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运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多,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只能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从而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使得智能化必定成为变电站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继电保护技术是智能变电站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处理好机电保护相关问题,才能促使智能变电设备取得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保护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继电保护系统能够有效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也是避免电力系统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看出继电保护系统能够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保障作用。智能变电站的出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修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智能变电展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智能站继电保护存在缺陷进行探索研究极有必要,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1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智能变电站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智能变电站体系结构,其中包括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构成,也就是三层两网结构。(2)智能一次设备,作为智能电网的基本单元,可以更加鲜明的区分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之间的差异,高压设备智能化同时也是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智能设备运行情况的自动化监控,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予以调控,实现电网设备自动化发展。(3)智能设备和顺序控制,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区域监控中心管理要求,实现智能化高压设备顺序控制,通过调度中心以及后台指令校对,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同时,如果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设备急停的功能。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
2.1智能化水平不足
智能变电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是,当前国内的相关部门对智能变电站的认识度不足,导致国内的智能变电站大多都是将传统模式的变电站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扩建,并投入使用,这样的建设观念使得国内的智能变电站还没有真正实现“智能”的定义。目前国内的智能变电站对设备数量的要求比较高,对资源的消耗量相对较大,这样的客观条件严重导致变电站智能化水平不足的问题。
2.2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
现在的变电站中存在大量的耗能设备,设备当中又存在很多接口终端。这些设备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同一间隔的SV设备采样和GOOSE设备之间的接口连线都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这就增加一定量的设备终端接口,也给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2.3外部环境因素对电磁设备的干扰强度较大
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很多零件都是电子式互感器,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电磁设备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受外部环境的干扰比较大,电磁设备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就会使得其出现一定程度的工作误差,从而无法提供可靠的数据。外部环境对电磁设备的干扰会使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速度降低,还会增加很多无法预计的因素。
3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优化
3.1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
继电保护的信息处理平台主要是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以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智能电网中,整个继电保护系统数据的更新频率较快,所以需要更强大的信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就当前的继电保护信息平台的建设情况来看,继电保护信息平台的搭建还不成熟,运行也不能达到完整的状态,所以应当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及时对继电保护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新和完善,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持,从而为智能电网的健康运行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
3.2根据“就近原则”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安装
在对智能变电站安装继电保护相关设备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就近原则”在保护设备的附近安装继电保护设备,这样的安装模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一旦变电站出现了事故,继电保护设备能及时对其作出反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继电保护设备对事故作出反应的时间,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事故对智能变电站带来的风险因素。目前,新型的一体化微机线路模式在大多数的智能变电站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继电保护设备与变电器的保护措施同时工作,以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作为依据,合理配置相关的线路,这样的安装模式能使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从而避免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发生风险。另外,在为智能变电站安装新型的保护设备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模式是电缆采集数据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反应的时间,按照设备之间的使用关系对设备进行科学性的划分,能使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其安全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3做好报文分析仪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在通信系统当中,报文分析仪主要作用是用来对相关的网络报文进行有效的传输,如果智能变电站内设备发生了故障,便可利用过报文分析仪来对其进行检测和查询工作,同时还可以用于第三方报文记录以及监视。另外,报文分析仪还可以完成对系统网络数据和运行状态的有效监视。所以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报文分析仪的记录时间与期限的观察,从而更好地保证报文仪所记录的容量可以提供一周内所需的报文资料,同时还需要分析报文的功能,进而实现对站内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3.4规范设备的接口设置
目前,我国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所购进的电气设备大多来自国外,基本上是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尽管从国外购进的电气设备其具有非常高的先进性,但是这些设备的设计理念都是按照本国家的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为原则的,其接口的位置以及形状也是按照本国的机器设备设计的,与我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具有很多的不同之处。这样的客观条件使得相关人员在购进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依此为依据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适当减少电气设备的数量,从而实现对接口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智能变电站的设备数量以及对接口进行优化后,不仅能减少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操作步骤,使其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还能使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变电站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所以一定要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有效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存在的不足是在智能变电站应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对继电保护各方面进行改变,加入光纤通信技术,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得到又一次革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智能变电站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实践经验不足,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需要人们去探索,以逐步完善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唐翼,张晓莉,艾淑云.智能变电站数字采样异常对继电保护的影响验证[J].智能电网,2016,06:623-625.
[2]阳穗.试论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7:27-28.
[3]林捷.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些优化策略研究[J].通讯世界,2017,(11):143-144.
[4]胡詝峰.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00.
[5]莫峻.基于智能过程总线技术的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鲁南,顾海宝,程晓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报文论文; 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