais BRISSON,Règles ou principes le Code Civil àl' épreuve du droit public:transversalité et transcendance,publié dans le Code Givil:une leon de Légistique? Bernard Saintouren(dir),Economica,2006,p.92.

⑧ [英]约瑟夫·拉兹:《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124页。

⑨ 学者对此认为给个人权利的“个别性保障”。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15页。

⑩ 在法国,法官在《法国民法典》第4条规定的:“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不明确或者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得以拒绝审判罪追溯之”的压力下,有可能径行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直接裁判案件。但是,这种类型仍然是私法中有关条款的不能承载宪法的价值时才能体现。具体可以参见Bertrand MATHIEU,Droit Constitutionnel et le Droit civil,RTD civ.(1),1994,p.63.

(11) 具体分析也可参见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1页。

(12) 对民法内部规范的研究,传统民法学者主要是拘束于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两个方面。为改变这种情况,在近几年,王轶教授在为民法中规范类型分析以及适用进行“呐喊”。参见王轶:《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王轶:《民法典的规范配置——以对我国《合同法》规范配置的反思为中心》,载《烟台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王轶:《物权法的规范设计》,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王轶:《论合同法上的任意性规范》,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王轶:《对中国民法学学术路向的初步思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的缺陷及其克服》,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期。经过王轶教授的努力,他对民法规范类型的分析已经为我国相关立法部门、法院以及学者的认可与呼应。因为资料的零碎性,恕笔者对此不能一一例证。

标签:;  ;  ;  ;  ;  ;  ;  ;  

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_法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