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莘田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在新课标推广以来,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目前,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本文就通过对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广大农村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
小学教育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在今后的学习提供基础。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小学进行德育教育时候,出现管理不到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不到保障,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1.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在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与大城市地区教师相比,在福利待遇方面存在较大的悬殊,一些高等院校毕业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使得农村小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农村小学老师要想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就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师职称评定、岗位升职,而在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中,德育教育工作则不被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的范围,这就会造成老师在德育教育上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德育方面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不被重视。
1.2教材内容滞后,时代性不强
在农村小学德育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使用的教材版本内容来看,其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与当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教材中一些滞后的内容,使得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德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外,德育课程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也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工作量不断的加大,使得老师对于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是采用其它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到农村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1.3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不恰
目前,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缺乏家庭的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使得与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做好很好的衔接。农村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许多小学生父母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家庭教育交给了爷爷、奶奶,而农村的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孩子的品行教育不科学,以至于小学生养成了刁蛮、横行霸道的性格特点,使得老师在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时候,由于孩子个性的差异很难进行有效的教育。另外,随着各种原因造成的“单亲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家庭教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过度溺爱,比如孩子跟随单亲妈妈,加长总觉得亏欠于孩子,就会比普通家庭更加的溺爱孩子,孩子提出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力满足,这对于孩子的完整性格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另一种是一位斥责对方,由于父母感情不和造成的单亲家庭,在给孩子的教育中,常常会斥责另一方,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认识观,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没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在农村小学,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没有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得在老师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紧紧停留在了课堂教学,然而在课堂上,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一些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完善,影响到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宣传。另外,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学,老师还可以结合农村的学校周围的自然的环境,比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这些资源都可以作为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爱心,这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使得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学生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够。
2.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2.1调动老师教学的积极性,完善教师职称评价体系
在农村地区,小学老师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针对于这一现状,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应该适当的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老师的工资水平,比如可以通过老师的教学质量与绩效工资挂钩来提高,并建立和完善老师职称评定体系。比如,在老师进行职称评定范围内,可以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内部教师工作质量的评定准则,建立“学校优秀教师”、“最美德育教师”等称号评定,在评定的时候,可以将德育教学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并调动学生来对于老师的教学进行评定,对于老师荣誉称号的评定,可以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老师工作的荣誉感、成就感。
2.2针对于德育课程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
在现阶段,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老师要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对于教材中比较落后的内容,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删除;对于一些单元模块的顺序,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可以添加一些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内容。比如,在当前信息网络已经得到了普及,可以针对于网络礼仪进行教学,将网络使用的规范以及每天上网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还可以借助“中国梦”,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对于小学生爱国思想进行培育和引导。另外,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老师还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过年压岁钱的使用、传统节日的由来等进行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2.3做好与家庭德育工作的衔接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教学,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对于家长对孩子家庭德育教育的理念进行引导,不能以改善经济状况为理由,放弃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另外,家长也应该积极的进行自身的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在家庭中,家长的品德好坏,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6到12岁,正是爱模仿的年龄阶段,家长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的品德形成。对于学校中单亲家庭的学生,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候,可以到学生家中进行走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比如平静的告诉孩子父母离异的原因,让孩子正确对待家庭环境;多给孩子安全感,不随意的在孩子身上发泄心情;要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避免过度溺爱造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学校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及时的和家长进行联系,可以通过校讯通、QQ群、微信群等交流方法,定期的向学生家长推送一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和内容,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2.4完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有利的教学资源
在信息时代,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应该充分结合时代特点,对于教学设备应该不断的完善,比如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进行德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搜索利用来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多进行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比如给学生留一道“第一次给奶奶洗脚的感受”等德育作业。
3.结束语
综合所述,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教材、学生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于农村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希望可以给农村小学德育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绍庆. 试论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广西教育a:小教版, 2012(9):8.
[2]蔡柯莹, 曾文碧.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9):155.
[3]毛建军. 农村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方法措施——以甘南地区德育工作为例[J]. 新课程·中旬, 2016(10):230.
论文作者:明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德育论文; 小学论文; 老师论文; 农村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孩子论文; 小学生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