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论文_齐海玲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论文_齐海玲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构建智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实现魅力初中数学课堂。本文对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点作出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智慧课堂,构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把课堂主体交给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实现师生共建的高效智慧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负责教授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扩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培养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创建智慧课堂的方法让学生乐学、善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努力打造智慧课堂,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 初中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意义作用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内相关学者一致认为智慧课堂就是通过建设智慧环境,再运用智慧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针对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二是多样性,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真正的把知识融入到实际运用,使学生有清楚的认知;三是灵活定,智慧课堂需要学生在看待的问题的时候要从多方面思考,俗称一题多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人文性,智慧课堂中要求学生多互动交流,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教学相长。

2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2.1引导学生发现智慧

教师在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就布置好预习功课的作业,让学生有自主预习的时间,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更清楚的初步了解数学知识,在预习的时候把认为有难度的部分标注出来,等正式上课教学的时候,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教学学生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以“二次函数”课程为例,教师首先设定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解题答案,例如,二次函数的概念是什么?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找到解题答案,不但可以学习新知识,还能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找到答案还会有成就感,对学习更加有信心和积极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后就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个特点,把游戏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置有趣味的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提前设定好一个游戏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接下来大家先做一个有趣的猜数游戏,我来猜一猜同学们的年龄,同学们把自己的年龄乘以5再减去8,然后每个同学报出结果就可以。学生在听完老师的游戏规则以后非常兴奋,都非常积极的思考。随后,就有学生报出答案,让老师猜,学生们发现教师给出学生准确年龄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们都非常好奇。然后教师就给学生分析,假设你们的年龄是x,也就是5x-8,求x的值只需要在最后的结果上加8,然后再除以5,通过游戏的方法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兴趣中理解知识,还可以主动的探究思考数学知识。在此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小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顺势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感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2.3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黑板+粉笔”为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或信息化的手段转变成形象、直观、有趣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教师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次函数y=kx+b。教师在课前做好PPT课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 y=2x 的图像,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k”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3x、y=4x ,然后再画出“k”不断变大的一些图像,学生通过这些动态图像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k”对图像 y=kx 的影响。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技术画出一些“k”为负数的图像,“k”对图像的影响也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来。再然后,教师继续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直观的图像,学生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有待改进,如果不创新就会制约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此同时,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促进初中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相关教育教学部门和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打造良好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美玲.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才智,2019(27):51.

[2]徐笑盈.浅析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案例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8(32):48-49.

[3]曹娅烨.半肯: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8(19):66-67.

[4]李俊钦.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3):108-109.

论文作者:齐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论文_齐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