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及发展探索论文_王帆

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及发展探索论文_王帆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北京 100020

摘要:配电网作为用户供电的重要环节,对整个电力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电荷分布变化规律以及配电网运行方式数据库对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合理调度,其安全运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及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自动化;发展

引言

调度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网发展与应用的主要趋势,该技术在使用期间,不仅能保障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方式,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现代要求,从而实现了较高的送电质量。所以说,在配电网中的利用调度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良好的环境优化形式,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电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的意义

通过优化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能够提高配电网络的可靠性以及供电能力,帮助其降低配电网的损耗。另外也可节约基础建设所耗费的投资,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第一,优化智能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是电力企业发展战略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第二,科学优化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是最佳的系统投资效益提升途径;第三,科学优化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可以帮助系统提升运行效率,方便系统的管理;第四,智能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因此,也属于配电自动化最关键的内容;第五,智能配电自动化规划与实施的基础在于科学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第六,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能够降低系统损耗,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益,实现电网的良性发展。

二、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的方法

1、方案权重判断法

方案权重判断法的运用,主要是按照树叶属性来建立并合理控制7个方案判断矩阵,实际上就是将数据标量化。在方案属性的决策表中,数据面临的问题:第一,定性的数据,须通过标量化的手段将其转化成为规范化数据;第二,虽然已经将表中的定量属性量化,但是因为数量级和量纲不统一,所以也不能进行比较,须进行规范化的处理才可以实现。定量判断这一部分综合属性数据,须要让其实现标量化。利用AHP相对标量法,形成7个方案的权重判断矩阵,每一个矩阵对应某一个指标的方案权重判断矩阵,如矩阵A1所表示的是与配电变压器之间负载率不平衡度指标相关联的方案权重判断矩阵,这样就可以优化智能配电网。

2、权重判断矩阵法

利用权重判断矩阵法,可以围绕层次结构图将整个AHP计算过程展开,其最终的目标在于各个方案对于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评分,被称之为综合权重,而综合权重的大小又代表了方案本身的优劣性。在综合权重求解之前,须对层次结构中的局部权重加以求解。局部权重包含:第一,各个方案就其属性而言的相对优越性被称之为方案权重,要求得到A、B、C方案权重,然后再分别计算下一级自属性的属性权重和方案权重;第二,在同一层次的属性中,对于上一层属性的相对重要性称之为属性权重,如要求各个方案的总目标G综合权重,那么就要求得G的子属性A、B、C方案权重以及对应G的属性权重。利用该方式,就可以获取关于最底层树叶属性的方案权重,然后一层一层向上,就能计算出方案的综合权重,进而作为综合凭据对方案的配电网进行评分。

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属于群体遗传机理和自然选择的搜索算法,模拟自然遗传和自然选择中的杂交、反之以及突变现象。所以,其3个基本的遗传算子为:选择、交叉与变异。选择与交叉完成了遗传算法的大部分搜索功能,变异则是增加遗传算法,帮助其找到最优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配电网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及发展

1、配电网运行评估技术

不同时期的电力调度计划都可能对配网实际运行情况带来影响,因为智能调度需求的差异,电网信息化、互动化以及自动化标准也各不相同。所以实施智能调度,其重心在于准确的对电网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一般需要结合电网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等关键性指标,但其中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应当着重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再配合运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运行的状态参数,形成属性、目标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协同,通过量化,建立指标评估模型。因为配电调度各阶段的作用不同,所以需要配备评估指标体系,再配合上评估方法,才能满足评估的整体要求。

2、配电网络、电源及其负荷互动协调技术

对配电网络进行重构以及实现无功电压的科学控制,必须要变更电气通路,保障潮流调度。由于电网运行基本特性的不同,同时分布式发电并网的运行,配电网自身便能够变为拥有多源的供电网(基于多种功能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所以,通过分布式发电和配电网之间的互补,就能够将潮流调度空间进一步增大,同时,因为个别储存装置、不可控以及间歇性电源的存在,让配电网能量平衡发生变更。过去的负荷用户直接能够参与配电网调节,借助于能效电厂等满足终端来促进用能效率的增加,同时利用微电网控制,即能够满足智能电网的功能要求。综上所述,就需要对配电网络、分布式发电以及相应的负荷特点加以考虑,这样才能够实现配电网络、电源以及负荷之间的相互优化协调处理,从而对配电资源加以整合,满足智能调度的具体需求。

3、面向过程的信息集成与自动建模技术

配电网智能调度的保障性技术,要确保平台内部数据信息实现有效交互,就应该对空间信息、音视频数据、预测数据、实际数据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将其分布在地理信息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等系统内,并放置于各个安全分区。对数据时间尺度而言,必须包含智能调度的各个时段以及充分结合离散型、连续性和非时变量。为保障配网调度的有序开展,应当尽快地整合各个系统与不同时期的数据信息,再配合上模型的使用,确定能够形成全网中都能够运行的信息模型,这才是开展智能调度的前提条件。因为智能配电网改造规模相对较大,改造的频率较高,同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更新,所以,需要开展的日常运行维护较大。基于面向过程的信息集成,智能调度实用化的基础就在于建立自动完成配电网模型。

4、多阶段一体化的调度决策技术

因为智能配电网调度往往会跨越较大的时间段,所以,在跨年或者是年度计划时,为保障峰值供电,必须对配电变压器以及网络容量予以更加科学的设计。由于配电网电力负荷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负荷性质以及社会生产等多个方面,所以,实际的负荷值与设计值之间存在差异,再加上高峰负荷的补偿是持续性的,就很容易出现容量浪费现象。进行计划检修或实时调度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网络接线模式的影响而让电力调度不能够实现最佳状态。再加上微电网、储能装置、分布式发电等接入,就会形成不同的功能模式,成为多电源网络,各个对象相互产生作用但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由此可见,智能配电网调度实用化的关键就在于网络、电源以及负荷的多阶段能量平衡。针对配电网而言,其多阶段的一体化调度决策要求研究各个调度阶段的资源之间的约束关系和相互作用,同时还需要研究配电网的优质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指标的影响,才可以从节能减排这一目标出发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得到相应算法,最终实现供电自动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配电网主要是利用相应的技术来改造现有的体系,从而满足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运行要求。希望通过本文对智能配电网系统架构的分析,结合智能调度核心技术,能够对今后的智能配电网调度技术和控制系统更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爱国,樊唯钦,尚昕,韩邦东,郭英杰.调度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4(16):36+40.

[2]冯天民,卢毅.解析调度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5(24):87.

[3]邹子军.调度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108-109.

论文作者:王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探析配电网运行方式调度及发展探索论文_王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