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我院从2011 年3 月到2014 年3 月共收治放射外科患者69 例,主要是对这69 例患者使用射波刀治疗肺部肿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经过3 个月的治疗后,肿瘤的局部得到完全控制。结论: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效果显著。
【关键词】射波刀;放射外科;肺部肿瘤
前言射波刀是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一种新技术,因为其可以对肺部肿瘤进行高精准的定位和追踪,所以在治疗肺部肿瘤的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研究正是通过多次临床试验,对射波刀治疗肺部肿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采集大量临床实验数据,以便于射波刀在治疗肺部肿瘤上的推广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9 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患者,其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2~83 岁,中位年龄62.3 岁。31 例肺部肿瘤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19 例无组织学诊断。30 例患者曾接受过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20 例患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其中患有腺癌的患者有10 例,鳞癌患者有18 例,腺鳞癌患者10 例,肺纤维肉瘤患者2例,肺转移瘤10 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Accuray 公司所生产的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进行治疗,均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通过金标进行病灶追踪者69 名。用CT 检查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肺部肿瘤的代谢情况,并作出相关记录,评估标准采用实体瘤治疗评估标准(response evahz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对患者的易感部位进行定时检查,对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和原因进行记录分析。还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性别、感染部位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患者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也做了详细记录。
2.结果经过三个月的外科放射性治疗,肺部局部肿瘤率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其中达完全缓解25 例,部分缓解36 例,稳定2 例,进展3 例,总有效率91.1%,CK 治疗3 个月时行CT 随访检查,CR率为11.1%(6/54),部分缓解38.9%(21/54);6 个月时,CR率为21.1%(8/38),PR率为44.7%(17/38)。由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效果显著。
3.结论3.1 肺肿瘤的相关概念肺肿瘤作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是各位医学工作者多年来进行研究的主要课题。肺肿瘤患者会经常出现呼吸困难等问题,又因为肺部的癌细胞极易转移和扩散,所以会造成脑癌或者骨癌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所以对肺部肿瘤的早期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肺是随呼吸运动的器官,计划CT中的GTV是在呼吸周期中随机某一时相所在位置的影像,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放射计划设计中的误差。更为复杂的是,位于肺不同解剖位置的肿瘤运动幅度不一致,而且肿瘤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旋转和变形。正是由于肿瘤的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其治疗的可愈性降低。任何放疗技术在对肺部肿瘤治疗的同时都会对周围正常的肺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肺癌患者年龄相对较高,体质欠佳,加之肿瘤消耗,治疗前大多存在着营养供给不足。患者呼吸深度的不确定性和肺癌患者多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等,大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或呼吸功能较差的患者,难以坚持较长时间的呼吸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射波刀的相关概念射波刀(Cyber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又名电脑刀、网络刀,是一种实时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的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是唯一精准度在1mm 以下、不需要框架而治疗全身肿瘤的放射外科设备。射波刀的本质是放射线治疗,其照射病灶的射束分散、照射精准,能克服患者和肿瘤在照射过程中的移动,所以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初期癌症的治疗上,因为该方法被研制发明的时间不长,所以在临床上还属于新兴技术,但是因为其副作用较小,所以在各个国家的应用上非常广泛。放疗是除手术之外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但常规放疗模式是基于二维图像来确定以及治疗靶区,通常靶区内包括的正常组织较多,单次剂量小,生物剂量低,治疗时间长,故局部肿瘤未控制和复发是常规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CK即射波刀技术整合了呼吸门控和实时跟踪技术,实现了同步呼吸跟踪,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自由呼吸,而且治疗误<1.5mm。而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使用大剂量窄束高能射线精确聚焦于肺部受照靶区,进行高精度放疗,提高了靶区剂量,缩短总治疗时间,提高生物剂量,消除了呼吸运动对放疗的影响,实现了肺肿瘤的放射外科治疗。
CK 治疗技术包括两个方面:金标跟踪技术和肺跟踪技术。金标跟踪是在肿瘤内或肿瘤周围植入1~3 个高密度金属标记物,确定肿瘤的位置以及肿瘤随呼吸运动的规律。在临床实践中,采用1 个金标跟踪定位似乎并未减低局部控制率,其原因可能是靶区边缘的高剂量,抵消了金标定位跟踪误差和肿瘤旋转的不确定性。
肺跟踪技术是使用肺部肿瘤的轮廓代替植入的金标,把肿瘤当作“标记物”进行跟踪。对于肺气肿、肺大泡等肺功能很差的患者而言是更为安全的治疗手段,还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
3.3 肺癌脑转移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见并发症。肺腺癌脑转移发生率与肿瘤大小有关:原发肿瘤2cm 时约有14%发生脑转移,6cm 时为72%。在分次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残存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可能会抵消放疗所获得的收益。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平均生存期仅3 个月。全脑放疗常作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亦是最常见的治疗。全脑放疗有很多局限性:对疾病的控制仅为适度效应。6 个月内,脑局部控制率为50%,1 年内局部控制率为0%,约50%患者死于脑部肿瘤的进展,而且全脑放射性治疗还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副作用。与全脑放射性治疗相比,射波刀特别适合颅内转移肿瘤,因为脑转移瘤往往多发,射波刀应用非等中心、非共面、非聚焦即“三非”模式,可先后照射两个或多个肿瘤,1个疗程即可完成。
3.4 肺癌骨转移骨转移是肺癌主要并发症之一,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约30%~40%,平均生存期6~7 个月,可导致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恶性高钙血症等并发症。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射波刀治疗肺癌伴脊髓/脊椎转移的患者,可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改善疼痛以及预防病理性骨折,缓解脊髓压迫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4.结语肺癌作为一种死亡率相当高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射波刀作为一种放射外科的新技术,在其临床试验上面有着很多的优势。其微创手术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精准的定位又可以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所以,要进一步推广射波刀在临床上的使用。本研究正是通过临床试验,讨论的肺癌和射波刀治疗方面的相关概念,以及肺癌脑转移、肺癌骨转移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醒医学工作者要积极挑战癌症等疑难杂症,防治并发症的产生,用先进的技术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负责。
参考文献:[1] 朱锡旭,李兵,武新虎,沈泽天.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4):371-374.[2] 朱小丹,孙甜甜,王玲.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肺癌56 例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0):23-24.[3] 吕艳玲,宋勇.射波刀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12):1135-1137.
论文作者:姚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3
标签:肿瘤论文; 肺部论文; 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外科论文; 呼吸论文; 局部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