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处理保健酒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塑化剂及沉淀效率低下问题,必须对现有人工活性炭处理方式进行设备改造,设备技改后产品活性炭处理率提高64%,质量的稳定性及合格品率也提高。
关键词:活性炭处理 设备改造 处理效率提高
目前公司30-40度保健酒在生产过程中含有塑化剂:DBP,DEHP,BBP,以DBP为主,平均含量约2.5mg/kg,要求进行活性碳吸附处理。处理要求:DBP去除率达到90%以上,达到产品合格要求。
针对此项问题,本人提出了整套技术改造方案,利用现有200kL薄壁不锈钢罐进行活性碳吸附处理,并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研发制作,完成了整个技改工作,满足了产品的塑化剂处理要求。经过两年多的生产使用,产品质量稳定。
一、目前活性炭处理技术的缺陷
目前公司使用人工添加活性炭,搬运过程存在二次污染,切添加速度及反应效率均无法达到稳定合格产品的要求,存在处理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设备改造要求:
根据项目技术要求,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活性碳的加入方法与加料器设计:要求从罐顶自动加料,解决人工搬运及加料过程炭尘污染问题。
②:处理罐的选型与改造方案; 现有100KL,200KL和500KL三种薄壁常压不锈钢储罐。储罐底部装有φ25mm固定空气搅拌盘管,盘管开孔φ3mm,空气压力0.7MPA罐体开有上下人孔,附:图纸。
③:选择搅拌方式:目前,静态空气搅拌效果不好,要求在气体搅拌的基础上加装其它搅拌系统,要求可调节。
三.技术改造方案选择:
①:处理罐选择:
根据项目现有设备情况和有关技术资料:处理罐属于薄壁常压304板不锈钢储罐,标称储量分别为100KL,200KL和500KL。板厚4(底)-2mm(顶)厚,满装液面高度11m,直径分别为φ3.5m, φ5m, φ7.8m。
从罐的结构上分析,常压薄壁直桶形罐,最大承载在底部,最大压力为11.5Mpa ,只要焊接良好,强度足够。罐体刚度与罐体直径,内部结构有关,直径越大刚性越差,罐内如无支撑,钢性更差。根据当前的三种罐形和图纸,决定选用图示200KL的储罐进行改造。
②:活性炭添加方式选择:
根据技术术中心试验选用的活性炭样品物理特性和活性炭添加要求,技术上可采取“气体输送定量添加器”,原理简图如下:
因粉状活性炭自然状态下容重较小,采用封闭式气体压力输送器可将炭粉送到20M高度,输送气体压力应达到0.8Mpa。
上图中,调节气路闸阀可调节输送高度,调节料道闸阀可以调节输送量。
③搅拌系统设计方案:
经计算,罐子容积达到210m3,高度达11m,仅使用气体搅拌很难在一定时间内使介质均匀分布在全部液体内。必须配合采用其它搅拌方式。
在液体搅拌中,常用的搅拌方式有:流体搅拌(包括射流搅拌,常规错流搅拌和涡流搅拌),机械搅拌(包括螺旋浆搅拌,螺杆搅拌,旋转叶板搅拌),气体搅拌(高压气流和小气流搅拌)。为了减少设备改造工作量和难度,配合已有的气体搅拌,采用外加“外循环涡流搅拌”方式,使搅拌系统达到项目技术要求。原理简图如下
储罐底部原装有2圈环形气管,管径φ50,气孔φ2。管路供气压力为0.7Mpa。根据空气压缩比,气泡到11m表面时,体积放大约为罐底体积的1.9倍,气泡在液体中上行时,依靠气泡体积的不断增大,带动液体流动,可减缓活性炭沉降的速率。根据原储罐的特点,不改变原气体搅拌的布局,增设“外循环涡流搅拌”。
如上图示,在罐顶中部区域增设液体抽出专用管,在罐底增设液体专用注入管,外接合适功率的离心泵。储罐内液体从罐顶抽出,从罐底以一定的角度注入,以外循环的液体注入推力,造成罐内液体定向螺旋流动,形成螺旋向上的涡流,与罐底上升不断澎大的气泡相混合,加大涡流向上的动力,一方面,减缓活性炭沉降速率,同时,加强活性炭与液合混合的强度,使活性炭均匀分布。
活性炭采用气体输送,液体下水平注入。如图示,加入管采用不锈钢管变成90度角,水平段插入液面一定的深度,深度可调,可进行大于120度角扇面旋转。活性炭加入时,旋转钢管可使活性炭在一个较大的平面内分布,加快活性炭在液体内均匀分布的速度。
为了避免罐外特环时,罐内液体和气体短路,外循环液体抽出管应尽可能靠近罐内液体平面中心,抽出管口应加装气/液分离器,并插入液面1m以下位置。
为了能在合适的时间内扰动200KL的液体,外循环液体注入要求有足够大的推力。经理论计算,注入管出口压力应大于2.5Mpa。根据这一要求,外循环离心泵应选择出口扬程大于30米,功率大于12.5kw的离心泵,由于储罐刚性较差,注入管和抽出管安装处要求加焊面积不小于300*300mm厚度大于3mm的加强板。
④:系统联接方案
设备系统在空间上受限于储罐的空间位置,操作面分置于罐顶与罐底,要求地面有合适的加料操作面和操作控制区。罐顶要求有合适的操作面,能上下自如。为了提高处理罐的效率,一个处理罐应就近配套两个静置缓存罐。并与过滤系统能快速联接与输送。被处理物料能快速从储存区输送到处理罐。
系统改造需充分考虑减少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系统操作定主操作岗位一个,辅助操作岗位一个。设备联接方案如下图:
四.技术改造方案效果:
1.被处理液体从外部注入:25KL/h,8小时。
2.活性炭加入添加器:一次25KG (自然装态下,约65L) 。每次添加15分钟。
3.高压空气启动:高压空气开始搅拌。
4.循环泵启动:外循环搅拌启动。
5.启动活性添加:①.添加器出口阀门全开(含罐顶阀门);②.再启动添加器高压空气阀门。③.调节罐顶活性炭加入管控制阀,调整活性炭加入速度。活性炭加入应缓慢加入,边加边搅拌,活性炭加入速度应控制在12.5kg/h 左右。
6.搅拌:活性炭添加完以后,关闭添加器高压空气,持续混合搅拌一小时。
7.搅拌系统停机:先关闭空气搅拌,再关闭外循环搅拌,
8.抽空已处理完的产品。抽空清理处理罐备用,需时间10小时。
根据以上流程,一个处理工艺周期时间约3工作日(24小时,含工间准备时间),较原200吨处理时间(14个工作日)缩短近70%,质量稳定且可监控。
论文作者:张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活性炭论文; 液体论文; 气体论文; 储罐论文; 空气论文; 涡流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