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关系着民生问题和国民经济建设,因此房屋建筑质量也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果房屋工程质量存在缺陷不仅无法保证业主的满意,同时还会带来安全问题,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的高层房屋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建筑中还存在很多的质量缺陷,影响着房屋建筑的质量,同时也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所以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导言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实际的发展情况,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一定要加强重视。文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2.1建筑工程房屋面层出现起泡或麻点、开花
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抹灰面层压光的工作无法及时进行抹灰工序,从而导致灰浆不收水,在进行压光之后发生起泡的问题;石灰膏进行熟化的时间达不到相应的规定要求,灰内还存在没有完成熟化的颗粒,在进行抹灰之后继续进行熟化,体积不断的膨胀,从而致使抹灰表面出现开花的情况。为了有效防止这一问题的出现,面层灰应当等到底子灰五、六成干之后再进行,收水完成之后再进行压光的工序;石灰膏进行熟化的时间一定要保持到15天之上,异地不能够使用没有完全熟化的石灰膏。如果发生了开花的问题,应当提前1到2天的时间把开花的位置松散表面进行剔除,等待石灰膏完成熟化之后,再进行喷浆的工序。
2.2地面石材
铺装是一项技术非常强的工作,实际的施工质量对整个工程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在整个工程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来进行施工,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的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地面不平的问题,为了有效的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在进行施工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将板面装平,对板材严格的进行检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对材料进行选择,厚薄不均匀的不能进行使用,而且应当在板背抹砂浆来进行找平,对局部的偏差比较大的位置,应当采用使用云石机来进行打磨的工作,之后再进行抛光处理的工序。此外,在进行铺装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粘结层砂浆稀、而铺装的时候水泥素浆已干的问题,或者是存在没有彻底对污染物进行清理,在进行养护的时候时间过早或者是产生重压等一些原因从而致使发生空鼓的问题。在进行铺粘的时候不能使用水泥面粉。养护时一定要架板,杜绝在面上进行行走。
2.3建筑工程中屋面渗漏问题
卫生间还有厨房都是非常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渗漏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现浇板周边的位置没有做好防水的重要工作;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楼板进行凿眼的过程当中,致使楼板受到破损的情况。还有就是对地漏的位置没有足够的重视,洁具周边的防水工作没有做到位。最根本的就是使用的管道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而导致链接的管道没有到位,也会出现渗漏的问题。
2.4建筑工程中门窗的安装问题
所有的门窗在完成安装之后经常使用就会出现松动的情况,如果门窗扇在进行关闭的时候撞击到门窗框,导致门窗口的灰皮出现开裂或者是脱落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预留的木砖间距太大的问题,与墙体没有紧密的结合;预留门窗的洞口尺寸过大从而导致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空隙过大。为了有效的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在工程开始进行施工之前,就一定要严格的根据施工的要求来进行施工;木砖的数量必须要按照图纸以及有关的规定要求来进行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强化质量意识
要想有效的解决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这就需要强化质量意识。通过教育能够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提高,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质量意识的提高是员工对质量态度与认识的总体表现,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同时更是质量管理提高的第一道关卡。只有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是与每一位员工互相关联的,各个地区以及部门需要协调配合起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监督与改善,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工程质量在思想上得到不断地进步,这些将会帮助企业的工程质量重要性意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使得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的好转。
3.2加强材料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要想有效的解决建筑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就必须要加强材料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不对建筑工程建设处理进行必要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则会导致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应当提升对建筑工程建设处理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①组织系统化、透明化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供应流程,施工材料供应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材料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施工建设单位应当树立质量意识,选取质量可靠的施工材料,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材料管理步骤奠定基础。②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验收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验收工作是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最后一个步骤,在进行施工材料验收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规格等因素进行仔细的检测,确保进场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设计图纸要求。③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材料管理,现场材料管理是检测施工材料质量的最后一步,只有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材料的不必要消耗。除了对现有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外,施工建设单位还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引进。使用经过相关检测的新材料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并减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经济效益。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方式便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在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过程中,应当主要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在进行培训活动之前,建设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不足,从而选取针对性的培训措施。
3.4健全建筑工程质量体系建设
完善的质量体系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实现所需要的机构、过程程序与资源,通过健全的工程质量体系的建设,对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以及全方位的控制。注重有效持续的运行,培训企业内部的质量审核人员,通过对质量体系的运行、审查、评判与改进,使体系的高效运行得到保证。要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能将以前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部推翻,应该对比制定的标准进行更新、补充、完善与健全。
4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的发展,使得综合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于生活的质量以及品味方面的要求更加的高。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存在很多质量通病,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方案,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颖颖.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门窗,2016(12):59.
[2]陈士付.质量通病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防治[J].建筑知识,2016,36(14):95-96.
[3]毕文敏.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通病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81+183.
[4]郭爽.浅析现代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质量通病治理[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27.
论文作者:纪宏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通病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这一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