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荔浦市双江镇中心小学 546602
摘 要:建模是一种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之后,建模思想逐渐得到诸多数学教师的重视,并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文章就此从充分把握建模源头、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过程、促使学生应用数学建模三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促进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建摸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在不断的熏陶中内化建模思想,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建模思维。
一、充分把握建模源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想突出建模思想,教师就应立足于教材实际,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建模思想,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数学建模教学奠定基础。毕竟,开展建模教学的前提就是数学知识、概念、命题、问题、方法等能体现出“数学模型”。以鸡兔同笼为例,若是教师只是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简单讲解,是无法突出数学模型思想的。所以,教师要结合数学建模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出其中隐藏的建模要素。首先,从内容层面来说,鸡兔同笼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题型结构,即给出两个已知量,求解另一个未知量。其次,从解题方法层面来说,鸡兔同笼解题方法的思路非常明确,且完全可以套用在其它数学题目的解题中。最后,从思想层面上来说,完成鸡兔同笼的问题解决之后,还可以将其解题方法、思路进行扩展,从而衍生出更多的解题方法、思路。显然,只有小学数学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三点,才能在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中合理渗透建模思想。
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过程
只有让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才能充分理解数学建模思想,毕竟,实践出真知。所以,教师应当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创建数学建模学习活动,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以“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可按照以下步骤创建数学建模活动。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展示出图画:图画1中有五名小朋友在浇花,图画2中只剩下三名小朋友在浇花,然后教师询问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能够发现五个小朋友走了两个,剩下三个小朋友,你知道怎么用列出计算式吗?这时学生就会列出计算式5-2=3。其次,构建数学模型。主要由教师引导:我们通过上述两幅图能够知道在浇花时原本有五个小朋友,后来中途走掉了两个小朋友,剩下三个小朋友。那么你们能否用圆片代替小朋友,重新演示一下这个过程?随后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解释这时2、3、5分别表示的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升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在生活还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可用5-2=3来表示。如五瓶牛奶,被喝掉2瓶,剩下3瓶;树上有5只鸟,飞走2只,剩下三只……显然,我们可将5-2=3看做一个数学模型,其含义可以随着不同应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从中能够看出,采用上述拓展训练的方式,不仅仅可以赋予5-2=3更多的含义,展示出数学模型的重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并使其真正内涵建模思想。最重要的是这种趣味性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方式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且能促使学生在实践、理解中内化、强化建模思想。尤其是相比于传统讲授数学模型的方法,这种让学生参与数学模型构建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建模能力的提升。
三、促使学生应用数学建模
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数学建模教学中也是如此,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创建实践机会,保证学生能充分应用数学建模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在运用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建模的应用价值,并真正掌握其应用方法。比如在“多边形面积计算”中,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实际问题:学校的花圃面积是多少?教学楼面积是多少?操场面积是多大?这些问题的开放性非常强,且生活化特征明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这一问题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方面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学生能高效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完成校园花铺面积、操场面积、教学楼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采用新方法、新理念,创新数学建模方式。同时,还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深入把握数学建模源头,并创建机会使学生参与数学建模、运用数学建模。
参考文献
[1]赵庆霏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
[2]马允强 数学建模:抵达“日常数学”的有效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7,08,25,(003)。
[3]区东兰 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方法初探[N].科学导报,2017,06,06,(C02)。
[4]轩平 新课程中的数学建模教学之我见[N].山西青年报,2014,09,28,(012)。
论文作者:李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思想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