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论文

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论文

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潘燕

(昆明学院图书馆,云南 昆明)

摘 要: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中不可缺部分,在国家城市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职能作用。同时也指出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社区;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有着一定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为特征的文献休息集散场所,是一个多样化、数字化、和包容性的空间,具有微小、灵活、便捷、高效的特点。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社区图书馆向广大社区居民开展社区教育、传递实用信息、为社区居民学习知识、文化交流获取各类知识等服务。有助于培养社区居民阅读和学习习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质量(段钊等,2016),为我国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国际竞争力逐渐地转为人才的竞争。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起至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宁市宾阳县旅游资源丰富,例如思陇镇的昆仑关旅游景区、古辣镇白鹤观、昆仑关古战场、宾阳龙岩山、回风塔、思恩府、科试院、宾阳炮龙老庙、情人谷风景区、宾阳八仙岩、宾阳传统工艺陈列馆、宾阳金坑峡,宾阳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古辣镇大陆村的旅游景点有着极大的屏蔽作用,减少了游客的关注度。

一 现代社区图书馆功能

(一) 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被比喻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担负着广泛的社会教育的重任。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是社区居民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践行全民阅读,打造学习性社区最为理想的场所。对社区读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心理、知识结构等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情、意、形诸多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比较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相对于原吸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明确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各自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本研究对三种方法针对同一批稻谷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学上的初步分析,计算了三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程度与相关性水平,探讨了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与使用范围,以期对粮食收储先检后收工作提供帮助。

(二) 文献信息的传播职能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起步比较晚,在图书馆的建设上是从无至有、从小至大,从传统至现代,并没有成功的典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模式单一。

(三) 社区居民文化交流中心的职能

社区图书馆灵活、便捷特点,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和文化普及。除了保持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还可以向社区居民提供文化及娱乐活动,如社区读书活动、报告会、科普知识讲座、专题讨论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知识交流的多样化社区公共空间,突显了社区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体验的价值,即“家门口的图书馆”(刘兹恒和薛旻,2002),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

二 当今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

现代社会就是信息社会,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是社区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社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补充,它担负着对数据的搜集、整理、传播的任务,通过构建大量的资源为居民传播各种信息。此外,社区图书馆还应该是社区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传承者,社区图书馆可以将社区重要的历史事件记录保存下来,反映出社区的发展与变迁,呈现社区发展的历史;通过收集本土民俗、风土人情、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重要的人物传记,使之成为社区居民进行交流的共同体,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形成独有的特色文化服务。

(一) 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部门不仅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也是决策者。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备标配,制定出相关的政策,让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做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把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纳入至政府的惠民工程中,保障居民享受至优质的文化服务,让老百姓充分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政府部门还应积极推进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优化社区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拟定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主体力量,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发挥本身具有的权威性,调动一切力量来鼓励和赞助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把这项利国利民工程搞好。

把战略管理机制始终贯穿至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并成为图书馆理工作的核心。在馆藏政策、资源投入、服务模式等方面实行战略管理明确发展目标,提高发展高度,保障着社区图书馆稳定、持续、科学的向前发展。它应包含发展的目标、应尽的职责、可测量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保障机制等等。

(二) 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体制

图书馆的工作是一个信息采集、分析、加工的过程。这个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知识素质及职业素质。但目前我们社区图书馆管理上,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多以兼职人员担任平时的管理工作,存在着服务人手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知识素质和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素养,工作责任心不强。只能局限于简单的传统的借还服务,服务模式单一,缺乏对文献信息开发和利用,对于图书馆深层次的服务根本开展不了。这种状况制社区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影响社区图书馆功能发挥。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社区图书馆职能作用的发挥往往取决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怎样才能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呢?首先是提高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待遇,吸引广大的、高素质的、有为的青年投身至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解决好生活的后顾之优。爱岗、敬业充满职业自豪感,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补充新鲜血液。第二就是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现代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使之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对培训之后仍然不合格者,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将其调离至相适应的岗位。第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不断地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业务知识、现代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四对于服务人手不足问题可吸纳优秀的人士至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中来,并且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培训,便于开展好各种形式的读者服务。这一低投入、高产出的举措作为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三) 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

经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上缺少统一的规划,许多社区图书馆在建设上没有整体规划,有的只是响应上级政策。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造成社区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经济水平发展好的地区优于发展滞后地区。在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上存在着官本位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这种粗放式的管理,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降低了社区图书馆的使用率,影响着社区图书馆功能的发挥,牵制着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向前发展。

三 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构建

(一)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和制约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把社区图书馆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型图书馆是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支持的。我国社区图书馆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社区图书馆正常运行经费的落实。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图书更新缓慢、信息量小、藏书质量差、现代化设备缺乏。

(二) 努力提高社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含石墨大理岩的电阻率平均值为125Ω·m,其他岩石电阻率平均值为168.1~573.9Ω·m左右,可见含石墨矿岩石电阻率远低于围岩电阻率,呈明显的低租高极化特征。

(三) 实行战略管理机制

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建设往往是一次性投资,几乎没有后期的投资,重建设轻服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在建立好系统模型后,本文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校验,以验证模型可靠适用。将第20个实验日的回跳电压和温度值输入模型中,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知,该电池的SOC值为0.609 3。查询当日实验数据得SOC值为0.607 1,与0.609 3相差仅为0.002 2。

(四) 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馆际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新时期社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拥有相对健全的信息数据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协调采购、规范加工进行馆际互借等。从而达至数据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及文献资源的共享。在实施资源共享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a、法规原则:制定有一定约束效应的法规,达至文献资源的共享。突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b、历史性原则:考虑各社区的历史特点,使之尽其所长。c、协作性原则:就是各协作单位要严格按照实施条例去执行,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d、经济性原则:就是无偿共建,有偿使用。e、标准化原则:各成员馆之间要严格执行文献工作的标准化。

四 重社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社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现代技术在社区图书馆的应用,现代技术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存储技术、文献复印技术、文献保护技术、监测技术、自动化传递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让图书馆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推动着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①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对其使用SDSCA进行调查。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由Toobert等[6]修订,我国万巧琴等[7]对其进行翻译,测得SDSCA总体Cron-bach's α为0.62,重测信度0.83。翻译后量表由11个条目组成,分别反映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等6个方面内容,其中10个条目为正向题,1个条目为反向题,每个条目按0~7分8级计分,总分0~77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五 结语

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从无至有、从小至大的进程,整个经历都是比较年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的追求外,更多的是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得至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有识之士共识。怎么建、如何建?已经成为社区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除了参照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外,更应该结合实际国情,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 金明生.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资源共建共享综述[J].情报科学,2003(12):1256-1258.

[2] 王丽鋆.全民阅读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研究[J].学园,2015(36):105-107.

[3] 李孝忠,张建国.社区图书馆功能新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7):783-784.

[4] 刘兹恒,薛旻. 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32-35.

[5] 段钊,庹唯译,孔媛. 社区图书馆用户体验模型与服务优化[J].情报科学,2016(8):62-68.

[6] 柯平,邹金汇. 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1):4-17.

本文引用格式: 潘燕.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发展[J]. 教育现代化,2019,6(41):254-25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41.106

作者简介: 潘燕,女,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标签:;  ;  ;  

新时期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