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翠竹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600

【摘 要】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NRDS患者9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46例,采纳BiPAP治疗)、研究组(46例,采纳肺表面活性物质与BiPAP联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与BiPAP联合可有效改善NRDS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BiPAP;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

NRDS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新生儿出生不久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BiPAP是当前临床治疗NRDS的常用方法,可暂时缓解患者病情,治疗效果一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2]。随着临床对NRDS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NRDS治疗中效果显著,对于是否在BiPAP基础上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目前临床报道较少。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NRDS患者92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NRDS患者9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照组(例数=46)、研究组(例数=46)。研究组女性20例,男性26例,胎龄在29-36周,平均胎龄为(32.52±2.16)周;体重在1162-2398g,平均体重为(1780.26±106.28)g。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25例,胎龄在30-36周,平均胎龄为(32.96±2.18)周;体重在1186-2390g,平均体重为(1788.16±106.05)g。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均予以营养支持、胃肠减压、吸氧等对症治疗。

1.2.1 对照组:采用BiPAP呼吸机(型号:ST30;生产企业:广州市疗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数:采用S/T模式,0.389-0.589的气道内呼气正压,0.785-0.979的气道内吸气正压,6-8L/min的氧流量,36.5℃-37.2℃的吸氧温度,29-39次/min的呼吸频率,FiO2为0.4-0.5。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等。

1.2.2 研究组:予以200mg/kg猪肺磷脂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30598;生产企业:Chiesi Farmaceutici S.p.A;规格:3ml:240mg),加热至患者体温,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其分两次滴入气管插管硅胶管中,每次间隔5min,于10min内滴注完,加压吸氧1-2min。气管拔出后实施BiPAP治疗,6h内不可实施气道吸痰。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①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呼吸安静平稳,面色红润、四肢温暖为显效。②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见显著好转,呼吸轻微急促,四肢冰凉,患儿安静为有效。③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不明显,呼吸急促为无效。①②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3]。

1.3.2 机械通气时间: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平均机械通气时间。

1.3.3 并发症:统计所有研究对象脑室出血、气胸、肺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机械通气时间),以x±s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临床疗效、并发症),以[n/(%)]形式表示,以2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NRDS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气促、呼吸困难、呻吟等是患者典型的临床特征,由于患者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功能发育不全等会增加肺部通透性,引发弥散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缺氧程度会加深,或者出现酸中毒等症状[4]。BIPAP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是长期性BIPAP治疗,极易损气道黏膜,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效果一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磷脂,附着在肺泡表面,可有效降低肺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萎缩、呼吸道塌陷,减轻气道阻力,缓解了呼吸肌疲劳症状,改善了氧合功能,稳定肺泡,维持了肺泡正常的通气功能,有效避免了单纯BIPAP治疗的弊端。本研究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本研究结果与蒋丽芳[5]等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肺表面活性物质与BiPAP联合在NRDS治疗中的有效性,应当作为NRDS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NRDS患者采纳肺表面活性物质与BiPAP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邰海服,张士发,茅双根,等.两种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5.36(19):3018-3021.

[2]刘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别联合CPAP和BIPAP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NRDS的对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8):787-791.

[3]林报忠,郑通喜,蒋波,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77-80.

[4]张小君,卢君,范文才.双水平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104-105.

[5]蒋丽芳,杨莲芳,朱璐卡.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9):1042-1045.

论文作者:李翠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翠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