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苏继初

基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苏继初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软基施工是道路路基施工中遇到的非常有难度的技术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路基使用的稳定性,进而没有办法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目前,针对软基施工的方法与技术有很多,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技术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软基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进而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特点

所谓软土路基,就是软土中被水所饱和的土孔隙中充满着水分,由于土粒间的孔隙直径小,使得孔隙中的水就依附在土粒的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土粒间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使土的密度和强度增大,然后土固结。在软土上修筑路基,如果不加以处理,且时间较短,就会使土粒间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来,其抗剪强度很低,一旦投入使用,在压力的作用下就会使土体发生剪切破坏。一般,软土天然含水量≥35%,天然孔隙比在>1.0,饱和度一般大于95%,剪切温度<35kPa。

2.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是常见的技术,基于软土路基本身的特殊性,无形中增加了施工难度。以下将对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边坡稳定性差

由于软土路基自身压实度比较低,如果受到雨水的冲刷,会造成路基结构不稳,对边坡路基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压实度的高低是影响路面结构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路面结构受到破坏。因此需要重视边坡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相关实验,对路面压实度进行监测,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在实践中尽量调整施工程序,保证路面的整体压实度。

2.2软土路基强度较低

软土路基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由于自身发展特性的要求,软土路基的用土比较松散,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施工技术应用不当,整体载荷比较大,会出现凹坑和塌方的现象。需要对原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土质进行化验,根据检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而提升路基强度。

2.3不均匀沉降

软土路基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路面压实度不均匀,导致路基表面失去稳定性。由于路面压实度很难受到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层硬质土壤。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升路基的稳定度,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包括:雨水冲刷、技术人员操作不当等,保证路基更具有稳定性。在市政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中,注重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采用防护措施,避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少不均匀沉降存在的问题。

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表层排水处理法

在众多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当中,表层排水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所谓的表层排水法,指的就是在填筑路基之前为了降低路基的含水量排除地表水分,需要在地面上开挖一些小水沟。排除地表的水分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路基的回填工作。回填材料一般采用沙子石块,还需要保证这些砂砾的通风性、透气性好,将盲沟的作用发挥充分。一般来说,开挖水沟必须结合当地的地质、地形,所以有必要在开挖之前对施工地区的地质、地形情况予以细致的勘察,保证排水沟渠布局的合理性和排水的流畅性。在表层排水法的利用之下,地表的水分可以被排除掉,增强了地基的稳定性。

3.2排水砂垫层固结法

排水砂垫层法是在软土路基中软土层较薄的地段,铺设一层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充分发挥砂的透水性能,起到砂垫层的作用。一般,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一般不采用粉、细砂。砂垫层采用分层压实施工。

砂垫层厚度:首先要满足渗流水能及时地排出,同时应能起到持力层的作用。其实际的铺盖厚度要根据路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砂垫层的厚度宜为30-50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施工:(1)若路基承载力较好,可使用机械施工,即采用机械分堆摊铺,用机械分成每一砂堆,然后用推土机或是人工摊铺。(2)如果硬壳层承载力不足时,则采用顺序推进铺筑法。(3)如路基非常软,则应先改进路基表面的持力条件,在路基表面铺设筋网层,再铺设砂垫层。

3.3粉喷桩加固处理技术

对于淤泥质软土和粉砂土而言,粉喷桩加固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同样加入了水泥和石灰作为添加剂,配合一定的材料制成固化剂,与软土混合,利用深层搅拌法使其充分接触。由于制成的加固料呈粉末状,在喷射钻头的控制下,洒入地层软土中,水泥和石灰能够吸收水分,同时这些材料之间会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发生水解、水化等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了对软土基质的改性,形成了具有良好刚性和强度的粉喷桩,大大提升了软土基质的强度和稳定性。

3.4强夯法

强夯法就是利用夯锤物对软基进行强夯操作,能够提高软土地基的各方面性能,最终达到提升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目的,避免了地基沉降事故的发生。一般,强夯法适用于低饱和粉土、素填土、粘性土、杂填土等软土路基的加固。其施工要点为:

(1)在正式施工之前,为确保夯实效果,应在地面上铺设不小于1m的碎石土垫层。同时,一定要对施工地段进行放样测量,明确夯实位置与间距。一般,夯实位置应按照三角形或正方形进行布置;夯点间的间距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和加固深度来确定,一般可取5-9m。

(2)进行夯击时,夯击遍数应由试验确定,最好夯实3遍,从两侧向中间分排进行。

(3)当夯实量达到1~2cm的时候;或是同一夯位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5cm,单点夯击次数≮4击;或是单位面积累计夯击>2000kN・m,夯坑深度>120cm时,就可以停止夯实施工。

(4)满夯结束7d后应对强夯处理地基取样进行湿陷性系数、干密度、承载力等项目的检测。其检测频率为500m钻探一处,每隔lm的深度范围取样。检测标准如下:①湿陷性系数:每处的平均值:δs≤0.005,最大值不超过0.015。②干密度:强夯的平均值ρd≥1.58g/cm3,最小值不小于1.50g/cm3。

3.5预压与堆载预压法

预压与堆载预压法是指在饱和软粘土路基上施加荷载后,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逐渐减少,路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路基土强度逐渐增长。施工注意点主要有:(1)堆载面积要足够大,顶面积不小于建筑物底面积,底面积也要适当加大。(2)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一般加载速率应控制在0.1m/d,避免部分堆载过高引起局部破坏。(3)对超软粘性路基,荷载的大小、施工工艺要精心设计,以避免对土的扰动和破坏。(4)在施工前后,应注意加强施工观测。前期,每层观测一次,填至2.5m时每天观测一次至路基施工标高。在堆载预压期间,每3d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观测时,一般是对地基的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和孔隙压力进行观测,一般其观测标准为:最大竖向变形率每天不应超过10mm;边桩水平位移每天不应超过5mm;路基中孔压不得超过预压荷载的50%-60%。

4.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新趋势

当前国内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使用的技术措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本、耐用性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来去探求与解决。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是当前道路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之一。当前国内外众多机构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已经投入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软土路基基础创新中,对道路软土路基创新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是当前市政道路工程使用的专门门类,其在诸多方面和其它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是互补的,当然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也有其本身的特色。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处理进程中,需要沿着立体化、全方位的方向发展,才能更符合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需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软土路基施工,想要确保稳定的路基结构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中的基本强度,就需要不断提升施工的技术,及时了解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要点,最终提高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路.浅析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华章.2015,(20):48-49.

[2]周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探讨[J].中华建设.2014,(12):32-33.

论文作者:苏继初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基于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浅述论文_苏继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