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十分复杂,开展这项工作对保障机械设备高效、稳定和安全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力度,充分发挥设备的功效,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引言
传统产业当前的生存环境虽然已不如从前,但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并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也对传统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且加快推行关于机械设备管理的政策,为传统企业提供优良的市场环境。企业也要迎难而上,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机械设备维护人员队伍,为生产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1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现实意义
从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角度来说,常见以下问题:(1)有形磨损。通常来说,机械设备运行期间,因为使用操作难以避免会产生的一些磨损为有形磨损;(2)无形磨损。工程机械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磨损问题属于无形磨损。受到运行环境和机械设备自身因素等多重影响,机械设备极易产生锈蚀和老化等问题,降低设备的性能水平,影响功能作用的发挥。基于此,做好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更换老旧设备,对磨损程度不高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问题
2.1尚未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步提升,人们也将目光从传统产业上转移到了高新技术产业上。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传统产业经营者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会想方设法降低产业的开支。例如,购买较为便宜的机械设备,但价格低廉机械设备往往存在安全隐患,使得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频繁出现故障,进而影响传统产业的正常运营。主要原因是尚未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
2.2设备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或流于形式,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产业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由于传统产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较为轻视,多重视于企业的生产与安全工作。此外,因缺乏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也导致了机械设备管理队伍水平较低的情况。
2.3操作人员素质较低,相关专业知识缺乏
企业在招聘操作人员时,不会对他们有具体的要求,只是简单告知如何操作设备后,就完成了任务的交接。不仅不利于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理解,可能只会简单的操作而已,而不能掌握日常的维修与保养等技能,进而在操作中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严重时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2.4保管措施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受损
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等,而出现机械设备的保管不合理的情况。企业在放置机械设备时,通常将其放置在闲置的厂房中,由于厂房潮湿等,使其受潮进而发生锈蚀损坏等,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有的存放环境虽然较好,但由于管理人员较为贫乏,也会使机械设备在保管过程中受到损坏。
2.5责任制度落实不明确,管理工作出现困难
在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度,或未将责任制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只能流于形式。例如,设备操作与检修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懈怠情况等,进而导致机械设备受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
3.1机械设备保养管理策略
首先,合理的选择以及组合机械设备。企业需要结合生产和施工特点,选择可以满足生产建设的机械设备,需要考虑到机械设备的性能、成本等因素,并且对该设备的参数和保养要求详细了解,进而在满足生产前提下,减少设备使用中的损坏,同时在科学的管理下使设备良好运行,为后续的维护和保养奠定基础。其次,对特种机械设备实时监测。特种机械设备更加需要在使用和管理上高度重视,其运行和维护风险更高,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确保其使用前、操作中和使用后的实时安全检查工作,特种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电梯、游乐场设施等设备,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加大日常的检修和维护力度,做到实时监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秩序。最后,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明确机械设备安全对企业的重大影响,定期对操作任何现场管理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让企业形成重视安全、重视管理的风气。企业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强化操作人员的技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出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检修流程,使其科学的进行设备排查,具备正确处理修护问题的手段。此外,对于新引进的设备要制定专业人员操作,并且将操作经验和注意事项分享给后续要操作的工作人员。
3.2机械设备维修策略
首先,强化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意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维修和养护机械设备的观念,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有效开展养护工作。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培训,使其长期树立保养意识。企业需要让维护人员严格按照管理的相关内容对设备给予优质保养,降低设备的故障出现情况,使保养发挥出真正效用。此外,企业要对养护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不断提升维修保养水平。其次,完善维修保养体系。要想完善维修保养体系,企业的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首机械设备的性能结构、技术参数、使用和维修情况,综合以上因素合理设置保养周期,指派相关人员按照保养流程开展工作,同时需要做好设备维护的监督管理,可以采用定班保养的方法提升保养效果,最大程度的降低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巨额维修。此外,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保养流程和考核机制。再次,提升维修保养技术。机械设备的每一次使用都会对其损耗,保养和维护是为了降低机械设备的损耗,因此必须提升和改善保养技术,在以往的维修保养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且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维修保养技术水平,确保设备在多种严峻条件下可以全天候的、高效的发挥其功能,保障生产建设的有效开展。此外在,在维护和保养中要多使用经验丰富或者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员,同样也可以提升养护质量。最后,细化各项管理工作。企业的各部门都要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共同配合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在维修保养工作开展中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量化工作内容,使全员明确其工作目标,提升工作效率。企业要形成机械设备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如果在机械设备养护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后继续检查和验收。对于管理混乱导致设备严重失修的维护人员,不仅要追究其经济责任,将其清出企业,必要时要追究其行政责任。
结束语
拥有高质量的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一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尤为重要。只有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了对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才能够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以及企业的收益。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促进技术的革新发展,才可以取得高效益的回报。
参考文献
[1]顾钱君.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194-195.
[2]瞿自力.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修保养技术[J].中国化工贸易,2015(30).
[3]管仁君.浅议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经营管理者,2015(32):00167.
[4]王卉.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黑龙江科学,2016,7(4):54-55.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企业论文; 维修保养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