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始于满足群众之需论文

精准扶贫始于满足群众之需

叶长安

【摘要】 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是精准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影响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当前,对扶贫需求把握不精准、扶贫联动机制不健全和扶贫考核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制约着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需求的满足,因此,需要通过深化驻村帮扶、强化扶贫联动和完善扶贫考核反馈等策略来逐步化解。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贫困群众 驻村帮扶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群众的数量明显减少,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在获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对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有清晰的认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精准脱贫要坚持现行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加大攻坚力量,提高脱贫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短板,补齐这一短板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应该以满足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为突破口,通过解决制约贫困状况改善的主要问题来探寻更有效的精准扶贫道路。

精准扶贫始于满足群众之需的具体内涵

第一,精准扶贫要以解决贫困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造成群众贫困和制约脱贫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只有解决了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将其从贫困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逐步摆脱贫困。

该评估模型由Caprini等建立,是一个风险加权分层的评估工具。该模型包含约40个危险因素。每个因素都是根据风险程度来分配的。将血栓形成的风险分为四个层次: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并建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持续时间。研究[10]显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适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

第二,精准扶贫要以补齐扶贫短板为着力点。不同贫困地区有不同表现,精准扶贫的内在机制就是补齐贫困短板,消除贫困根源。根据木桶定律,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最短木板即贫困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制约精准扶贫成效的因素

一是对扶贫需求把握不精准。不同贫困群体的需求各有差异,加之精准扶贫人力资源投入有限,导致一些地区制定和实施的扶贫策略体现为“一刀切”,对贫困群众的需求把握不够精准。例如,在一些实施定点帮扶的地区,驻村帮扶队员虽然经常到贫困户家中了解需求情况,但在解决贫困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普遍性问题,而对个别贫困户的迫切需求缺乏深入了解和及时追踪。对此,应了解贫困群众当前最为迫切的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二是扶贫联动机制不健全。贫困群众需求的满足需要贫困群众以及扶贫主体的协同联动,如果贫困群众未能及时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扶贫主体未能有效地洞察到贫困群众的需求,都会导致贫困群众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虽然目前包括村委会、定点帮扶单位等在内的扶贫主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搭建与贫困群众的信息交互桥梁,但由于资源有限、贫困群众需求多样且受教育程度较低,贫困群众与扶贫主体之间的联动仍存在一定问题,弱化了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对此,应建立健全贫困群众与扶贫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扶贫联动是整合精准扶贫资源、增强精准扶贫力量的有效方法,也是保障每位贫困群众的迫切需求能得到有效满足的重要策略。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扶贫联动机制,确保高效满足贫困群众的需求。

一是加大驻村工作力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大驻村扶贫的参与力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承担定点帮扶任务的单位要尽可能多地派遣专门人员参与驻村工作,对贫困群众的需求进行充分地调研了解。另一方面,优化驻村工作队伍结构。除保持由贫困村和定点帮扶单位组成的精准扶贫队伍外,还要积极吸收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参与驻村工作,通过多主体、多角度地调查分析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需求。

三是扶贫考核反馈机制不完善。在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相关主体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掌握和满足贫困群众的迫切需求上,而对最终需求满足的情况缺乏客观、全面地考核,这就造成精准扶贫工作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导致其陷入投入大量资源却不能取得理想扶贫效果的尴尬境地。同时,部分农户在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重获取轻反馈,即只关注获得满足自己需求的资源支持,对资源使用情况及结果没有及时地反馈给帮扶主体,导致帮扶工作成效不显著。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工作,除了要注重满足贫困群众的需求外,还要对最终的解决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深化驻村帮扶,准确把握需求

一方面,扩充扶贫资源主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资源是满足贫困群众需求的决定性要素,而贫困群众迫切需求的差异性要求扶贫主体尽可能多地扩充扶贫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因此,要将那些拥有满足贫困群众需求资源的主体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增加精准扶贫工作的资源供给。

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建筑物的变形或开裂情况。通常紧靠基坑的建筑物或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轻微开裂属于正常情况,但必须密切观测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当裂缝不断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施工,对原设计支护参数进行修改,同时对已施工的部位进行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2‰时,应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并加强观察其变化,并考虑与其他支护方法配合使用,以确保安全。

另一方面,落实主体责任。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不同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贫困群众有将自己的需求反馈给扶贫主体的权利,扶贫主体也有努力满足贫困群众迫切需求的责任。为确保扶贫工作落实到位,需借助扶贫制度明晰各主体责任,确保脱贫目标能够真正实现。对于那些需要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工作,可通过领导小组的模式来搭建顺畅的协调渠道,避免责任落实过程中的推诿扯皮。

强化扶贫联动,保证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为了避免在寝室装饰和文化建设中形成简单的复制、迁移,从而形成千篇一律的寝室风格,在工作室创意设计中,会引导各寝室成员结合专业、兴趣爱好、优势特征等因素,充分挖掘本寝室的特色,让寝室成员参与到寝室文化创意与建设的全过程,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作为定点帮扶,驻村帮扶主要通过安排专门人员入驻贫困村进行扶贫工作。对贫困群众进行常态化的帮扶,是准确把握贫困群众需求的有效方式。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驻村帮扶机制提升对贫困群众需求把握的精准度。

二是完善驻村工作开展策略。从满足扶贫需求的视角来看,驻村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可以分为需求掌握、资源整合和需求满足三个阶段,其中需求掌握和资源整合是满足贫困群众需求的关键。对于需求掌握,驻村队员要在常态化入户调查的基础上,鼓励贫困群众尤其是特别贫困群众主动反映自己的需求信息,以实现需求掌握“全而准”的目标;对于资源整合,驻村队员要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和资源协调作用,将掌握的贫困需求向单位传达,为单位开展精准扶贫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同时要努力协调各主体的扶贫工作,集中优势,攻破扶贫难关。

武术对外教材翻译杂乱,令海外武术习练者无法理解内容语义。访谈得知,对于仅有的外语武术教材,海外习练者普遍表示教材中语言翻译难以理解,无法进行自学。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中国武术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世界观和认识论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西方文化产生强烈的对比,给翻译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例如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形象生动的动作名称,对于外语翻译而言,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需要翻译人员在进行外文翻译的过程中,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既要通晓中国文化,又要熟练掌握该国语言。

完善扶贫考核反馈,构建扶贫信息传递闭环

贫困群众需求的动态变化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扶贫主体要通过完善扶贫考核反馈机制来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自我优化能力。

第一,完善以需求满足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扶贫考核体系。贫困群众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成效。针对当前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要适当地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迫切需求满足情况的指标,以增强扶贫主体对扶贫结果的重视程度。

第二,重视扶贫结果反馈,构建信息传递闭环。为确保扶贫决策的科学性,需要强化各参与主体信息反馈的意识,构建包括贫困群众和扶贫主体在内的精准扶贫结果反馈机制,使贫困群众及时获知需求信息的处理情况,为扶贫主体及时掌握贫困群众需求提供必要支持,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指导信息。

【参考文献】

①原婕菲:《精准扶贫的四个难题》,《人民论坛》,2019年第11期。

②尹利民、赖萍萍:《精准扶贫的“供给导向”与“需求导向”——论双重约束下的精准扶贫地方实践》,《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刁娜 美编/杨玲玲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乐山精准扶贫研究”(项目编号:SC17D009)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精准扶贫始于满足群众之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