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现代化与当前语文教学_系统思维论文

简论现代化与当前语文教学_系统思维论文

浅现代化与当前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如何更新观念,革旧创新,把语文教学从旧的传统教学思想、体系、方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之尽快地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把语文教学更好地与现代世界、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现代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用现代思维指导语文教学

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简称现代思维),是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与急剧变化所决定的。现代思维的根本特点,就是在客观事物普遍的联系中,进行立体的、动态的、系统的思维。这种思维可以使人更好、更快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多结构、多维度、多层次和多量变,从而更好、更快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不同结构、不同要素和不同功能,以形成人们认识结构的系统性和认识能力的应变性。因此,更新观念,变传统思维为现代思维,用现代思维来指导语文教学,已是历史地提到语文教学的议事日程上了。

那么,怎样才能用现代思维指导语文教学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要适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可是在我们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宁可学得少一点,但要学得牢一点”的传统观念,所谓“少而精”的教学原则,被人们强调得过了头,失了度,结果正象我国蓍名艺术家李可染所说:“吸收面窄,像豆芽菜,一条细根,怎能长大?一颗树要成长,根须吸收面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李可染《谈学山水画》)。其实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国古代早就有了,例如:孟子的“居安资深,左右逢源”的思想;王夫之的“学愈深则思越远”的观点,都说明他们已经懂得:一切知识(包括语文知识),都只有在一个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系统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因此,对于现代语文教学来说,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现代思维的指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在听、说、读、写的每个环节中,都贯穿以现代思维训练为核心的主线,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用新方法论改革语文教学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的挑战。要使语文教学适应并顺乎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全面认真落实“三个面向”,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引进三大横断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用以改革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信息论。信息论的观点,就是从长远利益来考虑的战略观点。信息论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不断获得信息的过程,没有信息,也就无所谓认识。据专家们预测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最严重的挑战是如何训练人才的问题。未来的教育,将强调知识创造,自学系统将扮演重要角色,填鸭式教学和学徒式的技术训练将成为历史。现行课堂教学是单项的老师教学生,一旦电脑辅助教育普及后,学生自己可以攻读,教师退居咨询地位,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的利用,创造新知识。这种具有预言性质,在教学生活中已经开始出现,但并未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新信息,已经勾勒出语文教学绚丽的图景。

目前,课堂上师生共同的语言活动,就是信息交流。听、读是信息的输入;说、写是信息的输出。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法,是单项的信息传递。它只有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很少有学生受接信息后反馈的信息,因而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囫囵吞枣的,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了尽快地使语文教学适应新形势,改变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时时注意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表现为把教师输入的信息再输送出来。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智能的差异,对教师输出的信息,反馈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变形(不准确)输出;有的部分输出;有的原形输出;有的是创造性的输出─—输出新信息。经验丰富的教师,就能根据学生对信息反馈的情况不同,及时地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深浅难度,教学方法等。

另外,在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语文教学要不断地用社会上的新信息,来补充教学内容,即要把封闭型教学变为开放型教学,把课内的书本上知识信息与社会上最新的知识信息紧密地集合起来,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以课堂为知识幅射点,去覆盖学生课外一切活动的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又要把经过筛选的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优质信息,来补充课堂教学,使学生既可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信息,又可不断地获得社会生活中、科技领域里的新鲜信息,这样就能促使语文教学与现代化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2、系统论。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组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部分的新的特定的功能和运动规律。

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即把一个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对语文教学来讲,它具有解决多因素的、动态的复杂系统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应该把教学思想、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看作是一个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个大系统。分解来说,语文教材又是一个系统,它是由语文基础知识。短文、不同体裁的课文,按照语文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地编排为一个有机整体。既然语文教材是个系统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也要从整体把握语文教材的知识系统,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这样,就能居高临下,对教材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认识,了解其知识系统结构,把握住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

另外,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的活力,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讲究配合。其中语文教学系统的结构表现为:听说读写的配合;课内课外的配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配合等,其中听说读写的配合又是主要的。总之,只要我们按系统论的观点,全盘考虑我们的教学,就会获得整体化、优质化的教学效果。

3、控制论。“控制”两个字不是消极的。歌德说过:“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能手,只有法则,才给我们以自由。”这是千真万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程序的调节、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指挥与控制。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变换、运用的过程。控制论就是研究对这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控制下,把集合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传输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感受器官,经过初步筛选传入中枢神经,再经过思考、判断、综合、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信息的。教师信息的输出,必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以使主要的基本的信息,能牢固地储存在学生的大脑里。试验表明,多种形式的信息传输,要比单一的信息传输的效果要好。因此,对讲授、阅读、板书、朗读、讨论、练习、幻灯、录相等教学方式,进行有控制的相应结合,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语文教学

随着电视、电脑等电教手段的出现,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原始阶段,而必须考虑如何使教学的方式方法来一次大变革,将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语文教学领域,让电教手段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现代化语文教学手段,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有选择地运用幻灯、投影机、收录机、电视、录相、语音室、电子计算机等,来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准确生动地把语言所描绘的事物(人物),景象(图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无声的文字语言,变成了有声的音像和视像语言,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因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目前,有些教师把幻灯机配上照相机镜头,略加改装后使用,可以测出学生速读的实际质量,用以提高速读能力。有些教育科研人员与优秀教师协作,编制了课文的系列教学录相,对于宣传和推行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鲁迅曾经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要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如今,我们已欣喜地看到,鲁迅的预言,已正在成为现实。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优化和改革语文教学,开辟了极为广阔的灿烂的前景!

标签:;  

简论现代化与当前语文教学_系统思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