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娟 甘肃省民乐县顺化乡寄宿制小学 734500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只是初步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他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但他们的择优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不是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明显的依恋感,而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教师要培养他们基本的学习技能、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和智力品质,能在成人的指点下展开思维,对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的内容能较好地理解;同时,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适应能力,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过集体生活,初步建立人际关系,知道要讲礼貌,遵守游戏规则,初步形成分享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并为学生的情绪陶冶、个性塑造和品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控制能力,知道自己的某些优点,知道自己的一两点不如他人之处,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爱动,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能够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可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
四、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五、建立校内、外德育规则,开展德育规范活动
如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不能随便买小摊上的零食,让他们知道小摊上的零食不卫生、对人体的生长有害处。在马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要及时帮助他们,通过帮助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六、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可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论文作者:王梅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7月总第17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自己的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集体论文; 他们的论文; 荣誉感论文; 家长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7月总第17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