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论文

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龙军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

摘要: 基于渐进式发展的视角,根据2018年苏州工业园数据和贵州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实地调研情况,先确定低能级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和特征,然后按照钻石模型六大因素比较研究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发现:一是低能级开发区的鲜明特征是处在要素驱动阶段,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发挥好增加要素投入对促进发展的作用,其次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二是低能级开发区不仅要有前瞻性,更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好“能级差”,走渐进式的“六先六再”转型升级路径。

关键词: 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阶段;钻石模型;路径

一、引言

中国开发区是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先行区、示范区。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开发区内的企业面临需求下降、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短缺等诸多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关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省级及省级以下开发区能级较国家级低,且主要分布于能级较低的三四线城市,本文称其为低能级开发区。根据2018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有省级开发区1991家,占比78.29%。实际上,一些开发区并未进入国家审核公告目录,省级开发区或者说低能级开发区的数量不止1991家。可见,关于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非常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第二节对文献进行述评,说明本文创新之处;第三节讨论低能级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第四节运用比较研究法按照钻石模型六大因素,对苏州工业园区和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第五节得出本文结论。

尽管各个高校财务部门想尽种种办法,但因每天财务部门所能处理的总体业务量有限,只能在排队时间和人数总量上稍微有所限制。财务预约报销 “排队时间长、手续繁琐、下班时仍有师生不愿离去”导致报账人员办理报销业务时和财务人员的矛盾冲突频发,探究其根本原因:

二、文献述评

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研究转型升级内涵。吴志军和谷唐敏从“转型”与“升级”两个维度分析了转型升级的内涵,认为产业、功能、体制机制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1]。第二,研究转型升级路径。战炤磊和韩莉从自主创新的视角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方式转变、从优惠政策向综合服务的功能型提升、从制造产业向智造产业的产业升级、从城市疏离型向城市融入型转型升级路径[2]。第三,研究转型升级治理模式。黄建洪分析了中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将中国开发区的治理模式界定为渐弱式市场替代模式,认为要在管理、产业、空间和社区等方面转型升级[3]。第四,研究转型升级评价体系。曹贤忠和曾刚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抗风险能力、环境污染五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评价芜湖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模式[4]。有些学者从其他思路研究开发区转型升级,例如鲁达非强调了市场机制在开发区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分析了土地市场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关系[5]

已有文献主要研究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问题,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高能级和低能级开发区之间客观存在着“能级差”,这些关于高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成果不完全适用于低能级开发区。第二,普遍认为创新驱动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可并没有从技术创新角度划分开发区发展阶段,以致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要素对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现实约束。

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给。⑴国内需求市场。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99.32亿元、增长7.3%,工业产销率99.8%。⑵国外需求。苏州工业园区出口3295.04亿元,增长1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2.71亿美元、增长23.2%。⑶需求层次。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251.27亿元、增长8.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0.7%。调查得知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以国内需求为主,主要工业产品包括载货汽车、火电、锂电池、混凝土、酒等,存在国内外需求小、层次低的问题。关于需求方面的转型升级,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先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再从内需为主转向内外需并重之路。

三、低能级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为(16.56±8.20)h、(22.12±7.85)h、(92.14±2.15) 分;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为(38.15±14.33)h、(47.96±18.98)h、(81.23±3.65)分。

图 开发区转型升级过程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认为竞争优势不是主要由自然或历史生产力决定,而是主要取决于创新和努力,只要善于创新、主动竞争就可能拥有竞争优势。这更符合中国低能级开发区的实际情况。

相关及支持产业反映了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⑴相关产业。苏州工业园区各主导产业的相关产业规模大,且形成了大的产业集群。以非主导产业为例,纳米技术应用产值650亿元、增长30%[7],该产业集群有中科院苏州纳米仿生所、苏州工业园区纳米创新中心等一流研究机构支撑。非主导产业都已经达到这一水平,更不用说主导产业。⑵支持产业。苏州工业园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持,第二产业增加值1432.95亿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06亿元、增长9.7%;实现了产城融合发展,累计住宅竣工面积3454.02万平方米、累计商用办公楼竣工面积1337.04万平方米。调研发现,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存在相关及支持产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产城融合缓慢的问题。如毕节市七星关开发区有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但由于总体规模不够大,纺织印染企业无法入驻。关于相关及支持产业方面的转型升级,先促进企业在开发区大量聚集,再从企业大量聚集转向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之路。

假设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不变,则从要素驱动阶段进入创新驱动时,由于下一个时期技术水平的突破,生产函数曲线在下一个时期向上移动且移动距离为ΔA;同理,这种移动也适用于从创新驱动进入财富驱动时。在以时间为横轴,总产出、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组合为纵轴的坐标系中,生产函数可以用曲线Y1=At*f(L1,K1)表示。然后,放松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不变的假设。如果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大于原来的组合,则曲线Y1=At*f(L1,K1)向上平移的距离是ΔL+ΔK;同理,如果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小于原来的组合,则曲线Y1=At*f(L1,K1)向下平移的距离是ΔL+ΔK。可见,长期生产函数曲线的形状变化描述了技术水平的变化,而曲线与Y轴的截距反映了劳动和资本组合的变化。

对模型中出现的符号做如下说明:L为港口群内可能开通的干线航线数;j为主干航线;M为港口群内港口数;i=1,2,3,…,M为港口;Pi为港口pi干线泊位资源数量;pi为为港口的干线泊位提供支撑的支线泊位数量;α为每单位干线泊位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β为每单位支线泊位单位时间的处理能力;每个T0周期内直接腹地和交叉腹地的货物输出矩阵为第T周期内港口i直接腹地产生的主干航线j的货物数量,第T周期内港口i与港口i-1交叉腹地产生的主干航线j的货物数量,为第T周期内港口i与港口i+1交叉腹地产生的主干航线j的货物数量。

四、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

经济增长函数一般表示为Yt=At*f(Lt,Kt),其中Yt、At、Lt、K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技术进步、投入的劳动力量和投入的资本量。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其增长率分解式可以表示为ΔY=ΔA+aΔL+bΔK,其中ΔY、ΔA、ΔL、ΔK、a和b分别表示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经济增长函数描述的是总量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函数就是总量生产函数。古典经济学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关系反映的是短期关系。本文把长期生产函数看成是古典总量生产函数组合而成。

同样的技术水平下,投入到Y2的劳动和资本组合大于投入Y1的劳动和资本组合,生产函数曲线Y2上的产出B大于生产函数曲线Y1上的产出A。不同的技术水平下,同样的产出量A,在要素驱动阶段用了比创新驱动阶段多的劳动与资本组合量。可以得出:第一,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劳动和资本组合的投入,技术进步是推进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二,增加要素无论哪个阶段都可以促进产出增长;第三,低能级开发区处在要素驱动阶段,高能级开发区处在创新驱动阶段或者财富驱动阶段;第四,技术进步是长期存在的,要素驱动阶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开发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加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呈现以下关系:要素驱动阶段,技术进步是推动发展的次要因素,增加要素投入是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驱动阶段,技术进步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增加要素投入是驱动发展的次要因素;财富驱动阶段,技术进步和增加共同驱动发展。低能级开发区的的鲜明特征是:处在要素驱动阶段,首要任务是发挥好增加要素投入对促进发展的作用,其次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约束条件之一。⑴初级生产要素。苏州工业园区位于东部沿海城市,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388.92亿元、增长3.8%;年末园区就业人口84.4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53.75万人[6]。⑵高级生产要素。苏州工业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所在城市苏州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网络与国内和世界主要城市相连;园区有国家甚至世界一流的创新基地20多个、科研院所4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近500家。[7]调研发现毕节市8个省开发区初级要素聚集量少、高级要素支撑能力弱,只有大规模物理储能产业创新能力较强。相比得出低能级开发区有很大的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空间。只是高级要素需要非常长时间的培育才能逐渐形成。关于生产要素方面的转型升级,要立足低能级开发区处于要素驱动阶段的现实约束,先挖掘要素驱动的巨大潜力,再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之路。

2.需求状况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研究的问题是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成果更适用于低能级开发区;二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划分开发区发展阶段,并确定低能级开发区所处的阶段和特征,充分考虑了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技术、要素约束;三是利用苏州工业园数据和贵州毕节市的毕节、织金、纳雍、金沙、黔西、大方、威宁、七星关8个省级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情况,按照波特钻石模型六大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3.相关及支持产业

模型6和模型7则主要分析了城市居民的住房保障度和就业稳定度对于社会距离的影响。由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对与住房和就业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比如住房的保障程度肯定会对居民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通过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到社会距离,因此在这两个模型的分析中我都引入了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这一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开发区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有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适合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描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过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以技术为代表的实际因素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根本因素。本文从技术进步角度,结合国家竞争优势四阶段的理论,将开发区发展阶段划分为要素驱动阶段(包括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要素驱动阶段和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并将经济增长函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古典经济学总量生产函数曲线结合起来,绘制成开发区发展阶段图(见图)。

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是开发区竞争力的主体,也是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的实施主体。⑴企业战略。苏州工业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有国际竞争力非常强的三星、华为、西门子、日立、松下电器等企业,他们瞄准的是国际顶尖技术,追求党的是世界一流。⑵结构和同业竞争。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平等竞争,累计注册登记内资企业77026个、内资注册资本1410.73亿元,累计外资项目数4119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12.76亿美元。毕节市8个低能级开发区与之相比,单个开发区的中国500强企业屈指可数,外资企业都是个位数。关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的转型升级,先扩大对内开放、提高国内竞争能力,再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的开放发展之路。

5.政府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方面,向全国推广了一批开放创新的经验。根据对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的调研,发现在体制机制改革、驱动能力培育方面显著落后,比如只有毕节开发区一家实现“区政合一”、财政独立。关于政府方面的转型升级,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再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市场主导之路。

6.机会

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抓住机遇则乘势而上,否则不进则退。苏州工业园区面临的主要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中国政府因借鉴新加坡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而建立了苏州工业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历任中方主席由政治局委员担任。可见,国家对苏州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二是形成了强大的创新驱动能力。拥有世界一流的企业、科研机构、研发团队等创新主体,聚集了大批世界一流人才、技术,为支撑和引领园区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可能。三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领头羊。继续争当改革试验田、开放排头兵,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机制支撑。相比而言,低能级开发区始终面临后发优势、产业转移两大机遇。按国家政策广州市对口帮扶毕节市,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分别有广州市的开发区对口帮扶,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借鉴高能级开发区经验提供了机遇。关于把握机遇方面的转型升级,低能级开发区要借鉴高能级开发区在园区定位、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先高效承接产业转移,再从区域经济增长极转向发展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例7]It symbolizes,as Harry says,the superior spiritual status of the white man trapped by history,dragged down into the animal mud of Africa.(1972:265)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从渐进式发展的视角,根据2018年苏州工业园数据和贵州毕节市8个省级开发区实地调研情况,先确定低能级开发区所处发展阶段和特征,然后按照钻石模型六大因素比较研究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发现如下结论与政策含义:一是低能级开发区的鲜明特征是处在要素驱动阶段,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发挥好增加要素投入对促进发展的作用,其次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二是低能级开发区不仅要有前瞻性,更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好“能级差”,走渐进式的“六先六再”转型升级路径:生产要素方面的转型升级,要立足低能级开发区处于要素驱动阶段的现实约束,先挖掘要素驱动的巨大潜力,再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之路;需求方面的转型升级,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先促进企业在开发区大量聚集,再从企业大量聚集转向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之路;相关及支持产业方面的转型升级,先促进企业在开发区大量聚集,再从企业大量聚集转向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之路;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方面的转型升级,先扩大对内开放、提高国内竞争能力,再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的开放发展之路;政府方面的转型升级,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再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市场主导之路;把握机遇方面的转型升级,低能级开发区要借鉴高能级开发区在园区定位、规划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先高效承接产业转移,再从区域经济增长极转向发展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吴志军、谷唐敏.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5):68~73.

[2]战炤磊、韩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新区转型发展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4):31~35.

[3]黄建洪.转型升级期的SEZ治理:体制本质、运行逻辑及面临挑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6):47~64.

[4]曹贤忠、曾刚.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模式选择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4,(4):13~18.

[5]鲁达非.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园区升级策略选择——以天津开发区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38~44.

[6]苏州工业园区2018年12月统计月报[EB/OL].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http://www.sipac.gov.cn/government/tjsj/201901/P020190130549166717713.pdf.

[7]创新引领[EB/OL].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http://www.sipac.gov.cn/zjyq/fzhj/201903/t20190314_1005677.htm.

中图分类号: B42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4-0122-03

作者简介: 龙军民,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和城市规划。

标签:;  ;  ;  ;  ;  ;  

低能级开发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