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业飞速发展,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重要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重视和进步。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对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质量,还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损害,为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本文从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的角度结合施工经验,分析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技术的不足提出几点借鉴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 建筑施工技术;外脚手架搭设;安全
1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质量的保障,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砖砌筑施工、防水施工、模板施工五方面内容。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时一定要合理运用建筑施工技术,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
2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种按部位就地灌注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混凝土养护技术。在进行混凝土及时施工前,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准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混凝土施工的重点。一般大规模的混凝土材料是在混凝土搅拌站采购,这时的混凝土己经是搅拌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有小部分工程可能需要自己进行混凝土搅拌,这时就需要做好混凝土和水的配比工作,对加水的时间和加水的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浓度要根据实际施工计划决定在材料准备完成后,材料运送到工地时,需要严格把关,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确定材料的坍塌度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如果材料未达到标准应该禁止使用。在检查合格后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一般是:浇筑基础,从低到高分层浇筑;浇筑框架,从边缘想中间浇筑,浇筑外部时,从周围像顶部浇筑,保证结构的完整。浇筑工作最好连续工作,保证混凝土工作的质量。混凝土的养护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养护的工作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晾干过程中的保护工作。在浇筑完成后的24小时内需要将混凝土进行覆盖,一般用塑料膜和湿草,如果湿草水分蒸发过快,需要对湿草进行浇水,以保证覆盖物的湿润程度
2.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的连接工作直接影响整个楼房的安全,钢筋和承重墙是整个房屋的支柱。所以,钢筋的连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捆绑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捆绑连接的一般钢筋采用的形式是搭接形式,所以一般直径较小的钢筋采取这种方法,不会造成材料过多浪费。在进行捆绑搭接方法时还要注意连接部位的稳定性,由于连接部位易受到外力的挤压,所以需要对连接部位用扎丝捆紧,避免钢筋的错位。在走进行机械连接时需要对机械连接的接头进行控制。对于焊接来说,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不大于10llun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倍;较小直径为12一16unII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倍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直径的60%。钢筋的连接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选择钢筋连接技术也是建筑工程的关键。
2.3模版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析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在进行模版施工前需要对模版进行设计配置,要确定各种材料,包括钢板、顶托、扣件等,严格按照图纸规定的尺寸进行配置,在配置完成的基础上对模版进行设计分析,拟定设计图。根据设计图对模版进行拼接,首先进行单片模版拼接,防漏,定位,然后在进行第二块模版拼接,检查缝隙,再进行第三块拼接,依次按照设计图顺序进行拼接
3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相关建议
3.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应不断提高
虽然近几年建筑技施工技术被大量应用,但是大部分房屋建筑的质量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工人的自身专业技术都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聘亲未经过训练的农民工进行工作,这导致整个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低,工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变通能力弱。导致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施工漏洞,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为了施工的先进性,我们必须选用专业的施工人员,还要通过测试,来评判他们的专业程度。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聘用。并且还要来利用剩余时间来对他们进行素质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打造更专业的施工团队。
3.2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刚刚步入正轨,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少数企业借机购买不合格的材料非法获利。并且由于监管不问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很多的危险事故。监管人员一定要加大管理力度。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完整科学的质量监管机制,把监管工作贯彻到整个工程过程当中。上一个工序不过关,严禁进行下一步操作。采取主动监管策略,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现疏忽,从而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在装修工作完成后,监管人员和施工人员交接时,要相互协作。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情况,立即要求返工,并进行二次检查。
4落地式脚手架搭设必须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落地式脚手架的安全监督管理。
⑵落地架在搭设中,应当服从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地架搭设单位应对搭设质量及其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
5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按照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安全施工,并严格执行国家工程施工安全标准与规范,加强全过程安全控制,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由项目管理层、质安技术组及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施工部质安员、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实施安全生产管理。
6安全检查
各级各部门应按要求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6.1安全技术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落地式脚手架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⑴确定安全目标。⑵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对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用技术手段加以消除和控制,并用文件化的方式表示。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落实和实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设施、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沟通和交流信息、通过安全控制使生产作业的安全状况处于受控状态。⑷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验证。包括安全检查、纠正不符合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修改安全技术措施。⑸持续改进,直到完成脚手架的所有工作。
6.3落地式脚手架安全控制要点
⑴施工方案必须经过设计计算,其计算内容:①材料的抗弯强度;②抗剪强度;③整体稳定;④挠度。
⑵立杆基础应平、实、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立杆底应设置底座或垫木。
⑶架体应按规范及方案要求与建筑结构设置坚固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投入政策和水利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等,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实现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的建筑行业还有很大的缺陷,要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就要从技术抓起,培养更多的技术方面的人才,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并且不断健全相关的法规相关企业也应大力支持建筑技术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建造出质量好,安全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刘占娣,关于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2]胡国,专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拙建筑施工技术[J].2014
[3]文畅平,处理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J〕.2015
论文作者:冼土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脚手架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