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分析的区域经济空间动态分析论文_郑芳

基于统计分析的区域经济空间动态分析论文_郑芳

华坪县统计局 云南丽江 67480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其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现象比较突出,对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区域经济差异成为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本文就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进行研究。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

引言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和突破口,也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形式的具体要求对其进行设定和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区域差异本质所在,进而实现对省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区域经济的有效调控和管理。

一、区域经济差异系统分析

1.1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

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相径庭,进而引起了地区差距情况的产生。整体发展水平有很大提升。从整体角度来看,人民生产总值总的增长率达到了18.87%。但在不同地区,人民可支配收入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程度悬殊。进行汇总之后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总趋势大体相近;第二、在某些年份当中,整体的发展水平甚至超越了全国的发展水平。

1.2内部各地区的比较

即使在同一段时间内,地点不同造成了国民生产总值不同,所以在计算偏离指数时的参考标准也不相同。笔者在考虑多方面原因后,创建了一种可以对比增长率的方法,该方法反映的就是在同一段时间内不同地区的生产总值的变化与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地区的生产总值联系。

依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的经济差距比较大。同时,在同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也有高于全国水平的,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而一些城市的发展水平低于全省整体平均水平,这些城市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形成了差距比较明显的发展布局。

二、局部空间经济关联模式实证分析

2.1计算方法

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地区之间的对比分析,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变化形式,所以,本文还在以地区经济思想作为根本,对地区水平发展进行详细的研究采用国内外常用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

根据有关的大量文献和成果显示,由于差值、极比等标准是利用群体当中的个性值(最高值和最低值)来推算群体的一般性的计算结果会造成一定误差,不能准确反映,所以本文计算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形式还运用了多种计算方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分析

根据上面所述的经济发展差异的衡量和测度方法,本文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年人均生产总值的平均数,并且根据各个地方的人口和生产总值比例等数据得出了在此时间段各年份的富裕程度。

从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加权变异系数还是泰尔系数,它们所代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发展趋势基本是相同的,在这个阶段,它们浮动的方向和幅度有很强的联系性,在某一时间段表现出低谷。从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人均水平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变得相对平衡,特别是19世纪初,加权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分别降低,其数值上达到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小值。相较于建国初期的0.6442和0.0527,1983年的加权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分别缩小了49%以及58%,降低程度让人瞠目结舌,数值上超越半数,这也在另一方面证明了,区域经济平衡度在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缩小。当经济膨胀变得不可遏止时,由政府这只可以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共同起作用,但这种变化的扩大耗费了较长时间。虽然这一阶段差异扩大的绝对量很大,但是相对于改革初期整体是在减小的,这种变大的过程犹如乌龟的行进速度一样——慢腾腾的,而变化程度也是相对缓和的,这几次的变化也成为了很好的证明。

其次,崎岖的“上坡路”和差异的扩大相互联系,前者可以是后者前进的动力;下降性波动出现在差异增长过程时,会预示或导致差异的增长速度变缓幅度变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最后,贫富差异分阶段有扩大也有缩小,综合这十几年来表现出扩大趋势,可见无论是加权变异系数还是泰尔系数,都呈现出上扬的走势。

三、经济重心的迁移分析

3.1区域重心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地理特点”的研究是地质课程中对地质实物进行立体发散研讨的一个有意义事情。当中,小区域发散的中央地区在地质整体探讨中地位很高。最突出的是在金融地质学部分,中央地区可以直观而精确得观察出一个局部地区的金融特点和发散状况,中央位置的说法足够证明有利于金融地质专家的分析。

人民重点的偏移有以下缘由:首先,各个地域的经济不一,有一方面表现在单位形态不一样方面上,河北地区靠水的位置经济比较现代化,反之,则发展的不是那么好。这也说明了河北地区大部分的单位以科技集中或者能力集中为中心而其他部分的区域通过单一体力工作来获得经济。从这一方面来说,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十年的回迁之路跌宕起伏,并且就在这个时期工作重点做到了两个最偏远地方的高度概括。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作重点以及波动曲线跟以前比较起来就变得平稳得多,尽管依然有少数起伏,但可以看到结果与预期相差无几,工作重点逐渐跨越东西两个方向。

3.2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城市改革30多年来,社会在不断发展,那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使得全社会都在讨论资源的运用问题。尤其是在低碳生活节奏拉开以来,资源被人们越来越重视。然而我们所认为的资源,很多是常规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当然不可否认的,它的确是资源的一部分,并且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然而,所谓资源,并非只界定为自然资源这一种。它所涵盖的方面还有很多,它包括资金、能量、政策影响、信息等,也就是说只要是可以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任何物质都可以称之为资源二字。那么既然知道了资源的确切含义,就要学会利用资源,利用资源来发展城市的经济建设。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目前和今后阶段如何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早期城市的经济产业发展当中东北部地区趋于较发达地段,那么在今后的城市经济发展中仍要以稳定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为基础,在发展东部地区经济的同时带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此外还要对中部地区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那么在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也要充分来利用资源改善西部的发展环境。政府在其间的角色要进行转换,在以往的城市经济发展中,政府几乎包揽了控制的角色,有些时候甚至采用了“一刀切”的武断行为,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偏颇化,十分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发展。因此,在城市今后的发展中要适当转换政府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将控制转化为引导,将“一刀切”转化为“分流”进行。也就是说,政府更多的是扮演疏导的角色。它如同一个指明灯,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航线,提供足够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并且还要通过适当的扩大保税区范围、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为城市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放宽,放宽它的大氛围,让它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允许它适当的进行调整与改变。此外,既然有大的环境氛围支持,有了开创的场地,就要进行资金的预备。也就是说,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既要负责基础部分的建设,又要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外部的队伍建设,例如融资手段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西部地区建设好。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的其他地区建设好。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合,融合的方面包括地区性融合、资金融合,方方面面的融合。也就是说,在发展过程中要将资源优势进行互通运用,将所有地区性的技术、信息、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优势,不论是东部的也好,还是西部的也罢,都要进行互通交流与运用。例如在城市东部地区信息、技术要强一些,而在西部的地区资源与劳动力要占优势一些。那么就要将它们两个方面的强势进行融合性贯通。以此来促进城市 经济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以经济发展作为分析对象,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积极配合,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调度,通过对每个公民的普及才能做到全面富裕,才能真正带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岑.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京津冀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2]王勇军,朱成全.基于GIS与ESDA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11):4-8+11.

[3]喻杰磊.江苏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朱艳秋.环渤海区域旅游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郑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3

标签:;  ;  ;  ;  ;  ;  ;  ;  

基于统计分析的区域经济空间动态分析论文_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