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淀区论文,北京市论文,为例论文,队伍建设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社区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居民群体在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汇集在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实在社区。①知识经济时代,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因此,构建和谐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建立和健全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时代的进步,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对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社区工作者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针对目前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试图通过对海淀区T街道的分析,为加强我国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社区工作者的界定
社区工作者是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实际工作中的社区工作者指哪些人员并不确定,称谓也五花八门,有的称“社会工作者”,有的称“社区工作者”、“社区专职人员”等等。有学者认为:“社区工作者是以社区及居民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或“以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的社会工作人员”。②这种定义容易和社会工作者的概念混淆。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界定,广义的概念是指从事社区建设和服务的专职和兼职人员;狭义概念专指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③本文所提及的社区工作者指狭义的社区工作者,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所有的成员,即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书记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党务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委员。
二、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分析
1999年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社区为主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步伐加快,海淀区T街道按照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文件精神,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整体而言,社区工作者队伍仍不能很好地适应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
(一)队伍结构有所改观,但需进一步优化
据调查,T街道绝大多数社区工作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有16年以上工龄的占总人数的92.3%,如图1所示。社区工作者的学历较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9%;从性别结构上来看,女性在社区工作者人数中占75%,男性仅占25%。性别比例失调,这将影响到社区某些工作的开展,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管理、某些社区纠纷的解决等。从年龄结构来看,据调查,在T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在0-30岁之间的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31-40岁之间的有34人,占总数的21.8%;41-50岁之间的有58人,占总数的37.2%;51岁以上的有48人,占总数的30.8%,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不合理,40岁以上的人居多,超过总人数的2/3,没有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年龄偏大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思想比较保守,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掌握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较慢等。
图1 社区工作者工龄情况
(二)工作能力有所提高,但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根据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社区工作者知识丰富,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都很强,整体素质较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居委会的整体面貌,为社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的现代化,在工作效率提高了的同时,却培养了社区工作者的惰性,使他们不再像从前居委会的成员那样经常去社区中的各家各户了解情况,而更多的是在办公室看书、看报,缺乏“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的奉献精神。他们对一些涉及社会稳定的苗头问题,不能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及早发现,更谈不上及时控制。部分社区工作者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工作出现了机关化的倾向,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度大为降低,这一方面不利于防控危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和群众沟通感情。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关系的远近决定了你的办事能力,不了解群众的疾苦,不利于感情的培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如各社区低保户的确定、经济适用房的审批等关系到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果不了解情况,在解决问题时就容易出现矛盾,出现不公平,同时也会影响居委会的威信。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指出,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需具备三个条件:信任、规范和网络。一个缺乏信任的社区,即是一个缺乏社会资本的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缺乏信任,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和谐社区的构建。
(三)专业知识有所提高,但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低
据调查,在T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公开招考人员占总人数的45.5%,如图2所示。目前他们已全部取得了执业资格证书。在社区工作者中,有94.9%的人参加过街道办事处针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社区党的建设、社区建设理论、时事政治等。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传统居委会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真正是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人才仍显紧缺。
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热潮的兴起,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发展与建设的急需人才。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中,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却相对短缺。社区工作不是只靠“热心”和“爱心”就可以做好的,它必须依靠专业的技术方法和价值观。在欧美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社会工作不仅是一门专业、一个学科,而且还是一项职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人数是67万人,其中约1/3-1/2拥有社会工作学士或硕士学位。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社会工作教育之后,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一直没有能够解决。目前从事实际社区工作的人绝大部分不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背景。社区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差,将成为深入开展社区工作的瓶颈。
图2 社区工作者主要来源情况
(四)自我效能感较强,但自我身份认同较弱
社区工作者的自我效能感较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④据调查,社区工作者自认为很胜任和较胜任社区工作的占总人数的90%以上。但社区工作者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对社区工作的专业工作方法、专业价值观、专业角色、专业伦理并没有清醒的认识。社区工作者对自身身份认同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工作方法简单落后,还没有突破以前传统单调的行政管理方法,这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的社区居民很反感。而社区工作者是由街道聘用的,工资由街道发放,所以造成社区工作者只是奉行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居民的感受无暇理会,这势必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对社会工作者的认同感。归属感是社区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和谐社区创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而居民对社会工作者认同感的缺失,一方面使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难度加大,使他们很难把居民凝聚起来,使居民自主、自觉的参与社区建设;另一方面较低的社会认同感决定了较低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社区工作被认为是一个低层次的工作,在人们眼里,社区工作是一些婆婆、婶婶或退休人员的事情。
(五)工作的主动性较强,但工作的满意度较弱
从调查数据可知,社区工作者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很强的占23.1%,比较强的占61.5%。由此可见,队伍的工作积极主动性较强,热情很高。但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不高,有近1/2的社区工作者对目前的工作评价在一般以下,如表2所示。对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工资低、福利差、工作负担重、职业身份没有清楚的界定等。
表2 社区工作者对目前工作现状的评价
工作评价
人数 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无回答
6
3.83.8
很满意 12
7.7
11.5
比较满意66 42.3
53.8
一般50 32.1
85.9
不太满意17 10.9
96.8
很不满意 5
3.2 100
总计
156 100
目前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虽然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公开招考人员的工资只有600多元。近年来,北京市的平均工资涨了一倍,而相比之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的涨幅较低。此外,工作负担较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居委会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具体工作。社区工作者除了要完成党委、政府、主管机构分配的工作任务外,不少部门提出“进社区”的口号,然而这些单位进社区往往只是单位牌子、人员照片、工作任务进了社区,而工作人员和所需经费并未完全落实,从而使这些业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压在了社区工作者身上。再次,目前在我国的职业类别体系中,还没有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较为规范、统一的规定和划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定位模糊,既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制,对于年假、婚丧嫁娶的时间等没有具体的规定,在一些政治、经济待遇上很难与其他相关职业相比,这使得他们在工作时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也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许多社区工作者特别是公开招考人员想离开这个工作岗位,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人才,这无疑会给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损失。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建章立制,解决人才培养、设置及社会地位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服务,它因而被纳入到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构件。现实中对社区工作者管理的部门归属还存在着分歧,严重影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发展,应明确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实施对社区工作者的有效管理。尽快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对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职能职责、自治功能、成员身份和待遇等作进一步明确。应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社区工作者上岗标准,形成社区工作的行业自律,为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培养提供标准。
1.建章立制,优化社区管理组织结构
构建社区工作者制度体系,从制度上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范围、聘用、管理以及待遇问题,为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建章立制,主要是通过社区工作者队伍定编、备案、明规和考核,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的招聘、录用、待遇、权利义务、工作标准范围和奖惩等,使社区工作者管理有制度可依,有办法可循,克服以往日常管理中凭社区管理者的自觉性和靠社区领导的“家长”式管理办法,变人治为制治,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2.处理好社工专业教育制度、社工岗位设置制度、社工职业资格制度三者的关系
在这三项制度中,社工教育制度是基础,社工岗位设置制度是重点和难点,社工职业资格制度是关键。社工专业教育制度是指在大学里设有社工专业的学校为社工岗位提供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大学设置了社工专业,每年毕业生近万人;社工岗位设置制度是指由需要社工的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制定的制度,该制度规定了在社工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机构中只有专业社工才能从事的岗位,在民政领域目前已开始进行岗位调查;社工职业资格制度是对从事社会工作或对即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的制度,即通过考试等方式授予其社工职业资格证书,证明其具有应聘职业社工岗位的资格。必须将社工岗位设置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统一起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制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有机衔接。
(二)微观层面:完善内部机制,加强教育培训,重视人才引进,增强服务绩效
1.健全社区运行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成长的制度环境
(1)完善民主监督、评议机制
建立社务公开机制。向全体社区居民公开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开社区制定的规范制度和居民公约;公开上级下达的各项行政任务;公开低保居民及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等;公开社区居委会的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以及居民会议的重大决策;公开居委会为居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等;组织有关部门和居民代表对社区居委会的账目逐一进行清理,及时公开社区财务收支情况等。
(2)建立和完善多层评议机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由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的机制。社区工作者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汇报工作,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其工作进行评价,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其次,建立和完善社区对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的民主评议机制。由社区居委会成员及社区居民对街道与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工作状况进行评议,将他们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单位及个人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再次,建立和完善街道及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的考核评议机制。主要考核与评议社区完成与落实市、区、街道布置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
(3)完善和落实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绩效,激励社区工作者的行为使其工作成果朝既定目标前进,吸引、留住需要的人才,同时对社区实现组织目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教育培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成长环境
(1)综合素质的培育
根据社区工作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社区工作者的素质现状,目前应对社区工作者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专业水平。针对社区工作者的不同的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群体和社区将要面临的问题,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短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据调查,社区工作者喜欢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参观访问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研讨法、网络学习法等。
(2)环境上的和谐建构
首先,街道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据调查,领导不赞赏下属或听不进下属意见而引发的“走人率”高达69.5%。社区工作很辛苦,而待遇相对又较低,这就需要街道的领导办事公正、以诚待人、以情感人,要有宽阔的胸襟,遇事多换位思考,对社区工作者多些理解与宽容。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加强修养,率先垂范,努力形成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生动局面。
其次,建立和完善交流沟通的路径。社区工作者服务的对象形形色色,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不讲理的人和不愉快的事,在他们受到委曲和思想产生波动时,需要街道领导者及时的疏导和排解。我们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社区工作者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送上一份真情和关怀。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他们最看重的是一个“情”,一句鼓励和表扬就足够诠释他们的苦和累,就足以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就能激励他们全身心地为社区服务。
再次,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街道要继续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投入,充分把握城市化推进、旧城改造力度加大的契机,采用新建、改建、置换等办法,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办公条件,有条件时建设局域网,搭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的平台,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他们运用数字化、网络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社区事务申报准入制度,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区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着力构建宽松的工作氛围。
3.建立社区与高校的联系,加强人才引进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除了进一步加强现有人员的素质、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外,还应注意挖掘人才资源,加强引进,特别应注意吸收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丰富人才结构。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总的说来,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的历史都很短,大多数院校只是近两三年才兴办这一专业的。正是由于它是一个新兴专业,所以各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实际上还处于探索之中。目前还未能把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培养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及实践的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应积极地推进社区与高校的联系,这既是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的幸事,同时也会给社区工作者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注释:
①李晶晶,廖芳.地方政府“三大体系”演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杭生先生访谈[J].新资本,2007(1):23.
②于雷,史铁尔.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65.
③刘霞.关于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99.
④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与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1):39.
标签:社区工作者论文; 社工论文; 社会工作专业论文; 社区工作人员论文; 社工考试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