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随着我国众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落成,一些致命性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在运行中表现出来。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等问题表现的最为直观,也最为突出。因此,为了更好的带领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发展,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施工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潜力和群众的日常生活。施工技术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全部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所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相关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筑施工技术
(一)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中,为了应对河道上游来水,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是利用修建围堰工程措施解决河道水流的导流问题。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就是通过在河道上修建围堰,并将河道水流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宣泄,从而构建出维护基坑,便于河道下游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这就需要对整个施工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进行周密、科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施工作业环境、施工设备设施以及相关项目所用到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等综合因素,同时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进行预估,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解决措施,最终实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
同一般的混凝土材料相比,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采用的材料也主要为砂石骨料、混凝胶原料等物质。这两种最大的不同是,各种材料所搭配的比例不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主要采用相对黏稠的搭配比例,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被坚实的碾压处理。因此,在配制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时候,通常采用含砂率较少,骨料直径相对较小,水泥含量不多的材料,且还应该掺入较大比例的粉煤灰,以确保足够的黏稠度,实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到目前为止,这种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碾压技术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有3种,其分别为砂卵石掺和一定比例水泥的混凝土、贫碾压混凝土物质、高粉煤灰惨和的混凝土。在具体施工实践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依据当地的现实情况,正确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充分发挥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的优势,保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长久性与稳定性
(三)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由于土坝变形和渗水问题等因素造成的水坝危险,目前大部分水坝存在由于各种人为或者突发事件造成水坝安全性能降低的现象,通过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状况的危害。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坝体或者水坝的基岩进行劈裂灌浆措施,从而控制土坝的流水渗透和坝体变形,进而保持坝体的完整性和防渗水功能,最终实现水坝工程安全。通常要结合土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劈裂灌浆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保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四)土坝填筑技术
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土坝表面流水作业的工艺是保证全部土坝体成功填筑的关键因素,其主要内容为下列若干方面:第一,在完成全部流水作业线之后,可以采用卸料和平料的手段进行后期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应该尽快规划出具体的流水单位时间与作业程序工序的数目。第二,依据具有的流水作业内容正确划分坝体填筑工序,且其实际的步骤主要应该考虑辅料应用的形式、填筑的面积、实际施工所需的强度及季节性变化等因素。第三,在处理土坝表明流水作业的工程段和方向时,应该尽量保证正常的机械运转,也应该选择合适的土坝面积进行处理。一眼而言,工作段长度应该维持在50~100cm,且宽度约为14cm。最后,为了减少极端季节施工过程中热量的散发,在进行实际工程作业时,还应该合理把握好土坝填料的时间分布,尽量避免发生作业线循环操作的情况。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体系
(一)强化安全管理的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划分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虽然各类别的管理措施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以意识管理为基础,因此需要在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意识将安全管理理念运用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并且进行考试,未通过者一律不许上岗,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更好的保护好一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分层分部门建立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具备完善的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制度,确立安全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以及安全考核制度等;具体的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并且具备对突发安全事故及时处理的应变能力。
(二)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产运行考核机制是否健全和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干涉,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机制,需要通过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在能够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的同时,进行量化的指标考核,将考核内容、考核指标的制定及相关实施细节问题作为考核机制的重点来强化和实施,最终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项目现场施工要合理控制管理风险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涉及的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容易产生安全管理漏洞,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以及未可预知性等特点,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要合理控制管理上存在的风险因素。认真分析以往存在安全管理过失,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且总结经验教训,然后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将安全管理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需要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安全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体作用,并且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现场突发性事故的处理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编制出应急处置方案,避免事故干扰正常的建筑施工。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提高其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努力克服其施工技术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限制性因素,努力做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力争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钰德,王铭岩,杨叶娟.基于BIM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及应用流程[J].人民黄河,2019(08):138-143.
[2]季爱芳.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3):318-319.
[3]洪荣.水利工程建设防渗堵漏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管理[J].安徽建筑,2019,26(07):237-238.
论文作者:陈东强,朱少杰,李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土坝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