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在智能电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下,继电保护作为维护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其建设水平也愈发的重要。然而我国当下的智能电网与继电保护发展速度不匹配的情况也引发了诸多问题。针对此情况,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要求,并针对继电保护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为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电力系统
前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背景下,各领域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依托与网络技术下所诞生出智能电网系统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从根本上发挥出智能电网的积极作用,现阶段的从事相关工作的任职人员就需将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对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优化与革新上,并以此从根本上提升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平稳性。
1智能电网的概述
1.1智能电网的特征
就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相较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智能电网能够进行自身的维护;第二,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强;第三,供电效果好;第四,在原有基础上切实提升了电网运行时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并有效节约了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以及成本。
1.2智能电网的技术种类
在当前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主要应用到的技术有:第一,自动感应技术,主要起到实时监督智能电网运行过程的状态的作用;第二,通信技术,将智能电网运行的状态以及出现的故障及时反馈到系统控制设备与维修人员手中;第三,智能化设备操作技术,为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还需要相关工作者能够掌握智能设备的操作技术。
2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问题
2.1继电保护的范围不够明确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还不够普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依旧使用传统电网,导致继电保护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划分管理范围。也正是因此,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并不够智能,在过度发电的过程中,由于电网的互相穿插的复杂情况,混淆了诸多的继电保护信息,导致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中会出现诸如保护的不准确、延时问题,无法实现对智能电网的全面的智能的保护。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继电保护范围不明确是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2.2继电保护的力度不足
在发展智能电网系统的过程引入不同类型的特色技术、新技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技术都具备双面性,在为智能电网系统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必须通过继电保护维持智能电网的运转环境,防止智能电网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3设备的保护不够完善
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源自设备上的支持。继电保护的设备应该具有能够随着智能电网进行发展与更新的能力。同时,电力企业依据智能电网的运作环境条件结合继电保护的状况,制定设备的改良计划,完善继电保护系统的整体性。智能电网环境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极高,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此,当下完善保护设备是目前我国各大电力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发展目标。
3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问题对策
3.1构建继电保护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能够快速地收集智能电网环境的运行状态与数据,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信息提供平台。在智能电网环境下,应围绕动态监控开展继电保护平台的建构,促进继电保护的发展速度,达到继电保护与智能电网同步发展的目的。因此,改善我国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能力首先应完善我国继电保护信息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强化继电保护信息的传输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的普及,继电保护信息的传输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中,强化信息传输能力无疑是重要的。通过强化信息传输能力来完成继电保护的分层分级,这不仅可以为智能电网提供优质的保护,同时也能提高继电保护的信息传输效率。因此强化继电保护信息的传输能力是满足智能电网需求的必要手段。
3.3完善继电保护系统
首先,可以将智能传感器应用于继电保护系统中,这样能够发挥传感器的优势,在获取更多的设备运行信息的同时,将设备运行参数转换为继电保护实现的重要依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障继电保护系统的动作执行的可靠性。然而在智能电网设备的外部接线的运行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如风霜等天气是极易引起接线振动等问题的。因此,在设备是否发生故障的环节中,不能只依靠单一指标,而应该综合分析全部设备的震动特征。为了做到综合的分析,可以将变压器中的震动传感器的非正常振动作为发生错误的信号,从而进行是否发生故障的判断。同时也应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将温度、湿度等参数也列为参考指标。
4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发展要点
4.1继电保护的数字化发展
就目前来看,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数字技术。因此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进一步优化时也应朝向数字化发展,结合数字化传感装置增加电网通讯系统的信号传输渠道,并有效降低了原有传感器中易出现测量误差等问题,提升了传感器的的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不仅如此,在继电保护装置朝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应将原有传感器中的辅助功能进行进一步简化与加强。
4.2继电保护的集成化发展
由于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电网相比增加了众多的电力设备,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更新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其自身的集成化发展方向,并在原有基础上对扩宽对智能电网运输数据的采集渠道,以从多角度,全方面分析与整合信息资源的具体内容,为智能电网的安全以及可靠性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3继电保护的网络化发展
在继电保护装置朝向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的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参数数据进行及时的整合与分析,并将其传输至电网设备当中,以实现对智能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监管;第二,信息资源的传递,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积极查看并反馈继电保护装置所传输的信息资源。
4.4继电保护的智能化发展
为充分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电网中的积极作用,现阶段的相关工作者也要将注重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发展,将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电力设备与众多线路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将电力设备进行协调统一的管理,从根本上扩宽继电保护的范围,并为智能电网的平稳运行提供中坚的保障。
4.5继电保护的多元化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在智能电网中运行的高质与高效性,现阶段的工作人员也要结合智能电网应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以此找寻到其与继电保护装置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推动继电保护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如此,在当前的继电保护装置中,还应使其以更加灵活完善的方式对智能电网包括输电效率等运行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统一调控,以减少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量,从而提升电力系统的经济利益。
结语: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对承担着各种保护工作、维持智能电网高效运行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也越发严格。继电保护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为智能电网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以此促使智能电网更安全、稳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智能电力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情况下,也应大力展开继电保护技术的研发,促进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增平,姜宪国,张执超,张晋芳,刘国平.刍议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13~18.
[2]薛鹏程.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299~300.
论文作者:程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