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功能、目标与核心价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功能、目标与核心价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功能、目标与核心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标论文,功能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3)05-0005-06

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出现和存在过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已经出现和存在过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较资本主义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比资本主义更进步、更科学、更优越。具体一点说,就是因为它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功能、目标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的一般(普遍)与个别(特殊)的统一。在此,拟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来谈谈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观问题。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一切社会一样,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时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产品转归全社会所有,并由社会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却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就必然要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认为,这个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1],是产生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的基本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担当者,但生产资料却被资本家所占有。这种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相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生产剩余价值,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它造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必然要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引起政治危机,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高涨。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空前激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矛盾,进一步发挥和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接近,已经不难实现,已经可以实现,已经刻不容缓”[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这一科学论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有了新的发展,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也就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首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结底是为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前提。其次,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部分调整,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暂时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只能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各种“民主化”措施以及所提供的福利设施和工人生活的改善,只能表明其对无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剥削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改变。最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必然使这两类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因此,它所做的各种挣扎,充其量只不过是延缓了其灭亡的时间,但不可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作出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100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

对于社会主义,我们过去是过多地从结构上来认识和把握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社会主义具有更进步、更科学、更优越的性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因为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更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更光明,社会主义制度更优越,具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功能。如果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来谈论社会主义,那就不能真正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说清楚。

我们常常说,社会主义具有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我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可能仅仅体现在结构上,更重要、更关键、更根本的是要体现在功能上。如果没有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仅仅有结构上的优越性,那这优越性就可能是空的。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其结构与功能应该是统一的,既不能完全离开功能来谈结构,也不能完全离开结构来谈功能。功能本来就是结构的功能,如果结构不具备或没有能够发挥其所应有的功能,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个结构肯定存在什么问题。过去,我们单纯地强调社会主义的结构,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主义的功能。事实上,结构往往并不直接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功能才是社会主义本质最直接的体现。而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功能而对社会主义的结构所做的调整。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从功能的角度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和揭示,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在1980年5月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4]1985年8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又说,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在1986年12月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作出了初步的回答。他指出:“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6]1990年12月,邓小平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此后,又经过一年多的思考,邓小平在1992年年初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含。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正式形成。

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来看,所谓社会主义的本质,最根本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功能,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时又反复地说:“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9]“……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10]“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1]所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国家拿的这一部分,也是为了人民,搞点国防,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科学,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1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同时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所以他还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13]。而这些,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

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两个字:发展。当然,这个发展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亦即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功能至少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再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最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科学发展。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所谓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也就是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本目标或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是密切联系和内在统一的。简单地说,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基本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和必要条件,基本目标的实现是基本功能充分发挥的必然结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围绕这一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富强——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目标。从结构上来说,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力、经济基础,毫无疑问地都居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就是经济方面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富强。我们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生产力问题:“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4]这是我们党关于生产力标准的最早表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又深刻认识到,要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前景,还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1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此,毛泽东又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6]不仅如此,他还把生产力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强调用100多年的时间,“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7]。邓小平这方面的论述就更多了。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18]“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9]“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使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然后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20]江泽民、胡锦涛也一再强调这一点。在此还应特别提及的是,党的十三大之前,我们大都是提“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三大以后,则一直都把富强作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首位要素。另外,根据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富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目标,是包含民富和国强这两个方面的,而且在民富这一方面,我们所一再强调的是共同富裕,因为这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2.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目标。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争取民主,建设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既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在政治方面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从社会主义理想诞生之时起,它就同民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把争取民主、建设民主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进程和奋斗目标。列宁更是强调民主对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21]。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22]我们党极为重视民主问题,一贯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我们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广大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我们实行共产党领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基层,我们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与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同时,我们还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有这些,表明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尽管我们的政治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是,它经过自我改革和发展,必将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的民主化提供充分的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

3.文明——社会主义在文化方面的目标。文明作为一个反映进步状态的科学概念,是与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密切相关的。马克思说过,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3]。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又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这里所说的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的文明,指的就是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主体性建设,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又提出,新中国的建立,不仅将迎来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而且将迎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大力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思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以后提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清楚地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是一直把文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的。

4.和谐——社会主义在社会方面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社会和谐则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本质属性。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社会基本矛盾虽然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另一方面,由于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核心的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也是形成社会和谐的内在根据。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同时也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进一步提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价值观则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体成员基于其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对该社会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中最为根本和核心的内容即为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的集中体现。”[24]我们所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别的什么核心价值观;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能够体现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主体成员)根本利益,反映中国人民价值诉求,对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科学发展的功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无疑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基本价值诉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功能、基本价值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成员——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的统一,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最为根本和核心的内容。它们之所以能够居于核心地位,成为核心内容,除了它们自身所具有的重要性之外,还有一个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内核——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根据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和最高的价值目标就是人类解放,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观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支柱。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的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以人为本与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本质性的内涵。这突出地表现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条重要原理上。一条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26]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另一条是: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7]。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消除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对立的前提下,在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首先是确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每一个群体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它同时也就明确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要求,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发展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生态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抑或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再次,以人为本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言以蔽之,也就是以人为本。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问题上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特别是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把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拥护和赞成,作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与不变的根本标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

正因为以人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执政理念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因而能够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内核,能够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聚在一起,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收稿日期]2013-01-2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功能、目标与核心价值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