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论文_黄赞科

浅析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论文_黄赞科

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色彩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筑设计的成败直接由色彩运用的好坏来决定。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通过与环境协调,合理使用和搭配色彩,在当前建筑空间设计和室内设计中已成为热切关注点。现从色彩搭配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建筑设计色彩搭配的科学性,成功将色彩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增强建筑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色彩运用

一、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1.1表现建筑物氛围

建筑物本身是具有个性的,但这种个性是通过色彩表现出来的。色彩的选择在最大程度上奠定所要表达的建筑物的基本格调和氛围。简单来说,欢快温暖的建筑氛围一般是由暖色系表现出来的,而冷色系所表现的是庄严肃穆的建筑氛围。在色彩中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和好感的当属黄、红色,在平时用脑较多的人群中,寝室应多用蓝色,可起到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的作用,蓝色的环境使人感到幽静宁静。

1.2装饰美化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首要功能就是装饰。色彩的类型各式各样,有各自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无色的建筑设计理念已不太适用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色彩运用于建筑,不仅可以充分扩大建筑物给人带来的美感,使建筑物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放大,还可以使建筑物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增加。因此在建筑中,色彩运用对建筑的装饰美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和效果。

1.3区分识别

建筑物在装饰其外观时,色彩起着重要的标识,可显示不同用途,不同功能区域,对使用者有引导作用。在一个建筑群中,通过运用色彩,可让一个建筑物具有较高辨识度。人们在观察一种物体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视觉信息。并在视觉信息中,色彩信息所占的比重占百分之八十,而视觉所占的比重只占百分之二十,因此合理运用色彩,在建筑中可增强建筑的识别性。

二、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根据建筑分类处理

在选色时,不能对城市里所有住宅建筑都一概而论。除了要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还要根据住宅所处其区位,对住宅进行分类处理。住宅所处城市地理位置的不同,那么其对城市整体色彩规划所应承担的义务也不同,因此可以有不同的特色。如不少市区繁华地带的沿街住宅把底层用作商铺,往往要对其沿街立面作单独处理来强调其商业用途。对市区的住宅而言,地皮紧缺,见缝插针的结果导致地块不规整,建筑密度大,绿化率低,周边的现存建筑也对这种住宅造成限制。另外,周边商业服务设施完善,给居民带来便利,也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与噪音,因此这种住宅建筑大多在色彩处理上显得低调很多,多采用一些高明度、低彩度的色彩来尽量创造一个安静气氛。而郊区的住宅区相对于市区住宅,具有地段环境好、用地规整、限制较少的特点,往往有较好的自然景观和人工绿化。这种住宅可呈现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其色彩可处理得相对多变丰富些。尤其是在一些周边环境的各项设施都还不成体系,或人气还不旺时,可通过色彩设计来加强自身的吸引力。

2.2与环境协调

对当代居住建筑来说,人工创造环境的技术已成熟,色彩的形成对客观因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但气候、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并未减少,一切气候素,包括日照、温度、降水、植被等,都会对建筑色彩产生影响,所以与环境、气候的协调是居住建筑色彩设计的首要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建筑师在建筑色彩的选择上首先以自然环境色、自然材料色、气候、风土习惯为基础,多层次、多方面的满足人们的需要;根据建筑性质和功能,选择适当的色调作为空间色彩设计的主题,并联系周围环境来确定基调色,再依据色彩视觉规律,确定总的色彩框架,并确定搭配色与点缀色。如住宅周边有优美的户外风景,设计者可通过将当地自然景观与建筑外观在视觉上的联系来表现这种地域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色彩被用于支持外部景观。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还可以把地方文化特有的色彩融入到设计,积极反映其地方特色。而繁华闹市的住宅,可通过大量使用华丽色调与都市文化联系起来。

2.3整体协同

整体协同,是指色彩设计中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整体性是指对一件作品,首先应从整体把握,由整体到局部。部分是整体的一环,不能脱离整体孤立存在。一栋建筑的色彩,需要具有整体的观念,整体构思、整体布局、整体组织,才能使作品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建筑色彩的运用要从一栋建筑、一条街区的角度考虑,要考虑周边建筑色彩、街道空间、地理环境等所以因索,从整体来把握城市住宅区的色彩特征。

2.4多样统一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木法则,城市居住区的色彩具有统性,可使城市住区色彩面貌明确,使住区问保持个性差别,避免千篇一律。但假如没有变化,则会单调、僵化死板,而过分追求多样化,可能杂乱无章,难以给人以美感。配色好似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味高昂强烈则噪杂、反常。尤其是居住建的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暖味的配色容易产生模糊、朦胧、以致分辨困难,也会导致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因此,变化与统是配色的基本法则。

2.5注重材料的选取

(1)耐侯性

耐候性指材料表面具有抵抗阳光、雨水、空气等气候因素破坏的作用,并能长期保持其原有颜色及光泽的性质。建筑物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常受到风霜雨雪的侵蚀,尤其是一些寒地城市气温年差较大,如沈阳在37摄氏度左右,有些住区建筑外表面涂料由于夏季阳光暴晒和雨水冲刷褪色严重,几乎变成白色,有的受不住热胀冷缩,出现面砖或墙皮脱落的现象,因此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耐候性好的材料。

(2)耐腐蚀性

耐腐蚀性指材料表面具有抵抗污物中腐蚀性物质侵蚀的作用,在受到灰尘、污物的沾染后仍能保持其原来颜色及光泽的性质。有些材料的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耐酸、碱,在受到污染后颜色会变淡、失去光泽、显脏、破旧,在清洗或雨水冲刷后不能恢复原貌。寒地城市冬季气压低,汽车尾气等不易散去,空气污染较重,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较高。

(3)易洁性

易洁性指材料表面易于清洗洁净的性质,其包括自然力作用下的自洁性,及人工清洗作用下的易洁性。城市里烟尘大,对材料的易洁性要求较高。有些建筑材料孔隙较大,如砖或干沾石等,积灰后难以清除,日久变成灰色,而表面凹凸较大的面砖也容易积灰,自洁性差,不宜选用。

结束语:色彩在建筑设计中,受到建筑本身的风格、材料、空间及结构等方面影响,但其合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因此,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质量,建筑师应不断加强对建筑色彩应用的研究,避免在建筑中出现色彩杂乱、单调的现象,使建筑环境得以美化。

参考文献

[1]刘金定.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2]陈星竹.浅谈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1)

论文作者:黄赞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论文_黄赞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