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情况研究报告论文_孟金琼

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情况研究报告论文_孟金琼

曲靖市专利管理中心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为适应科技创新需求,提高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了解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水平。本文将通过对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情况分析,了解当前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切实可行的几项措施,希望能够对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情况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一)科技队伍建设及研发机构、科技人才情况。一是市、县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情况来看从事科技管理服务的专职人员较少,二是研发机构及科技人才情况。全市有事业性质的科研机构15个,规模以上企业内设科研机构36个。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院士、首席专家、科学家)25人,省级技术创新团队2(个),市级技术创新团队2(个),选派科技特派员376名活跃在基层,“选派和培养三区科技人才”260人,省级农村科技辅导员116人。

(二)创新政策环境建设情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和《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15年推出《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意见》,2016年出台了《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的通知》;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已过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即将出台。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实施,为曲靖科技创新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科技、组织、人社、财政、工信、发改、金融等部门服务创新的协调沟通机制逐步形成,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三)财政科技投入情况。一是努力争取科技投入实现法定增长。2013年市级财政安排给市科技局管理使用的创新引导资金495万元,2014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1105万元,增长123.23%,2015年为1160万元,今年预算为1900万元;县级科技部门直接管理使用科技创新经费与引领创新需求差距较大,部分区县没有安排财政科技预算。二是研发费用逐年增长。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和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落实,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费用(R&D)投入力度,2014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5.6亿元,与GDP的占比为0.34%。三是科技项目争取力度明显加大,强劲支撑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曲靖市坚持规划引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彰显优势特色,突破关键技术等措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趋凸显。

(一)科技型企业培育健康快速推进

截至2015年底,我市培育并通过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78家,经省级认定的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6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80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增长活力的主导力量。

(二)自主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申请及授权的数量和质量取得重大突破。截至2015年底,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4395件,授权292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14件。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填补多项空白

2012年至2015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填补20项空白。2012年1项:曲靖科创企业孵化器通过省级认定。2013年4项: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认定;1个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挂牌;1个火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014年4项:1个光电子硅材料制备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依托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5年11项: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挂牌;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申报进入答辩程序;1个科技孵化器通过国家级孵化器认定;3个众创空间通过省级认定;1个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认定;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通过认定;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国标认证1个;1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个县申报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煤电化冶、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及新兴产业培育,突破了一批具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有效地延伸了产业链。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淡薄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地方各级干部和绝大部分创新主体还没有真正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是机构队伍现状与科技创新的要求极不适应。科技管理服务机构、职能均被边缘弱化,多数县(市)仅有1-3人负责科技管理服务工作,这种状况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格格不入。

三是财政科技投入与引领创新需求差距较大。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增加县级财政科技投入

一是继续做好恢复市知识产权局的后续工作。恢复后的市知识产权局当务之急是需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二是切实解决县级科技管理服务“无人做事”的问题。恢复、强壮县级科技管理服务队伍努力从以下两个方案中选择解决。方案一:从工信局回撤,根据各县市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与职能职责渐趋弱化的部门合并组建由科技主导的新机构来履行科技管理服务职能职责;方案二:科技管理服务职能仍然归并工信局的,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应高配为正科级,从事科技管理服务的人数不少于科技局合并前的人数,内设科室为:知识产权科、工业与高新技术发展科、农村科技科、社会科技发展科和一个直属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三是认真解决县级科技管理服务“无钱办事”的问题。为确保科技管理服务工作正常运转,并有必要的创新引导投入,我们将努力推动县级科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二)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引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

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共同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聚集和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曲靖经济建设。

(三)创新链有效对接产业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依托科技入滇对接活动和沪-滇科技合作两大平台,重点抓好“科技入曲”工作,全力推进签约项目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切实将创新链有效地对接到产业链上。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专利转化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机制,切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动力转换,就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在各级政府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吸引投资。唯有如此,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为谱写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曲靖篇章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牛蕾.曲靖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2]翟亮.基于价值链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0.

[3]李勇踴.曲靖市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

论文作者:孟金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  ;  ;  ;  ;  ;  ;  ;  

曲靖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情况研究报告论文_孟金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