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的工会维权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政论文,格局论文,主导论文,工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工会工作的具体体现,是通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适应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当前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工会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迫切要求工会组织正确把握维权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深入分析职工群众权益维护的新需求,探索建立党政主导的工会维权格局,进一步完善切合自身特点的工会维权机制,把“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落到实处。
一、坚持党政主导性与发挥工会主动性的统一
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为工会维权工作指明正确方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格局最重要的优势。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把工会维权机制主动纳入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中去,同时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才能切实代表和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会组织要建立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主动及时地反映社情民意,并就职工权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等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听取党委指示;按照“党建带动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加快工会组建进程,促进党建和工建的有机结合,夯实工会维权的组织基础;建立健全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和工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为各级工会开展工作争取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建立和完善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拓宽表达渠道,把职工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是工会切实维权的重要基础。工会要注重通过人大、政协反映职工舆情,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途径,表达职工群众的意愿和工会的主张;与人大、政协的专委会合作,就职工权益维护、农民工问题等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注重参与立法,就涉及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生活和医疗保障等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建议和意见,发挥从源头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政策制定参与,通过联席会议、三方协商机制、各种专题工作会议等,积极参与关系民生问题的重大政策的制定并推动实施。要注重职工民主参与,进一步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职代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联动,不断拓宽企业内部职工民主参与的渠道,为职工直接表达利益诉求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职工权益维护保障机制
通过有效的机制建设,全方位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化权益,全过程介入劳动关系的确立、运行、监督和调处,全覆盖各类职工群体、把职工合法权益落到实处,是建立党政主导的工会社会化维权格局的基本目标。工会要围绕解决职工“三最”问题,积极开展各项维权工作。建立健全与促进就业社会责任体系相衔接的工会就业援助服务机制,完善工会职业培训体系,努力提高职工的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积极推广平等协商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推动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工会劳动保护工作责任制,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健全工会医疗互助保障机制,扩大互助保障的受惠面。加强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规范化、援助服务社会化的帮困送温暖工作长效机制。要围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突出协商的理念,大力推广集体协商、工资协商、劳动定额协商、女职工专项协商等制度,通过平等协商平衡利益关系,实现劳资合作共赢;突出调解的理念,通过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状况监督检查制度等,努力把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突出“上代下”的理念,推进上级工会代表、指导下级工会行使部分职权,使各级工会协调劳动关系更有成效。要围绕不同职工群体的利益需求,增强维权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新特点,不断扩大工会维权机制的覆盖面,满足不同职工群体的维权需求,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既要关注高学历、高收入、高技能职工,也要关注低收入和困难职工,还要关注农民工等群体的利益。
四、建立和完善工会社会化维权协调机制
工会组织不断提高社会协调能力,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平台,扩大社会影响,是构建工会社会化维权格局的重要保证。为此,工会要重视促进同党政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协调的制度化,以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各方面权益。比如,要争取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联手推进党建和工建。要在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探索扩大工会宣传的工作机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坚持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联合开展维护劳动者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形成常规的工作制度;健全与发改委、科委、教委、人事局等单位联手推进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制度,共同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同时,要重视加强同其他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的合作和交流。比如,在职工教育培训、技能比武和登高方面,与团委、科协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方面,与妇联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在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方面,与律师协会加强合作,提升工会维权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不断创新各种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促使工会维权工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支持。
探索形成党政主导的工会维权格局,完善工会维权机制,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形势下工会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党政主导的维护职工权益机制,努力开创工会维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