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虎[1]2002年在《芜湖长江大桥40m PPC箱梁预制及架设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40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工艺、静载试验及架设工艺,同时也介绍了一种新型架桥机的研制。特别是本工程首次采用的一次性整体浇灌混凝土工艺、整体滑动模板设计、以及300吨拆装式架设机的研制成功,为今后同类产品的施工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戴维[2]2003年在《铁路40米PPC箱梁整孔制造与架设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芜湖长江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是20世纪在长江上修建的最后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其技术含量高,验收标准严格,施工难度大,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我们承建的40米部分预应力箱梁施工,是芜湖长江大桥所运用的十九项新技术之一,在无施工先例的情况下,我们经分析研究,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在国内首次采用一次性整体浇注的方式进行现场预制40米箱梁,经检验,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许多技术突破和成功的经验。 技术成果: 1.在施工方法上,在国内首次采用一次性整孔浇注40米部分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箱梁,使箱梁的整体性好,外表美观。并顺利通过静载试验。 2.在模板设计上,在国内首次采用整体滑动外模,不但使梁体平整光滑无接缝,保证了外观质量,而且外模拆除和安装方便,速度快、节约了大量人工和机械,内模采用叁角形可调桁架结构,既方便底板混凝土浇注施工,又方便拆除,使整体浇筑工艺成为可能。 3.梁场布局经济合理,地基处理综合运用粉喷桩及扩大浅基础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大吨位箱梁预制和横移的难题。 4.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浇注工艺,解决了底板翻浆,内模上浮、混凝土表面气泡等技术难题。并成功地用普硅525#水泥配制出C_(60)泵送混凝土。 5.梁体横移不用大吨位龙门吊而采用滑板和滑道,卷扬机拖拉,简便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1页经济。 6.自行完成了大吨位负重行走龙门吊的设计。 7.利用六四式军用梁等战备器材,成功拼制了300t架桥机,为战备器材充分利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且使用变频调速等多项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运梁、起吊、架设的冲击力。 以上技术成就,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今后我国长大箱梁的现场预制和架设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和好经验。
张强, 王为玉[3]1999年在《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40m铁路混凝土简支箱梁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40m混凝土简支箱梁中的应用,并推导了有实用价值的公式。对部分预应力简支梁与全预应力简支梁作了经济比较。
周智辉[4]2007年在《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速以来,部分桥梁横向振幅大大超过《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行车安全限值,采取列车限速过桥或桥梁加固措施,制约了提速战略的实施。少数桥梁横向刚度不足,导致桥上货物列车脱轨事故多次发生。新设计的高速铁路桥梁横向刚度能否确保列车安全运行是桥梁设计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国内外对铁路桥梁横向刚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列车脱轨分析理论未能突破,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铁路桥梁横向刚度限值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论证了列车脱轨力学机理是列车-桥梁(轨道)系统横向振动丧失稳定,提出了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自主开发了一套列车脱轨分析软件。(2)分析了酉水桥等4个桥上列车是否脱轨实例。计算结果均与实际情况一致,进一步论证了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是正确可行的。(3)提出了预防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分析方法,算出了提速线钢桥横向刚度限值。提速线32 m和40 m上承式钢板梁横向刚度宽跨比限值分别为1/13.6和1/15.7。提速线3×80 m单线下承连续钢桁梁的宽跨比限值为1/12.1。本文制定的限值为修订铁路钢桥横向刚度规范限值提供了参考。(4)分析南京长江铁路大桥128 m简支钢桁梁等5座横向振幅超过《桥检规》限值桥梁的列车走行安全性。计算结果为设计车速下这些桥上列车不会脱轨,与长期横向振幅超限下行车未发生脱轨的实际情况符合。解决了横向振幅超限桥梁的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问题。分析结果得到了相关铁路局的肯定和采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5)提出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析方法,算出了提速线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的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提速线24 m和32 m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分别为L/4411和L/3980。综合分析,取L/4500作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桥的横向振幅行车安全限值建议值,为桥梁检定和《桥检规》修订提供了参考。(6)提出了桥上列车脱轨控制分析方法及桥梁抗脱轨安全系数计算式。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空间振动分析模型,作了5座客运专线桥梁列车脱轨控制分析。分析结论为:这些桥梁上列车不会脱轨,桥梁抵抗脱轨安全度很高。研究成果分别得到了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与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肯定和采纳,为这些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李多修[5]2004年在《铁路40m预应力简支箱梁制造架设与造价分析》文中提出铁路 4 0m部分预应力 (简称PPC)简支箱梁在 2 0世纪末首次被采用 ,为我国铁路高速化发展提供广泛应用前景。此文介绍了其设计概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整体灌注、架设特点和造价分析 ,并与简支T梁进行比较论述。
张强, 王为玉, 沈晞[6]1999年在《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介绍了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铁路40m跨度的混凝土简支箱梁的应用,并推导了有实用价值的公式。同时对部分预应力简支梁与全预应力简支梁作了经济比较和分析。这是我国首次将部分预应力技术应用于箱形铁路大桥,这样使部分预应力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又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夏建中[7]2000年在《芜湖长江大桥40m PPC铁路简支箱梁制造和架设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铁路高速化发展 ,简支箱梁在桥梁工程中将得到广泛应用。芜湖长江大桥铁路引桥采用 40 m PPC铁路简支箱梁 ,在国内尚属首次。介绍为制造简支箱梁所开发的整体滑移式外模、拆装式内模结构 ,以及梁体混凝土灌注工艺、架设关键及特点
王辉[8]2014年在《安徽省长江沿岸工程地质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安徽省长江沿岸的工程地质状况,为沿江地区合理规划建设提供一定依据。本文通过对现有地质、构造和水文状况等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安徽省长江沿岸地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等信息,同时根据收集到大量的沿江地区工程的资料做出了长江沿岸工程分布图,通过对工程项目中的钻孔进行分析、汇总,进而对安徽省长江沿岸的工程地质进行综合分区。该工程地质分区可提高沿江土地的利用率,指导沿江地区的规划建设,减少了工程所遇问题,推进沿江有序安全的发展。
刘自明[9]2009年在《板—桁组合结构桥梁结构行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斜拉桥是一种跨越能力很强的桥梁。混凝土桥面板和钢主桁相结合共同作用的板—桁组合结构,因有许多优点而在公铁两用斜拉桥中获得应用。因其特殊性,相关的参考文献极少。由于功能上的需要,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采用了这种桥型。为全面了解其受力特点,作者对其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述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讨论了U.L.列式与T.L.列式的区别,分析了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产生的根源;推导了斜拉索等效弹性模量、桥塔与主梁考虑梁一柱效应的稳定性修正函数,指出Fleming的稳定函数中S5存在奇异性,给出了各种非线性因素的处理方法。(2)根据芜湖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板桁结合梁段单元,这种梁段单元能考虑拉、压、弯、扭、畸变和翘曲变形;对于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多参数剪滞翘曲位移函数,以考虑混凝土桥面板面内非均匀纵向变形的影响。用质点总位移等于结构整体变形引起的位移和局部变形引起的位移相迭加思想,形成了该单元的位移模式与位移计算式。(3)为研究明了芜湖长江大桥静力特性、动力特性及其合理刚度值,完成了1:50缩尺的全桥整体模型试验。试验模型采用相似准则尽可能准确地模拟塔、索、主桁和桥面板等主要构件及其结构细节。对伸臂施工过程、合拢阶段、成桥各种荷载工况都进行了模拟试验,探明了板桁之间传力特点、主桁各杆件受力特点,桥面板应力分布特点、成桥状态次应力分布特点及桥面板剪滞分布特点,同时对其动力特性和最大伸臂阶段风致变形特点进行了试验和分析。以上研究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4)为深入研究板—桁组合结构的受力特点,研究主桁上弦杆通过剪力钉与桥面板的相互作用和传力机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按照相似原理,采用1:5的几何缩尺,进行了包括七个节间的节段模型试验,重点考察研究:①副桁的传力特点;②板与上弦的内力分配及板的有效宽度;③下平联及铁路桥面系的内力分配;④主桁杆件的次应力;⑤节点剪力钉与节间剪力钉的传力特点;⑥桥面板的应力分布等。将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和一定理论意义的结构。(5)钢桁梁整体节点的使用日益增多,这种构件形状不规则,受力特别大,其各细部的疲劳特性及内力分布是桥梁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本研究按芜湖长江大桥的实用整体节点,采用1:4的缩尺,对其进行了疲劳试验和内力分布试验;并将其应力分布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赵世运, 夏建中, 邓民[10]1999年在《高速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在芜湖长江大桥上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过去盆式橡胶支座存在的缺点,进行试验研究改进,推出高速铁路盆式橡胶支座,用于芜湖长江大桥的引桥上。
参考文献:
[1]. 芜湖长江大桥40m PPC箱梁预制及架设技术[D]. 殷文虎.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2]. 铁路40米PPC箱梁整孔制造与架设技术[D]. 戴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3]. 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40m铁路混凝土简支箱梁中的应用[J]. 张强, 王为玉. 铁道标准设计. 1999
[4]. 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D]. 周智辉. 中南大学. 2007
[5]. 铁路40m预应力简支箱梁制造架设与造价分析[J]. 李多修.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4
[6]. 部分预应力在芜湖长江大桥中的应用[J]. 张强, 王为玉, 沈晞.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1999
[7]. 芜湖长江大桥40m PPC铁路简支箱梁制造和架设技术[J]. 夏建中. 桥梁建设. 2000
[8]. 安徽省长江沿岸工程地质分区研究[D]. 王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14
[9]. 板—桁组合结构桥梁结构行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 刘自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0]. 高速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在芜湖长江大桥上的应用[J]. 赵世运, 夏建中, 邓民. 铁道建筑.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