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住区II”和人类住区环境科学[*]_建筑论文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居论文,人居环境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本文根据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精神及其所发表的《人居环境议程》,进一步阐明有关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思想的发展线索;针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人居二”;中国

一、伊斯坦布尔“人居二”大会之后

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人居二)于1996年6月3日至14日在土耳其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的目标是探讨两个同样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即“人人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Adequate shelter for all,and sustainable humansettlements in an urbanizing world)。通过这次联合国大会的努力,改善人居环境的问题已经从学术界和工程技术界专业范围的讨论,上升为世界各国首脑的普遍认识,并成为全球性的奋斗纲领。

“人居二”又被称为一次“城市高峰会议”(The City Summit),它所提出的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总结了自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在实践《21世纪议程》过程中的经验,归纳并进一步讨论了近年来的其他各次会议所涉及的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包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1995年,北京)、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1995年,哥本哈根)、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1994年,开罗)、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会议(1994年,巴巴多斯)、世界减少自然灾害会议(1994年,横滨),以及儿童问题世界首脑会议(1990年,纽约)等。

1.对城市化的认识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化始终同社会经济的进步、识字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健康状况的普遍改善、社会服务的发展,以及文化、政治和宗教事务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联系在一起的。

近年来,整个世界对城市化已经有了十分积极的认识,城市化开始被视为不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帮助城市成长,更积极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成为“人居二”的中心议题之一。邹家华副总理在这次大会的高级别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中国正在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把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我们将继续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合理分布生产力和城镇人口,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以促进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发展。”

在计划生育和降低人口出生率、促进社会进步和多样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方面,中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作出了毋庸置疑的重要贡献。

在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方面,城市——这种高密度的集约空间利用形式和有效的城市规划管理措施相结合,将人均的土地资源消耗(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方面)降低到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合理的限度(因为许多城市用地,如交通用地、绿地等等,还需要作必要的调节或适当的增加)。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3~1994)》的资料,上海、北京等10个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8.4平方米,全国城市人口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也不足80平方米。事实证明,在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若善为引导,城市化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方面,城市正发挥着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规模效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的资料,全国在1994年末共有设市城市622个,市区(亦即城市建成区以及市郊工农业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9%,市区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9.9%;同时却拥有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2.0%,工业总产值的72.3%和利税总额的82.8%。

由中国政府组织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提出,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全国城镇人口从1995年的3.5亿人,发展到2000年的4.5亿人和2010年的6.3亿人左右;全国城市化水平从1995年的28.85%,发展到2000年的35%和2010年的45%左右;全国设市城市从1995年的640个发展到2000年的800个左右,建制镇从16992个发展到20000个左右;使全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城镇人口分布进一步趋于合理。

城市化带来国家的发展,而发展能促使人口的稳定。因此,应该将城市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使城市与发展成为一体。这两者的结合体现在国家的城市化政策中,就是把资源用于关键性城市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设施中去,这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

2.住宅问题

在“人居二”会议上,《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明确指出,“适当住房指的不只是头上有一片屋顶而已,它还指适当的私人独处的地方,适当的空间,进出口的方便,适当的安全,包括长期居住有保障,结构牢靠持久,适当的照明、取暖和通风,诸如供水、卫生和垃圾管理等适当的基础设施,适当的环境素质和有关保健的因素,以及相对工作地点和基本设施而言的适当和方便的位置,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可负担的范围内取得。……是否适当往往因国而异,因为它取决于具体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

自1976年“人居一”大会以来,全球人居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未能根本解决目前尚有10多亿人口没有足够住房的问题,这其中还有一亿多人无家可归。发展中国家的人居问题尤为严峻,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近十几年来,我国城乡住房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住房供需矛盾仍相当突出:全国城市还有400多万住房困难户,近一半的城镇住房使用功能不全,尚有大量住房急需改造,农村住房的功能不够齐全等;此外,我国贫困地区尚存在大量简易住房,在住宅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甚多亟待研究解决的科学问题。

二、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思想的发展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是20世纪下半叶在国际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群。它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

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目的,是为了解、掌握人类住区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类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从历史上看,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思想随工业革命的发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的逐步加深,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综合的发展过程。简言之,在工业革命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各国均出现了“城市病”问题。为寻求对策,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近代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建筑理论。从上世纪末起,城市规划学的先驱们就酝酿了“田园城市理论”、“区域观念论”等等;近百年来,城市科学不断得到发展。

当前,人们不仅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反而为新的人居环境问题的困扰而担忧;新的城市问题错综复杂,但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却不能全然适应。面向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发展问题正在开始进一步进行整体的思考。

以战后50年来建筑学的发展为例。国际建协自1946年至今,举行了近20次国际会议;从其议题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发展趋势:

(1)从住宅与城市的具体技术问题,走向对建筑与国家发展等战略问题的研究;

(2)从单纯的建筑走向人—建筑—环境的综合研究;

(3)将建筑和城市与明日世界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4)对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进行探索;

……

足见,建筑学的内容和人们的建筑观在不断的发展中。

1999年,国际建协将在中国北京召开第20次大会,议题为“21世纪的建筑学”;会议将就“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建筑师的职业精神”等问题,进行迎接新世纪来临的学术准备。

三、人居环境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1.城市化与“人口大改组”

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26.23%提高到1995年的28.85%。根据国际惯例可以认为,我国的城市化已从起始阶段向加速阶段转变,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巨,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与部门多。诸如城市人口问题、城市基础设施滞后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等等,都已成为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

尽管我国城市建设的成就很大,但对许多城市问题缺乏确切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政策不能“交圈”,乱占土地,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一系列的新情况都与传统的概念、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不相适应。例如,近几年上海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浦东开发和浦西改建,而且在酝酿提出“泛上海”的战略构想;长江三角洲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并举,出现较大范围的城镇密集地带;三峡工程不仅是建坝的水利与电力工程问题,与建坝工程并驾齐驱的是整个库区的城镇化问题、移民问题、安居问题、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又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外资涌入下形成“外向城市化”(Extro-urbanization)的发展模式,构成了珠江三角洲、港澳跨边境城市聚集群,并通过香港这一国际城市,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融入世界大城市地区的范畴。这些问题的综合论证,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学术概念。

2.从城市比较研究到建筑环境的保护

80年代初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们曾就城市与城市规划进行了比较研究。“八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又针对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设立重点项目开展研究;在多学科、多专业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取得多项成果。通过这项研究逐渐认识到,在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地区不仅应重视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问题,还必须重视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同时,还进一步认识到必须重视对下列几个问题的研究:

(1)重视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2)认识地区、城镇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3)把握区域的空间结构,促使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相结合;并有意识地通过交通运输及其它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促使各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分工、平衡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布局和开发相协调,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与经济资源;

(5)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以及地区建筑学的创造。

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使我们认识到有可能对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作新的推进。

3.“九五”计划的新起点——整个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最近,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的今后15年的轮廓性远景目标中,包括了一系列与人居环境建设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如“城乡建设有很大发展”,“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初步建立规模结构和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确保各地现有耕地不再减少”,“加快城市住宅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大力建设经济实用的居民住宅”等。

要实现以上目标,有关领导决策部门应该认真考虑根据国务院于1994年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所确定的行动方案,加快落实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些重大举措。

四、关于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1.开展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设想虽然在国际上已酝酿多年,许多学术机构也已进行了大量工作,处在科学的前沿。应该看到,这一研究领域在学术上发展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相当复杂。目前,人们虽已认识到人居环境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研究难以得到全面的重视与支持,在工作开展中也不易取得专门的经费。近年来,庞大的试验计划有之,新事物苗头也不少,例如在1992年里约大会上的表扬项目等(请参见FinalReport of Local Government Honours Programme,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但非常大的成功例子并不多。并且,由于它是发展中的科学,越是重大的项目,学术观点往往议论纷纭,一时难以作结论。所以经过广泛的研究与思考,总结过去的经验,特别是经过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酝酿,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如下意见:

(1)需要有一个强的领导,明确学术方向,带头共同工作;

(2)需要有学术梯队,协同努力;

(3)需要有足够的推动研究的经费;

(4)需要加强国际、国内学术团体的合作,有出版物及时报道学术成果;

(5)即使是多学科联合攻关的项目,也应从相对比较小的项目做起,从少数相关学科交叉做起,逐步展开,而不是在开始时即贪大求全。

(6)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7)要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

(8)积极并有步骤地引用先进技术;

2.人居环境学的学术框架

人居环境科学涉及领域广泛,从何入手,需有审慎的考虑。作为第一步,借鉴“庖丁解牛”,试用系统观念,从分解开始,将人居环境科学划分为居住系统、支持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等五个大系统,这五个大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宜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与结合(见图1和图2)。

图1 影响决策的新的概念和原则

图2 某研究项目框架的思考

3.人居环境学学科群初步研究的领域

作为第二步,从这五个大系统中筛选重点课题(子课题)。初步拟定人居环境学的研究领域如下:

(1)居住系统(Shells):

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工程;

城市住宅问题;

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城市规划与建筑科学和园林学的融合与展拓;

(2)支持系统(Networks):

城市污染、市政工程与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交通与区域发展;

城市能源系统;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系统;

(3)人类系统(Man):

人类作用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影响;

中国人居环境思想史;

建筑环境质量与人工环境工程(包括室内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的环境质量及保障技术);

人居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

(4)社会系统(Society):

全球变化的“人为因素”;

社会基础设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建设经济与社区管理;

地区建筑文化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5)自然系统(Nature):

区域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

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土地利用变迁与人居环境关系;

水资源保护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6)跨系统研究:

用于评价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项目的城乡土地利用与交通综合规划的数学模型;

用于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国土经济与交通运输综合模拟与评价模型;

说明:

(1)以上专题均属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内的相关部分,必须说明的是,这些并非是问题的全部,并且这些课题并非需要立即同时展开,可随研究工作的需要与发展提出新课题,展拓、重构;

(2)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如GIS和3S集成等;

(3)关于子课题的说明将撰写另文,此处从略。

4.关于人居环境科学起步阶段的研究战略的说明

作为第三步,需要制定起步阶段的研究战略。

(1)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为核心(architecture,landscape architecture,city planning),建构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框架(见图3)。

图3 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框架

——这里所说的建筑,是《广义建筑学》的具体实践;

——这里所说的园林,不仅指传统的公园和城市绿地,而且包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大地园林化建设;

——这里所说的城市规划,不仅指单个城市与村镇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当前大规模、高速度城乡建设的客观需求下,还需要对更为广阔的城市地区或城市区域发展做出科学预测。

为什么在图解上将“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列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呢?

第一,是为了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建筑—城市—自然”的关系;

第二,是为了促进“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学科综合地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进行物质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的建设,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类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因此它与其它相关学科具有多向的联系。就这一点而言,在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建筑学科往往被称为“主导专业”(leading discipline)。

第三,本图表不涉及各学科在人居环境学科群中的重要性或作用大小的问题。

(2)明确学术方向,在规划、建筑和园林三者构成的学科外围,组织带动多学科(土木、水利、能源、生态、环境、资源、地理、社区、经济、文化、艺术等)共同工作,而各相关学科仍然保持本身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和学科核心;它们与人居环境学的关系仅仅在于部分领域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

——各学科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等量齐观”;

——各学科对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展开也不是“同时并进”,而是采用融贯的综合方法,根据不同研究项目的大小、目标和需要划分轻重缓急,并随课题研究的深入,逐步展开与各相关学科的结合。

(3)相当时期来,子课题内的一些专题不是没有研究,也并不是没有成果(部分成果还获有不同的奖励),也有各种渠道提供一定的经费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建设部等都曾提供过大小不等的资助),但是管理分散,题目相对分散、狭窄、无系统,更重要的是缺少协调(Coordination),以至取得的宝贵成果未能直接落实、运用到“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学科系统和相关建设上来,因而效果有限。因此,就这一意义而言,人居环境科学群的组织工作要把大力气放在协调上。

(4)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理论的探索,从实践中深化理论;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并重,重视环境设计的综合;吸取西方理论与实践经验,重视总结中国的经验教训与历史遗产;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并举,“软科学”与“硬科学”并举,以实际工程(project)带动科学研究。

(5)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要在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基础上,通过多系统的建立(在广度方面的展拓),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在深度方面的展拓),逐步建立起来,渐趋完善;其中应包括经验教训的总结,理论的探述,哲学的思考和未来的预测等。在起始阶段,较为切实可行的方式是通过具体的项目,从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体系,目前并不急于编写大著,而是:

——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范式(paradigm);

——开设人居环境科学讲座,根据学术框架计划招收交叉学科的博士研究生;

——编印“人居环境科学丛书”,成熟一本出版一本。目前已完成并计划先行出版的论文有:《道萨迪斯与人类聚居学》,《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等。

(6)需按地域研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自然地理特点寻找不同规律。我国幅员广大,人居环境研究工作初步可按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内陆地区划分,工作抓两头,即研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的战略战术问题,重点先放在对发达地区的研究上。近十多年来,我们即循此路线工作,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五、人居环境科学是各级政府和动员全社会关心和参与的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并不停止在学术研究上,而是努力“学以致用”,为各级政府的有关决策提供参考,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唤起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以决策的科学化推动决策的民主化

“我们正式通过赋予能力战略和伙伴关心与参与原则,这是实现我们的承诺的最民主和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认为,地方当局是我们实现《人居议程》的最亲密的重要伙伴,所以应该在各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民主的地方当局努力促进权力下放。而且,我们要根据各国国情,努力增强地方当局的财政和组织机构的能力;此外,要保证其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并能对人们的需求作出积极的反映。所以这些是对各级政府的主要要求。”(《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1996年6月)

发展人居环境科学将有助于以决策的科学化推动决策的民主化。

2.加强国家协作

“我们相信,《人居议程》全面有效的实施必须加强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的作用和职能……为此,我们愿支持《人居议程》及《全球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1996年6月)

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学术单位,可以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小结

关于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是基于国际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中国实际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我们的建议是建立在若干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索的实践基础上的认识,并力求在目前的条件下,找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研究的目的是要促使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建立;通过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思考,借助新技术的应用和融贯的综合研究,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水平,充分发挥人的预见性,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的决策,提高建设质量,减少建设中的各种重复和浪费,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走向21世纪伟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其重要一点就是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才能解决”,经济要发展,城乡要发展,人居环境的建设要发展,人居环境的科学也要发展,以创造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不同地区特点的城市化道路。

如前所述,“城市化带来国家的发展,而发展能促进人口的稳定”;并且就高等学校来说,随着研究的进展必然涉及并促进我们的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迎接新世纪建设的高潮的来临。

“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憧憬着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企盼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倡议正视这个真正不可多得的、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来建设这个世界,使每个人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结束语,1996年6月)

跨向21世纪的新中国,这一社会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愿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成为先进的科学之一,立于世界之林。

(1996年7月第一稿,1996年8月第二稿,1996年9月第三稿,1996年10月第四稿。)

[*]本文为1996年9月25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设部科技司联合主办的“21世纪城乡建设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上的论文,1996年底进行改写。

标签:;  ;  ;  ;  ;  ;  ;  

“人类住区II”和人类住区环境科学[*]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