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占堆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占堆

占堆(西藏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 西藏 那曲 850000)

摘要:“创新”是现代教育教学最前沿、最亮眼的字眼。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恰切的印证了“创新”,它是因“创新”应运而生,是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3-0114-01

新世纪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网络及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信息时代的前进步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需的基础。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着力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创新,以培养富有创新、开拓意识的学生为最终目的。

1.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才能“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巧妙安排课堂任务,激趣课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自己独到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根据实际情况,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课堂任务,巧妙地引领学生参与学习,教师激励赏识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体会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这一章节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尝试创新。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制作明信片、小报纸已经兴致缺缺,结合高中生的心理,顺应流行趋势,在“微”字上做文章。如微博,微信等,所以我布置的任务是给你最爱的人制作一本“微书”。任务一经发布,学生就跃跃欲试,很快主动投入,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开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难点,解决难点,积极探究,这个时候他们的创意也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微书”形式异彩纷呈,别出心裁,彰显特色。而内容也出乎我的意料,很少有以前想象的早恋的文字,而多是送给父母的、长辈的、师友的。孩子的心灵是我们成人永远无法预知的。一个好的任务,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设疑留悬,启发思考

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最后老师都要总结陈词,以完美的句号结束教学。但是这样一来,老师以为教学任务大功告成了,学生“全都懂了”,却不知犯了新课程教学的大忌。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得不偿失,是资源的另外一种浪费,造成了学生机械的模仿和“标准”的操作,这种看上去很圆满的课,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实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想给学生留下了展示自己聪明才华的机会,教师应该用“问题链接”来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这才是真正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每节课都要给学生留下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教学《网页的设计与制作》时,让学生动手在网页中插入动画效果后,问:“现在动画效果太显眼,影响网页的整体美感,我们能不能把它变化一下呢?即能突出网页更精美亮丽,又能使动画画龙点睛呢?”这样常常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释疑,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从单纯模仿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索、求异与创新。

2.善于观察分析,揭示知识联系

许多发现和创造来自善于观察和分析,因为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起点,为了有利于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等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表面的特征,而且要注重隐含的内部规律,还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旧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知识的迁移,逐步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们对问题的观察会逐步深化,并能不断地揭示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很好地掌握知识。

3.合作学习,培育创新意识

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的方式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路,提高创新意识。比如在学完“Word”“画笔”以及“绘图”之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合作完成一张海报,每四人为一个小组,班上分工之后,有一个小组还差一个人,教师就也参与进去。海报的主题是“信息技术宣传会”,要求海报设计有创意,谈谈设计的思想、思路以及运用了何种制作方式。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不但制作出了精美的海报,而且很好地整合了所学过的知识;也有的学生不但制作了海报,还创造性地制作了电子宣传片,在电脑上播放。

4.注重参与联想,树立自主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权力,鼓励学生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创设一种民主、融洽和谐的创新生态环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一个问题联想到相关问题,这是探索、发现、创造的前提。在启发时,让学生自己对同一类问题有一个基本想法及解决办法,又要鼓励他们独辟蹊径,联想是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映,在教学中,犹如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

5.总结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力和敢于实践的人才。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制定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展望美好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刘瑞弘.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J]. 新课程学习( 中),2011.05

[2] 何克杭.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李芒.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占堆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占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