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400037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胃癌根除术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胃癌根除术患者中抽取84例,按照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胃癌根除术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统计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躯体条件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胃癌根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胃癌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类消化道恶性肿瘤,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患者的机体能力明显下降,对手术、麻醉等侵入性操作的耐受力低,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危险期[1]。本文从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胃癌根除术患者中抽取84例进行护理干预研究,主要探讨并分析了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胃癌根除术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将重点研究过程作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胃癌根除术患者中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病理证实符合《外科学》之中胃癌的一般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期不低于3个月;未合并免疫系统疾病、重要脏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贫血和其他恶病质;非精神疾病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临床依从性较好等。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54.82±6.80)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为(53.76±6.58)岁。将两组文化程度、性别构成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胃癌根治术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干预内容包括入院健康知识宣教、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以及术后跟踪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管道看护。干预组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开展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在基本健康知识宣教的基础上,与患者进行深入、充分的沟通,结合患者的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化层次,运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手术配合和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并且及时了解和解答患者存在的疑惑,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同时,术前给予患者适量的营养支持,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电解质的补给量,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条件,提升其机体能力,帮助患者顺利通过手术。(2)术中护理:术中加强巡护,严格监测患者的基本症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予以对症处理;保证准确、迅速传递手术器械,同时仔细观察患者的切口渗血、出血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3)术后护理: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物,并与家属密切配合,使患者转移注意力,对于有经济能力的患者,推荐使用止痛泵,以减轻其生理疼痛;饮食方面,指导患者按照循序渐进、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进食,同时,进食期间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不适症状,考虑给予营养管减压或者重插胃管处理[2]。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①护理满意程度:患者出院前1d后,使用护理满意情况调查表,调查两组对护理服务(20分)、护理技术(20分)、护理服务(20分)、护理态度(20分)以及病房环境(20分)五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满分共计100分。②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调查2~4周,记录患者的主要临床并发症类型和例数,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上述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 t 检验及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的临床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比详情如下: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为(91.57±4.17)分,对照组为(80.57±4.32)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t=11.81,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据医学报道,我国胃癌患者人数约占世界胃癌总人数的40%左右,但是只有30%的患者有5年左右的生存期。在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完善和转变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胃癌患者的身心状况、生存质量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手术形成了一种畏惧、担忧的心理,同时胃癌患者本身的机体损耗较大,对手术不耐受,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影响手术治疗的预期效果。现代护理不仅仅只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和身体情况,更关注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的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知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围术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干预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提示围术期护理对于预防临床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在社会角色、经济能力、思想认识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患者入院之后,除了必要的入院宣教以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以及理解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大部分胃癌患者长期饱受病痛的折磨,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多有食欲下降的表现,导致机体营养不足,再加上胃癌本身为消耗性肿瘤,患者极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质量指数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身体康复进程,因而,采取营养支持措施显得很有必要[3]。术后24h是患者切口剧烈疼痛发作最频繁的时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休息和饮食,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镇痛措施。综上所述,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雅娟.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2,25(12): 113-115.
[2]刘颖.胃癌根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03): 108-109.
[3]冼秀玲,宁广和,林洙宇.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 10-11.
论文作者:谷金平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质量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