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联想 引导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想是创造力的源泉,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奏。在教学中根据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适时地提出疑问,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抓住联想和质疑这两个关键环节。
一、运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就课文的结果进行联想,展开讨论。例如,教学《小摄影师》时,讲到小摄影师因未带胶卷而哭着跑走了,高尔基充满牵挂和遗憾地等待他的再次到来时,教师可提出“小摄影师还会来吗?”这个问题让大家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的想象力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中得到了锻炼。其次,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景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作文练习。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一课时,当讲到诗人虽然未能入园尽情游赏,但是却从“一枝红杏出墙来”联想到满园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因此要求大家想象一下园内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并让学生从想象或实际观察的角度写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园内美好的景色。又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一诗时,要求学生反复吟咏,深人理解和掌握这首诗,并根据诗的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经历,从诗人的角度,展开适当的联想,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反映诗人见闻和情感的长江三峡游记。在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与诗人的情感进一步贴近。
二、运用质疑,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创新意识
亚力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更新和创造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教学《跳水》一课时,在阅读课文后,首先设问:“船长为什么要让孩子往海里跳?为什么用枪逼迫孩子往海里跳?”让学生讨论,从而理解这是当时危机时刻下的最佳选择,孩子采取别的方法都有生命的危险。又如,在学习《捞铁牛》一课时,先提问学生可以用哪些方法捞铁牛,学生们回答用人拉、用牲口拉、用起重机吊、用拖拉机拖等多种方式,然后又启发在古代没有起重机、拖拉机的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捞铁牛最省力、最方便,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学习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提问学生课文中都有哪些重叠词,在找出“懒洋洋、圆溜溜、飘飘摇摇”这些重叠词以后,又提问这样的用法有什么好处。如果去掉这些重叠词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加深对重叠词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让学生找出“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子,提问学生说出这种句子是在什么时候使用的,使用起来有什么样的突出效果,如果课文中去掉这几个关联词,又会有什么变化。在比较中使学生掌握、学会使用这些关联词语,突出文章的效果。
标签:联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