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技术可获取性系统分析框架_系统分析论文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技术准入性的系统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系统分析论文,框架论文,成果论文,项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技术准入性,是由高科技成果的内在特质决定的。它是通过支撑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包括项目涉及的主干技术、配套技术和支持技术在内的技术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体现出来的可发展性、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即实现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技术上的可能性或可行性。

一、可发展性

技术上的可发展性,是指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前景与投资期权价值,表现为技术的优越性和生长性。

1.优越性

技术上的优越性以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性为内容。创造性体现出技术的新颖性和革新程度,先进性表明技术高、精、尖的水平,成熟性则反应了技术的实用化程度。缺乏创造性的技术失去了新鲜感和超前性,不能带来垄断利益;缺乏先进性的技术没有领先优势,无法获得先手权利和超额利润;缺乏成熟性的技术则难以付诸实施。由缺乏优越性的技术支撑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

技术的创造性、先进性和成熟性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充。缺乏创造性必须以更高的先进性和成熟性来补足,缺乏成熟性要用创造性和先进性来修饰,缺乏先进性的技术则必须以高度的成熟性和创造性来补偿。高度成熟的技术不会成为科技产业投资的主要对象,也就失去了技术的准入性。

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必须同时具备高度的先进性和必要的成熟性,核心技术还必须具有重要的创造性。其中,对先进性的要求最高,成熟性和创造性的相对重要性因不同的产业、消费群体和时空特征而有所侧重或选择。

2.生长性

技术的生长性是指它的更新成长能力、分化扩张能力和辐射渗透能力。缺乏生长性的技术,既不能在先进性和成熟性上进一步发展,也不会获得进一步的创新。这样的技术即使能获得一时的优势,对由其支撑的项目进行投资,最多也只能够作一次性收割。这样的投资,没有基于知识的持久竞争优势,不是高科技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的理性选择。

技术的扩张性包括它的集聚性和主导性。集聚性是指项目技术群内部各种技术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聚合能力和该技术群对外部技术的聚敛性。主导性是指在项目技术群的发展过程中,核心技术对非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对非关键技术、主干技术对配套技术和支持技术,以及项目技术群对外部技术的支配能力、驱动能力和牵引能力。项目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及其技术群,如果缺乏这种支配结构和动力结构,没有集聚性和协同攻关能力,不能发挥技术体系的综合功能优势,那么,即使个别技术具有很强的生长性,也不能构成技术群整体旺盛的生命力。

辐射性是指项目技术群,特别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对于相邻产业和整个社会产业中的技术体系的扩散力、渗透力、推动力和牵引力。牵引力不是所有项目的技术群必须具备的,它是一个优胜条件。

技术上具备优越性和生长性的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具备有效投资的期权价值。

二、可实现性

1.产品化的现实性

在高科技成果产品化过程中,产品设计定型最关键的内容是新产品概念的设计、新产品技术平台的开发和核心产品的设计。三个环节互相制约,决定技术产品化的基调,体现产品创新的基本内容,构成产品平台——产品开发战略的构架。

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创造和实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基本形式。高科技产业中,过程与流程创新是产品高附加值的一个基本来源。与产品创新相比,过程与流程创新更能获得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这是高科技产业剧烈变迁的特质与组织隐含知识相结合的结果。

高科技产品和产业应用了大量新旧技术,涉及许多技术门类,贯穿不同的技术层面,形成错综复杂的技术群。各种技术之间的衔接、匹配与整合,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稳定和质量控制,以及产品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如何将各种技术资源优化组合,变成产品的效用价值,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稳定,形成商业优势,是产品化的又一个基本问题。

2.产业化的现实性

生产设施建设是指核心生产能力设施的建设。它体现出企业技术、产品、流程、资源和组织有效匹配的综合优势。高科技企业必须通过构建和保持核心生产能力设施,来保留其核心的技术、产品和流程,从而保持核心能力竞争优势。

产品标准化是获得主流市场认同,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达到规模化经营,取得竞争主导地位的前提。高科技产品快速创新、频繁换代和激烈竞争的特性,使得迅速实现标准化成为在时间日趋紧缩的全球环境中竞争的一个制高点。标准化同时也是系列化的前提。产品的系列化,是充分开发与利用技术平台和核心产品,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效益、范围效益和集成效益的基本形式。

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是任何工商业利润的一个基本来源。在以大规模定制为主要生产模式的高科技产业中,规模化仍然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是受到产品多样性和顾客定制两个重要因素的严格制约而已。

高科技产业中资源的可得性,主要是指重要和高水平的相关技术资源(关键的原材料、零部件、配套技术等)、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高效率的组织资源和快捷可靠的信息资源的可得性。在这些基本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高科技产业投资决策的核心内容。对人进行投资,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型组织,进行有效的知识创新与管理,建立高效率的信息网络,是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首要资源战略。

3.柔性化的现实性

柔性化能力包括三个方面:①产品设计的改进/升级能力和歧异化能力;②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柔性适应能力;③生产设施的产业兼容能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改造适用能力)。

高科技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在快速创新与转移的动态环境中进行的。一方面,产品周期短、替代威胁严重、用户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细分程度高,使得产品的“创造-改进-升级-再创造”过程迅速短期化,另一方面,产品设计研制、工艺流程开发和生产设施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大,退出壁垒和转移成本不断提高。由此导致了开发与生产中快速创新、歧异化设计、大规模定制、精益生产、灵活转移等一系列新趋势,表现为:产品设计中的高度改进、升级和歧异化能力;生产过程与工艺流程在原定市场和产业内的柔性适应能力;生产设施向边缘产业、替代品产业和新产业领域转移的异业兼容能力。获得上述三种能力,是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对快速变迁的基本方略,从而使柔性化成为可实现性的重要内容。

项目投资决策至少要解决产品化和产业化两个方面的论证,才具备基本的可实现性。柔性化能力中的前两个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决策方案所要求的,而它的第三种能力是一个优势条件。

三、可操作性

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是指实现从概念产品到实物产品,商业蓝图到生产作业,原材料到商品转化的现实性。需要得到技术方案、技术实施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的保障。

1.技术方案保障

技术方案保障是指技术方案的完备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其基本内容包括新产品概念、新技术平台构架、核心产品技术性能设计、核心生产能力(生产方法、过程与工艺流程)与设施建设方案等的完备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上述诸方面系统协调的完备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应变方案的完备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技术方案保障的深入考察,必须顾及其实施对产业、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变化对技术方案实施的影响。一个真正可靠的技术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应当促使技术和产业环境朝有利于自身进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变化,获得内部资源优势和外部产业优势。

一个有保障的技术实施方案,必须是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持续的可发展性、内部协调性与外部开放性的系统性方案。

2.技术实施保障

技术实施保障的基本要求,是获得技术要素与资料、原材料与能源、设备和人力(特别是技术人员)等基本资源的保障。

对技术实施具有重要以至决定意义的另一个保障条件,是发现和开发一个启动市场,为新技术产品提供试验和试用环境,教育消费者,培育基础市场,借以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缩短产品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保证技术实施的顺利实现,促使风险产品向金牛产品转化。

对化工、医药类产品和服务,技术实施保障的必要条件还包括各种试验,尤其是进行β试验的条件,包括设备、对象和场所。

3.技术支持保障

技术支持保障包括对供应商、客户和协作伙伴的技术服务和咨询,核心技术和产品平台的深度开发(核心产品的创新、产品线的扩展),技术和产品的后续开发和升级能力的保障。

技术协作虚拟团队的及时建构能力,技术链上下游环节的及时调整与整合能力,是高科技产业技术支持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技术支持保障也依赖于一个有利的支持环境的形成。形成这样一个环境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实施能够给提供和形成技术支持的各方,提供技术资源开发、提升、应用和赢利的机会。这是一个技术生态问题。它不仅需要牢固地树立价值链的观念,而且需要建构价值网的立体型大价值观,为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恰当地进行市场和产业定位。

技术实施三大保障条件,对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现与控制,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四、总结

根据上述分析框架,可以把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技术准入性的分析评判系统,归纳为表1、表2和表3所示的三大指标体系。

可发展性、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评判的权重系数、分值与校准分值分别用Xt、Yt与Zt表示;技术准入性分析的最终分值用表示,Kt是Zt的权重系数。故有下列方程组:

表1 可发展性分析评判指标体系

表2 可实现性分析评判指标体系

表3 可操作性分析评判指标体系

同一级指标之间的优先序列用权重系数区分。困难在于如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各级指标的值与其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1、表2和表3中的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系统分析的粗略框架。要使技术准入性分析具备实际的操作意义,需要对这一框架以及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更为严密细致的分析、鉴别与选择。

标签:;  

高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技术可获取性系统分析框架_系统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