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论文_鄢家慧

浅谈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论文_鄢家慧

(简阳市石桥中学,四川 成都 641400)

摘要:高中生物课堂应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效能,利用生物实验情景的生动性、过程的趣味性、探索结果的未知性,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生物学习的快乐,在探索验证过程中提升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浓厚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物实验;培养;高中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对解决环境、粮食、能源等世界性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高中生物涉及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知识,关联摸不着的全球性难题,教学内容抽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低。生物学本身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它要求我们通过观察、实践、实验等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所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归纳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剖析

(一)教学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新课改理念已经植入学科课堂,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已在教学策略中予以体现,但高中生物教师仍普遍使用传统方式教学,填鸭式、讲述式教学充斥课堂,把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主要精力花在了实验、理论的结论讲解上,较少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较少让学生亲自在实验中去探索、认知,从而使得学生想要掌握生物理论知识大多靠死记硬背,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消化。久而久之,学生把生命学科当历史、地理一样学,枯燥记忆代替主动探索,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原本有趣的生物实验课堂都只是老师在唱独角戏了。

(二)教学手段上重讲授轻探索。

调研发现,基本上每个高中学校的生物老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用的都是讲授教学法,快速、直接的罗列生物学理论,唯一的教学手段就是嘴,学生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忠实的录音机、复读机的角色,机械记录教师讲述的内容,靠海量的练习逐渐消化知识。因此,面对老师们古老原始、极端低效的教学手段,面对只有结论讲授没有求知探索的教学方式,学生苦不堪言,慢慢地对原本充满好奇的生物世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所以,老师教学方法的固步自封,教学手段的落后单一,缺乏大胆的进取和主动的改进,这是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设计上重知识轻联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掌握生命规律的科学,其认知是通过自身的体验逐步认识并积累起来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可是,我们的教师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还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因循守旧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局限于书本,围绕着课堂展开,而对于联系生活实际这一块却应用得较少,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严重限制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常识的学习,如泡菜制作、胡萝卜素的提取等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效果特别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组织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物实验的促进作用呈现

(一)以实验引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几乎每一章节都涉及实验,而且很多知识点都是初中生物没有涉猎过的,要是能把实验融入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效能,让实验成为知识呈现的载体,通过直观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突破知识难点、把握知识重点。例如在教学“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酶和对照试验,对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以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习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原因在于一些重要概念如对照试验、单因子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非常枯燥、难于理解,而如果教师能以实验引领教学活动,能将重点难点放到实验中来突破,效果会更好。这个实验操作难度不大,结果明显,学生兴趣浓厚,而上面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就是实验原理的体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从亲自操作和直观数据中领会以上概念的内涵,就变得浅显易懂,从而大幅够提高课堂效果。实验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不仅于此,如果真正把实验融入到教学,并引领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对改善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

(二)以改革提升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一是积创设实验教学良好氛围。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有细心和耐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注重情感投入,尽力创设实验教学良好和谐学习气氛,让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积极的状态,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顺利发挥。二是努力改进实验教学关键环节。对于生物实验教学,还应从增强实验可视性,强化实验探究过程,扩大实验自主性,更好地激发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操作动手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深化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三)以实用优化教学,固化学习兴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物学现象、生物知识的应用随处可见,把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与教学实际机密联系应用到生物实验中,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大大激发学生浓厚对生物学科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例如在进行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时,老师只需要讲解必要的实验注意事项,其他内容均应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的假设和预想均由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观察来作出,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就更加信服,并且发现生物界奥秘产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帮助学生对生物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就会身边的事物多留一份心,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会更着迷。

(四)以合作拓展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自愿性为原则,创建学科实验小组。精心制定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实验内容,落实安排实验兴趣小组活动,确保实验小组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是解决课内时间有限的问题。例如果酒酿造实验,无论从课程学习上、能力培养上都非常有益,但受实验条件所限、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堂上一般不做这个实验。我们要求实验小组课外开展这项实验,利用本地葡萄资源优势,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较好地掌握了传统发酵技术。二是拓展了生物学习的视野。我们的活动不再局限于教材内的实验,而是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最新生物学发展动向,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杂交水稻、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进展、转基因技术等,通过小组活动进行交流,丰富了生物学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更多的同学由此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习兴趣[J].新课程 (教研) ,2010 (12).

[2]王建成.引导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 (01).

[3]符碧,王海艳,蔡兴伟,吴丽敏.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分析——以海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二年级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 (01).

作者简介:鄢家慧(1975.12-),女,四川省简阳市人,简阳市石桥中学生物一级教师,本科,简阳市石桥中学,高中生物教学。

论文作者:鄢家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浅谈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论文_鄢家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