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农产品论文,机制论文,风险论文,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能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运作机制在我国并没有形成,加上农副产品生产周期和投资回收期较长,使其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分散经营的农户可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风险的负效应对农户生活和生产影响更大,农户对风险的预期成为农户参与供应链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实际经营决策中,农户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选择低收益、低风险的经营活动,从而导致“风险性”农业商品供给不足[1]。因此,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稳定农副产品价格和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小规模生产的农户,其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策略;农业作为高风险产业,其效率、结构和效果必然会受到农产品生产者对风险反应的影响[2]。针对我国特殊的农业经营环境和制度环境,许多学者对农户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农户应对风险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面临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其中主要有资产风险、收入风险和福利风险[3]。针对不同风险,农户的反应受到经营规模、种植制度、农业收入比重的影响[4]。由于我国农户缺乏包括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正式风险规避机制,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保守行为导致了农业经营的低效率[5]。针对农户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农户往往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认为对确定性消费投资带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储蓄首先是应付困难的最常用手段,其次才是借贷。对于经营风险,通过减少开支、储蓄与借贷基本上能应付困难[6]。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对于农户防御市场风险也发挥着明显作用[7,8]。这些文献对农户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但缺乏把农户风险置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研究。对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风险的一些研究,也相对集中在对供应链整体的技术风险、信息化风险、组织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等内容的分析[9],而缺乏对农户环节的分析。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其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还是农副产品的销售,都会面临特殊供应链环境[10],其对风险的反应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因此,对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风险的分析和其防范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户风险的识别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特殊的网络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特征,农户风险主要表现在需求风险、经营风险、供应风险、环境风险、制度风险和信息风险六方面内容。从需求角度分析,农户在交易、产品需求预测、运输、储存等方面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构成了需求风险,主要来源于依赖于少数大客户收购、难以预测需求的大幅度波动、运输安排不当导致交货延期、产品储存不当导致重要需求不能满足、不可预测的季节性需求波动,以及收购商赊购问题严重等;从经营角度分析,农户生产受到生产资料质量、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从而形成农户的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农产品产量低于预期、产品质量低于市场准入水平、无法控制农产品生产资料质量和价格、原材料和产品储存不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以及劳动素质和生产安全等问题;从供应角度来看,农户受到资金和农资渠道的限制,带来供应风险,主要因为依赖少数的生产资料供应商、不能提供生产资料赊销等服务、农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不但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还受到公共设施、工业污染、生产安全、技术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农户的环境风险,比如:土地质量肥力下降、工业污染、因动物疾病而造成的风险,以及技术环境变化和国际政治冲突导致的贸易风险;在制度方面,农业政策、市场准入等制度环境的变化给农户带来制度方面的风险,主要受到生态环境政策的影响、市场准入制度的影响、农业政策尤其是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以及产业政策和食品安全法规等带来的风险;农户在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副产品销售过程中,与供应商和收购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并且信息在供应链网络的传播过程中具有扭曲和放大效应,加上农户在信息获得渠道方面的制约,使农户还面临较大的信息风险。
二、农户风险评估
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就必须对农户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本研究利用Hallikas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事件的概率和结果角度定量评估风险[11]。概率是风险事件出现的几率,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越大;结果则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农户的损失,通常是指收益和人工,根据风险事件对农户收益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将风险结果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农户收益的影响越大(表1)。
为进一步评估出农户所面临的重要风险,实地调研了河南省南阳市周边地区的22户经营蔬菜大棚的农户和23户奶牛养殖农户,并采用Hallikas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其评估。通过调查资料发现(表2),农户认为最重要的是信息风险和需求风险,并且信息风险和需求风险对农户发生的几率最大,其对农户经营收益的影响也最大;通过与农户的访谈发现,在蔬菜和鲜奶的销售过程中,由于缺乏可靠的市场信息,农户往往采取风险规避措施,尽快把产品销售给收购商,被动的接受收购商所提供的价格,如果与收购商发生矛盾,产品将很难及时销售,导致生产经营停滞,甚至破产。
三、农户风险防范机制
农户风险识别和评估后,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农户风险。在农产品流通网络中,网络权力的分配决定各自所面临的风险。分散经营的农户在网络权力分配过程中,应通过自身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加强与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将风险纳入整个供销网络的风险管理中(图1),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中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供销网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的经营,并进一步影响供应链整体的正常运作。在整个农产品供销网络中,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和经营规模偏小的特性,导致农户所面临的风险涉及面最广,遭受风险时受到的损失最大。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网络环境下,应通过各个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合作来进行风险管理,合作主体相互识别并评估对方的风险,一方面降低了农户风险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相互监控,降低了供应链整体的系统风险,这种集体行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合作者是否有共同的目标。在我国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中,能够组织和协调供应链目标的最佳选择是农产品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首先,通过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供应链整体风险进行监控,能够动态地在各个环节传递风险信息;其次,农户与其他环节通过组织平台建立相互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互动机制,能够针对重要风险建立供应链整体防范措施;最后,通过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供应链风险防范绩效的评估和信息反馈,能有效指导供应链农户和合作伙伴能动态地及时调整各自的风险防范措施。
图1 网络环境下农户风险防范过程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风险预警机制
针对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建立农户风险预警机构,通过专业人员对某一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风险等级并进行信息发布,打破农户有限的信息加工分析能力的局限,降低农户风险。同时,要提高农户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重视程度。虽然农户自身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有限,但其对风险预警信息的信任程度将影响预警信息的利用效果。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风险预警机构的构成应是多元的,其中,政府、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主体,多元的机构构成能提高农户风险预警信息的可获得性。
(二)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要构建基于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调的农产品供应链,确立其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其对供应链风险的监控和动态反馈,降低农户所面临的供应链风险。不仅将农户纳入行业协会,还要把农产品生产资料的生产组织和销售组织纳入行业协会,从而把供应链风险内部化,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组织的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并对供应链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达到降低农户供应链风险的目的。
(三)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水平,扩展信息传播渠道
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和现代通信设施,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户提供获得现代化信息的工具,降低农村信息交流成本。丰富信息交流的内容,不仅向农户传递市场需求信息,而且向农户提供其所必需的技术信息、质量安全信息和信贷等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农户需要。此外,要加强农户对风险信息的使用技术培训,使农户提高辨别信息质量的能力,提高其对风险信息的利用程度。
(四)对风险较大的农副产品给予适当的政府补贴
农户的风险偏好不仅影响生产项目的选择,而且影响其生产规模。对于风险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的生产,农户往往降低资本投入或劳动力投入,或者实行多样化经营策略,这样做虽然可以弱化农业经营风险,但同时导致收益水平降低,因此,对于风险较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农户,宜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降低农户风险,从而降低农户风险偏好对农副产品供给的影响,稳定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