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启示录(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二论文,启示录论文,中国论文,股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宝延”非“保”延,兼并开始
1993年4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 这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仅半年推出的政策性条例,它的出台表明中国股市迈向规范化已经开始。
政策性条例不是“法”,产生中国股市的相关法律需要时间。西方先进国家从开设股市到制定有关法律,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更长的时间用以完善化。股市中不可避免的投机因素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要求着相关法律的完备和严密。美国股票市场立法为7部, 数量之多占世界首位。除证券法,证券交易法,还有公用事业持股公司法,信托条款法,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证券投资人保护法。
在亚洲,股市立法相对较完备的是日本和韩国,股市法各为5部。日本股票立法更早,1875年,日本参照英国的证券制度制定了证券交易条例。1878年, 东京股票交易所以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开始建立。 到1891年,日本又制定了证券交易法,使股票的发行和交易活动走上正轨。东京股票交易所由114家证券公司组成。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 他们将语言学和哑剧技巧结合起来,把交易四个方面的信息——公司名称、交易股数、价格、买或卖瞬息表达出来。
完备需要时间,完备的法规诞生之前哪怕远不完备的某些规则必须尽快出台,中国证监会及时推出了“暂行条例”。中国股市的发展期已经开始,春潮奔涌,因势利导的河床不可缺少。春潮难免有汗漫的时候,有效之方是疏之以河床,并加筑堤防。继“暂行条例”,同年6 月证监会又颁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行细则》,7 月初召开全国金融会议。年底《公司法》出台。
这样,当年9月份发生的“宝延事件”, 即中国上市公司收购战第一案,虽然案发仓猝,但应对中有章可循,解决较为妥善,从而使事态朝健康方面发展,负面影响大幅降低。
风起于青萍之末。“宝延事件”开端几乎是难以觉察的,由9 元起步,小幅地,竭力不引人注目地逐步上升。市场很快反映出延中将被某公司收购,大规模收揽筹码的迹象已经显现。9月30 日上午11时左右,延中股票突然被停牌。上午收市后,宝安公司上海公司立即发出公告,称“本公司于本日已拥有延中实业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5 %以上……”当日交易量达954万股,占其总股本的32%。之后,形势明朗, 宝安上海公司意在收购,延中公司背水一战反收购,争夺战杀得难分难解,致使延中股价扶摇直上,10月初股价飚升至最高点竟达42.20元。 宝安上海公司已持延中股增至18%,成为延中第一大股东。
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就宝安上海公司购买延中股票一事发表谈话,明确肯定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宝安上海公司在股票市场上买入延中股票所获得的股权有效。
“宝延事件”使那种事事由政府包办的计划经济封闭结构终于被捅开了一个缺口。这一次(也是第一次!)没有出现政府的影子,难能可贵。事件的结局则是乐观的。宝安上海公司以它持有的股权,按照《公司法》所赋予的权利,通过股东大会的程序以及董事会的选举,入主延中,堂而皇之地担当了董事长。不用说,宝安人面带胜利的微笑。而延中人也并没有“被侵略”的屈辱,同样也报之以微笑。因为这种市场战争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做资产重组。
不妨多说两句。资产重组,是宝安人发动这场收购战的直接目的。那么,为什么偏偏选中延中呢?精明的宝安人是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的。收购战开始前,延中股价仅为8.80元左右,3000万股本总共值2.7 亿元左右。最大股东仅持有6%的股份, 这样的上市公司如果在国外老早就已被收购了。稍加考察就会知道,延中是值得花代价收购的,它拥有3个合资公司,一个联营企业和一个自有企业,4个商业服务部,2700万元的房产经营,还有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6100平方米的工业大楼一幢等等。这些条件够优越了,奇怪的是在延中的年度报表中丝毫没有反映公司固定资产增值的变化,反而只见其机器设备折旧的情况。有人断言,如果将延中的资产重新评估一下,即使每股40元也不算贵。而宝安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收购的战果多么诱人:以不到 1亿元的资金便可以换来数倍于市价的资产,既使本公司资产大幅度增值,又拓展了新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对延中人来说,反收购的慷慨悲歌之后,冷静一想,搭上了宝安的强盛实力和棋高一筹的经营能力,资产重组乃是延中的一项优化过程,也上算!
中国证监会在宣布宝安买入延中股票所获得的股权有效的同时,指出在操作过程中宝安有违规行为,并作出三点处理意见:(1)1993 年11月4日以前,宝安上海及关联企业不得再行买入延中股票;(2)将与宝安上海公司有关联的宝安华阳保健用品公司和深圳龙岗宝灵电子灯饰公司9月30日卖出的24.60万股延中股票所获得利润归延中公司所有;(3)对未按照规定履行有关文件和信息的报告、公开、 公布义务的宝安上海公司以警告处分,罚款人民币100万元。 对关联企业华阳公司和龙岗宝灵灯饰公司以警告处分。
上述处理意见依据的都是“暂行条例”,有条有款,言之有据。这样化干戈为玉帛,曾一度要对簿公堂的“宝延事件”,终于是双方握手言和,完成了“通过参股实现企业产权的交易与重组”。
兼并收购行动在各国股市中时有发生,高棋妙着不乏其例。发生在1977年的香港股市中首富李嘉诚与船王包玉刚联手炒作九龙仓股票,智取英国怡和洋行一例,事隔20年至今传为美谈。其中李嘉诚获取绝密情报,探知怡和洋行占有九龙仓股票不足20%为故事发端,然后是不动声色地悄悄收购九龙仓股票,当与怡和持平时秘密约见船王包玉刚洽谈股票易手;然后是包玉刚布置麾下继续收购九龙仓股票,自己扬长赴欧洲,登埃菲尔铁塔看罗浮宫画展;然后是警觉的怡和洋行反收购,登广告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股价由10元港币,升为30元,怡和高标100元,全港哗然。然后是包玉刚背水一战,以高出怡和5元,即105元港币为号召,演出收购、反收购、反之收购的“拉锯战”,其间有佯装筹资无着的假象,有与汇丰银行秘密接触高息筹款的协定,最后是怡和惊呼上当,包玉刚出任九龙仓董事长,这是戏剧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尾。
完全可以写成一部好莱坞式的惊险片!自1866年香港开始股票交易,1891年股票经纪协会成立,将近百年,能有几次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高潮安排在大收购的前夕, 电视、 报纸同时宣布105 元的天价收购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支付的现金总额即高达20多亿元!受惠的股民每股股价涨出10倍,兴高采烈的情景可以想见。
相比起来,“宝延事件”中股民,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就惨多了。高位跟进大多被套牢。从天价42.30元跌至29.00元再跌至17.55元, 时间仅有半月,逃之不及,割肉抛股,其状惨不忍睹。
在国外成熟股市中十分注意兼并收购中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比如在美国,就有明确的法律和严格的监管,严禁在收购中搞内幕交易,联手炒作等行为。在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以及自律组织的多种规章中,均有详细规定,并有很多典型案例可供参考,以完备的法律规定,规范收购兼并中的各方行为,从而使中小投资者受到保护。
三年熊市,下降通道保平安
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俱乐部7楼餐厅里,有一尊引人注目的雕像, 那是牛和熊在拼死搏斗,寓意十分明显。但如果你不愿停留于一瞥之下而是仔细欣赏,如果你甚至有兴趣环绕雕像作面面观的话,那么你将因为一个发现而大惊失色,而击节叫好而终生难忘。因为这尊雕像表达了股市的永恒的真理,万古长新的法则,只要你在股市一天就不应忘记的一则忠告。这种哲理式的启示就在几步之间,当你从正面观看,青铜的角斗,像是公牛战胜了北极熊,而角度稍一变化,天啊,你看到的却是熊给牛以致命一击。这是股票交易所最好的写照,没有永远的熊市,也没永远的牛市,两者互相交替,此消彼长,永无终了……
1993年下半年开始,经过1994年到1995年底,将近三年时间,中国股民变了一个角度,公牛战胜北极熊的精彩搏斗已经过去,现在轮着看熊如何还公牛以颜色,令牛气冲天变成牛皮吹破,变成吴牛喘月,而名贵的熊掌打翻了金钱梦中的盛宴……
1993年7月,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证实了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压力,预示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漫长的调整期,股市气氛骤然降温。股市上半年热,下半年冷,有人比为“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好一个“剃头挑子”,热的一头,电烫吹风美容美发,弄得人牛气十足容光焕发,除了姓牛不知自己该姓啥!至于冷的一头,烟消火熄冷水浇头,锈刀子把头皮刮,害得人一脸“熊”相拍着脑袋骂自个是傻瓜!好了,不过是说笑。股市无情,冷热无常,倒是由此可见一斑。这说的是1993年,指数由二月高位下降到最低点,沪市表现为由1499点,降到834点, 深市则自357点降至238点。这种一路下滑的走势,专业说法是长长的下降通道。
到1994年,下降通道几乎贯穿全年,下滑趋势难以遏止,这是总的趋势。具体说,中途有过马鞍形跃升,但升幅不大,历时又短,升后下滑得更快,因此改变不了下降通道的长期走势。马鞍形跃升的出现,原因是管理层“救市”政策使然,呈典型的“政策市”特征,又叫做“政策行情”。图形中下滑线止于一道弯弧向上,状如马鞍。然而大势所趋,“救市”无着,纵是马鞍上英雄横刀,发誓回天,但终因鞍马劳顿,后继无援,只落得败走麦城!统计资料表明,1994年7月底, 沪市跌至300点,深市跌至94点。这两个指数显示,已跌至历史谷底。
1995年沪深股市行情,继续在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银根紧缩、 效益滑坡的大背景下运行,长期弱势盘整,大势趋淡。沪市一年中跌落14.2%,深市综合指数跌幅19.47%,成指跌落更多,为22.29%。在压力状态下,深沪两市只能艰难地在谷底运行。5月行情突然看好, 犹如云开一线,阳光灿烂,原来是出了个“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这波行情是由主力机构凭借新政策出台而发动的,但好景不长,前后维持了三天,然后下滑通道的引力又将它拖了下去。这一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视察上交所时提出著名的“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人们习惯称这一年为“规范年”
熊市长久盘桓不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了一千多个昼夜,“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能够讲述多少个股民的辛酸、券商的窘迫……
世界各国都有悲天悯人的好心人,巴望将股市的悲剧减到最低限度,他们无法扭转踏雪而来的熊市,便转而针对在熊市中支撑不住的心理脆弱者施以救治,举措之奇恐怕莫过于香港一家医院了。
该院系疯人院,入住者一律是为炒股着魔乃至发疯的人。此疯,有一个专门称呼叫做“股疯”。治疗办法别出心裁,让患者每天都沉醉在炒股欢乐中。几乎不用什么药物,只需给病人定期发放一笔假钞,在指定的窗口购买股票,无庸讳言股票也是假的,他们是在做一种股票游戏,游戏的规则简单到只有一条,但必须严格执行,那就是永远只有牛市没有熊市,行情显示屏上股价总是节节上扬,牛气冲天。我们无从知道,这种乌托邦式的股市操作,究竟能让多少“股疯”康复出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的“股民”将永远沉浸在盈利的喜悦之中。这家医院是否真实地存在尚难判定。从一本资料中发现它时,我们感到更像是阅读关于股市的一则黑色幽默。
漫长的熊市引发了理论界的一系列讨论,在那里找不到什么幽默,满怀忧患意识的理论家,寻找为中国股市指点迷津的“大智慧”。这种“寻找”反映了理论界对中国股市的关心和某种迷茫。《给点大智慧》一文作为讨论的开端,刊载于1994年5期《读书》杂志上,接着6月8 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发表了他那篇有名的短文《何处寻找大智慧》,反响十分强烈,由此激起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和争辩。争论的激烈和调门的低沉,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的是一部分文章,而不是全部,但它们反映出股市长期低迷所带来的阴影,摆脱它是不容易的。比如一篇文章写道:“中国股市的航船正绕行在‘百慕大三角’地带。它的规模太小了;缺乏稳定的投资力量;股票质量不高。三大矛盾交叉形成了重重漩涡。”
那么中国理论界呼唤的大智慧究竟在哪里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一条外电评论,那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当天,即1993年7月5日,路透社记者史进德写了一篇名为《中国试图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的新闻分析,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奋力使过热经济降温,但不把经济增长冻结起来。”他的这番话是有所指的。以往,每当中国经济因高度扩张被迫“调整”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使经济运行从“巅峰”急落到“谷底”。而这一次“宏观调控”,从金融这个重要枢纽切入,采取渐进式,把握住结构的调整。这是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新思维。对此,当时的副总理兼人行行长朱镕基说过一句关键的话,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新旧两种体制交错的时候,这种作法被证实是成功的。自1993年以来的三年宏观调控后来被公认是一次“软着陆”的奇迹。那么为什么成功的宏观调控会造成股市连续三年的萧条呢?
从一般意义上说,每个国家的股市都是其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敏感性促使它提前做出反映,如美国和其它国家都是提前半年做出反映。这一点上,股票相当于预报作用。中国股市是否提前半年预报宏观经济状况还不一定,因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规范的市场经济系统尚未形成。但中国股市直接反映宏观经济则是确定无疑的。
1993年7月,宏观调控政策主要调控两点:第一是房地产, 第二是股票。因为当时的房地产热,全国各地刮起的“圈地风”,炒房地产风,产生泡沫经济。另一个是股票市场,股票涨得玄乎了,远远超过了它的本身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和房地产密切相关。当时乱集资,银行资金多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当中来了。这是十分危险的。宏观调控首先整顿的就是乱集资,清理银行,紧缩银根和回吸非正常拆借贷款以及提高利率等措施,以此来抑制当时高达20%的通胀率并稳定过分贬值的人民币。
股票下跌是必然之势。而冷落的局面持续三年是因为:虽然宏观经济是好的,一方面通货膨胀率持续下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从最高的13%,下降到10%左右,仍保持高增长率;而股市要回到健康状态需要时间。当时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都与房地产有关,调整起来困难重重;同时由于银根紧缩,许多企业面临资本短缺,盈利状况不好。这些情况直接刺激人气低落,对投资缺乏信心。股市低迷三年,熊市徘徊不去,其原因盖在于此!
当我们弄清这些情况后,就不难理解,亚洲金融风暴产生后,朱镕基总理被问及中国是如何避免了这场灾难,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也一样经历了这场危机的考验,不同的是我们提前发现并采取了措施,从九三年我们就开始着手了……
1993年7月中国股市低迷长达三年的那个难忘的开端, 正是当时朱镕基副总理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之时,到任三天便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尔后重创了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风暴,那时正在悄悄形成,几乎难以察觉地聚集着扫荡千里的破坏力量,而这一切已为中国政府所预见,并预防。奇迹般的“软着陆”和审慎而有序的金融开放政策使中国避免了一场金融风暴的袭击,而相应付出的代价之一是中国股市陷入绵长的低温期。这就是问题的结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乐观的结论。
我们没有理由悲观。三年的宏观调控,三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了三年股市大调整。证券管理层利用这段调整期,适度扩大了股市容量,熟悉了市场操作,加强了监管的措施和力度,为一个大牛市的来临做好了准备。这种准备还包含了另一个重要层面,那就是中国股民在漫长的熊市里成熟了,这是低温中结出的果实,应该具有一种抗寒能力。谁知道呢,也许新一轮牛市来临,又会有许多脑袋发热,但这次为时三年的熊市,这个冬天的童话,应该走进每个股民的备忘录。最浪漫的童话,最有诱惑力的神话,这就是股市。最真实的童话,最无情的神话,这也是股市。
请允许我们引用一段凯恩斯的话,在那本《货币论》中他写道:“经济的发展如同人类的呼吸,时而繁荣,时而萧条,时而扩张,时而紧缩,谁也无法改变……”
庄家,巨鳄或乔丹
1996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从即日起下调,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也做出相应调整。这是九六年第一次降息,各项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年8月,即距第一次降息仅3个月,央行第二次降息,降幅更大,各项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5和1.2个百分点。
人们不禁要问,利率调整与股市是什么关系呢?美国股票操作大师保罗·麦肯有一句炒股名言:“做股票,看利率的眼色行事。”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利率的调整是股市变动的预示器之一。利率下调会使投资者将银行储蓄转投向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直接促使股票上扬;反之,利率上调,则股市下跌。
两者之间的动态对应关系,在世界各国证券历史上都留下了明显例证。以美国为例,1995年7月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0.25个百分点至5.75%,使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在当天和次日分别上涨8.7%和38.1%。
在中国,据统计,利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 全国工商企业就可降低几百亿元的经营成本,由此管窥,中国宏观调控的杠杆竟是多么宏大而有力。
1996年的中国股市,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中的热膨胀原理。牛气烘烘扑面,股民人数大幅度递增,不到一年膨胀了800万, 顶得上欧洲小国全体国民总数。倘把老股民人数1300万加上,则1996年进入中国股市的人数总和已突破2000万大关!
1996年大牛市形成的原因颇多,但藏而不露的一个原因是庄家炒作。
由于资金雄厚,专业水准较高,顺势而为的庄家能带动股民,积极推动股市发展。我们曾经列举李嘉诚、包玉刚联手收购九龙仓一案,便属世人耳熟能详的庄家范例。据此,另有一个比喻,庄家好像是球场上的球星。我们不妨把李嘉诚包玉刚想像为乔丹,那些手持九龙仓股票的股民,犹如公牛队队员,配合主动进攻积极,结果将九龙仓从英国怡和手中收回。李嘉诚包玉刚都有高额回报。股民获利丰厚,皆大欢喜。庄家的积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但由于获利是庄家的基本目的,在赚取时不免伤及中小投资者利益,产生负面影响。更为甚者危及市场发展,中小投资者心存畏惧,便骂其为鳄鱼。庄家摇身变成了凶残的鳄鱼,应当立一块牌子,警示“危险”!香港和东南亚国家,对居心叵测的庄家入市出市,媒介直言不讳地披露为“巨鳄入水”或“巨鳄出水”,以让股民安全撤离,看来很有必要。
1996年,中国股市谓之“庄家行情”年。庄家唱主角,演出了一幕幕戏剧!试举“郑州百文”一事为例。该股票上市仅15 个交易日, 即1996年5月9日,有712万股被一家公司收购, 收购数占“郑州百文”股份总额6.88%。“郑州百文”的国家股占15%,按股份排名这家公司仅次于国家股,成为“郑州百文”第二大股东。
我们曾在叙述“宝延事件”时提到,按国家证监会规定,任何法人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5%时, 就立即向该公司做出书面报告。这家可疑的公司持股超过5%却隐而不报,事态严重。
更严重的事态接踵而至,仅隔一日,又有768万股被独家收购, 占“郑州百文”总股本7.43%,超过第一天那家公司的持有数。令人吃惊的是这家排名跃居第二位的,已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个人。按国家证券会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持有一定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票。显然, 此举属严重违规。据此,国家证监会出面调查,发现收购方公司和个人竟同属一个资金背景。真相大白,事态才得以遏止。
这一年股市走向是庄家行情愈演愈烈,如果说,10月以前的股市尚合乎情理的话,那么,到10月第三周突然全面爆发,股价犹如断线风筝纷纷随风飘扬,这就令人费解了。吉林化工一周内上涨528%, 市盈率激升到99.91倍。东北电急起直追,股价升幅最大的一天由7.31 元飙升至14.99元,最高上摸17.01元。不问业绩问涨幅,市场内投机气焰已昭然若揭。这是深市行情。遥相呼应的沪市岂甘落后,以“申华”率先开局,广东三新公司宣布购进其流通股900万股,占总股本5.028%,及时举牌,时隔不久再度举牌;眼见有机可乘,庄家股民一哄而上,“申华”的股价由13元左右升达24.40元,升幅之大历时不满一月。 炒股硬像是猛火炒豆子,只见一锅爆豆噼里叭啦窜跳不已。举牌概念股更争先恐后,一月之内,延中由7.60元炒至12.48元;飞乐由6.30元炒至10.80元;爱使由7.50元炒至17.65元。
及至12月5日这一天,沪深股市成交量达350亿元,创中国股市历史之最。
再来看看指数,从4月1日至12月9日,上证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这在国际证券历史上是罕见的。1996年10 月以后,少数亏损企业的“垃圾股”也被炒到七八十元,甚至更高,股市上戏称“鸡犬升天”。
庄家炒股愈炒愈疯,不知要闹到什么地步。不得已,政府加快监管步伐和规范化建设速度。10月,股市出现失控迹象,政府措施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对渤海集团违反会计制度的行为课以50万元重罚是其先声,接着,向积弊已久的市场派驻督察员,而以10月31日发布的《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为分水岭,表示管理层准备动用必要的政策手段干预难以自抑的股票市场了。
12月,在中国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证券市场风险管理和教育的通知》之后,《人民日报》于16日这个周末断然发布了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实行涨跌停板以及信息公开制度等重大调控消息。
星期一开盘,两市骤然暴跌,十月以来积累的巨大风险,被强行地释放了出来。
门外是亚洲金融风暴
1997,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迭相发生。年初,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7月1日,香港回归。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 这每一件事都将浓重地载于史册。既有浓重的悲痛,亦有浓重的喜悦和兴奋。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情感旋流里;她在严峻地谛听,不错,风暴在敲打中国的门窗。横扫东南亚并蔓延至东亚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都悚听于它肆虐的怒号。
我们关心的是,中国股市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股市的敏感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的重大变动无不做出某种反应。这一点使它颇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凡有声浪传来,抵于浮雕九龙的长壁,便会有回音传出。股市类相仿佛,不同的是它回应声浪的同时,那九条龙也会吟啸有声,击浪腾跃,甚至破壁飞出……这便是股市的神彩和神奇。
让我们从头说起,1997年2月19日,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与世长辞。这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股市的陷落当属自然。20日,噩耗发布的当天,股市开盘即跌,几乎所有股票都跌到了跌幅限制线。这种情形,即因国家重要领导人去世而导致股市下跌,几乎成为国际惯例。如六十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突然遇刺身亡,引起了纽约股市的突然暴跌,局面难以收拾。但中国股市这次表现出例外。9点35分一过,大笔买单汹涌而出,将股价推向高点。 与此同时香港H股市场也呈稳定上扬势头。在随后数周内, 股市基本处于平稳运行状态。股市的平稳反映了中国政局和经济形势的稳定,折射于股市荧光屏上,从而成为祥和的信号,给人以坚定信心。
“九七概念”股,是谁的发明?仅仅是“九七”这个祥和的概念,就使一些股票身价倍增。7月的第一天, 香港结束百年沧桑回归祖国怀抱。
谁都知道,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与纽约、东京、伦敦齐名,几十年来,香港的国际金融业务已相当广泛,成为国际金融业务的自由岛。港岛回归后仍不失其自由。香港与内地将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实行“两种货币制度、两个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这并不妨碍香港对内地所起的重大作用。
中国内地大企业到海外上市的重点,多放在这个自由岛上,“九七回归”后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H 股和红筹股是内地企业在香港的上市股。这两类股听来耳熟,顺便解释一下。内地企业直接在港上市,称为H股。内地企业在港岛注册办理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 然后上市,这是红筹股。H股和红筹股不仅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改善香港上市公司结构和市场基础,有利于维护和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经济繁荣。
由此,中国股市形成了两个管理机构,三大证券市场协同发展的宏大格局;沪、深、港终于血肉相连,时值九七亚洲金融风暴骤起之际,三足鼎立,雄视险象重生的环太平洋区域。
当1997年——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金融巨鳄们选择泰国兴风作浪之初,四月,中国证监会就提前发出了市场风险的信号,开展“证券期货市场防范风险年”活动,由此,九七年又被命名为“防范风险年”。
先说这一年的开年以来,“香港回归概念”成为沪、深股市题材的热中之热,当属意料中事。百年回归,由心理衡量为百年一遇,机会难求。庄家和股民争先入市,5月开始纷纷扬鞭, 把稳健的慢牛打成快牛以至疯牛。据5月初统计,沪、深两市已分别创出1504.26点和6103.62点的历史新高,均超过上一年的顶点。
过犹不及。这种狂热上涨自然引起管理层的高度警觉。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发表不过半年,怎么股市就这样善于遗忘,这样缺乏理性呢?
管理层加大了调控的力度。5月一个月内,继开春以来40 亿债券发行,又宣布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原3%提高为5%,旋即推出1997年新股,发行额度为300亿元,这个数目加上九六年另外50 亿元新股发行额度,共为350亿元。这样一来,功效立显, 同时表明管理层由以往过多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加以调控,明显成熟。同月还出台了两个文件,针对性颇强,直接堵往造成股市风险的两个口子。这两个文件分别是《严禁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炒作股票的规定》及《关于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的通知》。为此特别配发了新华社短评和《金融时报》社论。短评指出,我国股市“法制还不够健全、监管也不够严密,特别需要正确引导”,并强调“世界上任何国家对股市的过度投机都是要抑制的”。
此时,亚洲金融风暴第一浪,已冲击“亚洲四小虎”之首的泰国,而首当其冲的股市和泰铢汇率在风雨中飘摇。东南亚一时风声鹤唳。
泰国经济崩溃引起了中国的高度警觉。5至6月,沪、深股市一级市场冻结认购资金1500亿,二级市场市值仍持续增长, 日成交量高达400亿元,几乎每只股票都被轮炒,连亏损股票也被炒上天。有的上市公司配合庄家发布不实消息,更严重的是,屡禁不绝,仍有银行出资介入炒作,情形似乎比九六年有过之而不及。过度投机行为犹如顺着一面斜坡下滑的战车,速度愈来愈快,颠簸跳荡而难以遏止。6月12日, 国务院证券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审计署、国家证监会等有关部门,决定对严重违规的一批银行和证券公司等共六家做出严肃处理。它们是深发展、沪工行、君安、海通、申银万国、广发等。惩处是严厉的。红灯亮出了警告,那些疯狂的赛车在投机的跑道上紧急刹车。由于车速太快,损失在所难免。
通过惩处措施,使大批违规资金纷纷离开股市。在减少虚拟需求的同时,又加强股票供给量,令供求关系发生质的变化,证券市场的泡沫成份随之也大为减少。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收获是,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理性投资意识,在中央严厉惩处的举措中惊悟过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此后,一家媒体做过一次全国股民心态问卷调查,证实了投资理念的日趋成熟。调查列出了技术分析,公司业绩,股评推荐,媒体消息,小道消息及自我判断等6项选股标准, 结果表明广大参与者最看重的还是公司经营业绩,将其列在前一二位的人数占81.4%。
防范风险之所以必需,当是有鉴于亚洲金融风暴的惨痛教训。1997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银行和IMF年会上正式推出的《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标志着国际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对信贷与市场等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新时期。
如今,亚洲金融风暴的高潮已经过去。不少国际政经界人士评价说,因这场世纪之末的风暴,以及日、韩等国的连续危机和货币贬值,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提前廿年凸显出来了。现在,正是人民币、港币和美元,三种货币加两国三地的稳固力量,支持着全球特别是亚洲的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世界各种力量均以错愕的目光,开始重新审视崛起着的中国……
股市钟声响彻未来
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对股份制的充分肯定,并将其写进党的重要决议里,这是十五大的历史性功绩。值得注意的是,在突破了所有制界线的同时,也突破了政府主导经济的这种经济运作形式。从企业角度来看,以往企业只能依靠政府来支持,未来的企业是依靠社会来支持。这种机制逐渐形成后,将使企业的透明度、企业的股份结构都有所增强或改变。经济领域的开放,是一个依次渐进的过程,所有制和股市认识方面的开放,给经济更高层次的开放奠定了基础。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的:“股票市场是中国人民学习市场经济的伟大学校”。在这个学校,我们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得到了许多启示。
第一,今天大众的投资意识已普遍觉醒,他们的理性投资观念也初步确立了起来。
理性投资即为中长线投资。这个道理,只要通过最简单的计算便可弄清。假如你一个月做三次交易,一年手续费有多少你知道吗?把费和税加起来每次是千分之七点五,而每次为双向便是百分之一点五,如果一年做三十六次,手续费是多少,说出来你会吓一跳,是50%。所以理性投资要着眼于中长期,在于价格与价值不要偏离太远。而做长期是指跨经济周期。
第二,随着股市发展,基金发放量明显加大,九八年上半年,新的上市基金已有5种。这标志着中国的证券投资逐渐向专业化的转换。
基金入市对股票市场是一个长期利好,由于基金投资规模一般都较大,长期投资将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当基金成为中国股市的主力军之后,不仅不受大户摆布,而且还可以左右股市动向,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股市的波动将日趋减小。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往往是和一大批介入其中的成熟的投资基金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股市除了投资基金,品种尚缺养老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品种齐全、比例加大,基金从封闭走向开放式结构,对股市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势必起到一种不容低估的作用。
第三,股份制企业民主化机制初步建立。上市公司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决策的长远性是建立在公开化基础上。公开化,主要指信息公开制度,是民主监督最好的、最有效的手段。由于股市牵涉面甚广,涉及到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影响深远……
本文撰稿行将结束时,恰逢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上海,克林顿参观了年轻的股票交易所,高兴地接受员工赠送的红马甲,并在交易所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从中国股市,克林顿总统显然已透见,在成功地抵御了那场著名风暴后,中国经济将迎来更令世界瞩目的繁荣和昌盛。
中国股市的钟声将响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