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意义与策略思考--基于江苏省中小学校长调查研究报告_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意义与策略思考--基于江苏省中小学校长调查研究报告_学校管理论文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涵义及策略思考——基于江苏省中小学校长的调查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校长论文,江苏省论文,涵义论文,研究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长专业发展的状况与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是校长在一定素质和条件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和谐合作、创生发展的过程。为探索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而构建校长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平台,并在实践层面建立起相应的支持和保障体系,我们对苏南、苏中、苏北不同经济地区和城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共105名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参加省级高级研修班的校长65人,常州武进区的校长40人。调查共发出问卷105份,回收102份,回收率为97.3%。现将有关调查和访谈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涵义

1.校长的专业发展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和学历不断提高的过程。据调查,有80%以上校长的学历自从教以来,都提高了一个层次以上,最多的提高了3个层次。这一方面反映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学历水平在教育领域的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校长要胜任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校长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仅要在纵向层次上提高,而且须在横向领域上拓展。调查发现,有67.7%的校长修过2个及以上的专业,25.8%的校长修过3个专业。在校长所修的专业类别中,其中有一个为教育专业或教育管理专业。这也说明,拓展学科专业领域,构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正成为校长的一种自觉追求。校长不仅重视学历的提高,而且注重在岗期间参加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短期培训和以学校管理现实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学校管理技能和工作能力。作为一种外部的组织推动学习,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回答参加培训对自己专业发展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方面,分别有52.5%、32.5%的校长认为“很重要”和“比较重要”。这说明自我国“八五”期间开展校长岗位培训以来,各级培训部门或机构提供的校长培训服务,在校长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已产生了成效。在校长参加培训或学习的方式上,涉及不同类型、层次和内容。如在培训的类型上,有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专题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或各种教育管理论坛;在培训层次上,有县级培训、市级培训、省级培训或国家级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有政治理论培训、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学校管理理论培训。其中,参加省高级研修班62名校长的调查中,参加提高培训的有47人,参加高级研修培训的有52人;其中参加省级培训的有51人,占82.3%,参加国家级培训的有14人,占22.6%;有96.8%的校长参加过学校管理理论的培训。也就是说,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对校长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回答“理想的、对自己工作和专业发展最有帮助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时,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有38.7%的校长认可脱产培训和学习,有21%的人认同在职自学或业余学习;在培训的内容选择上,有46.8%。的人认可最新的且能指导实践的教育或管理理论,有11.3%的人认同适用的教学技能或管理操作。由此可见,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相对集中的一段脱产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反思、梳理以往的教育管理实践,接受一些新的教育和管理理论,这种需求在处于转型期的校长中表现尤为强烈。

2.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校长自身发展的内在性和价值性。据调查,校长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集中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教育理想的追求。有69.4%的校长认为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实现教育理想,43.5%的校长认为是自己的专业发展,30.6%的校长认为是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认为动力是来自于职务职称晋升或生存竞争的比例较少,依次为14.5%、9.7%。从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类型变化,可以看出目前校长从生存型跃升到发展型和理想型的质的变化,校长在价值理性方面表现出来的明显的非现实功利性取向。也正是这种对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才成为校长专业发展并不断取得成功的根本动力。专业发展的动力源于校长对专业发展的需求,需求的强烈程度决定着动力作用的强度。从调查结果看,校长对专业发展有强烈需求和较强烈需求的占88.7%,有一般需求和没多大需求的仅占11.2%,而后者从年龄看,又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即将退休的校长这一群体中。由此可见,校长的专业发展已经开始由过去的外部推动向校长个体的内在主动的方向转变,而且校长的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愿望比过去都来得强烈。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管理的复杂性、权变性和校本化的学校管理环境对校长专业素质及其与时俱进的持续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自我价值,必须有时代的紧迫感和校长主体的强烈需求,这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3.善于抓住关键期和突破期是实现校长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对参加省高级研修班62名校长的调查,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期在年龄阶段方面,有22人回答在36~40岁,占35.5%;有18人认为在41~45岁,占29%。即校长的成就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校长做出的这一选择和形成的这种看法,与工商界优秀企业家成名的平均年龄为39岁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因此,对校长的支持重点应放在校长专业发展的这一时期。跨越式专业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时的校长对先行校长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校长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校长资历、一般阶段和发展过程,对这些问题,认为完全可以的有3人,占21%;比较可以的有9人,占14.5%;基本可以的有7人,占27.4%;完全不可以的有4人,占6.5%。由此可知,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校长由于自我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处在传统的教育和人才管理体制下,因此,这部分校长从其经验和经历出发选择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另外一部分年龄较轻的校长因其是在改革开放和信息化、知识化和创新求发展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其自身成长的过程正是一个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因此,其比较认可校长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中也可看出,校长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机制,具体表现在:(1)政策层面。人才培养的“百千万工程”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推进政策;(2)技术层面。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普及和信息网络平台的支持;(3)机制层面。开放灵活的人才成长氛围和发展机制;(4)主体层面。校长的主体意识增强和主动专业发展的自觉行动。校长专业发展的突破期,也是校长自我超越的关键期。校长专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但不可否认在特殊时期的发展机遇和通过自己主动变革发展方式实现自我超越式发展。关于校长发展的突破期,有41.9%的人回答是在担任校长职务后10年,接下来的为5年和15年,分别占29%、24.2%。校长的专业发展在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徘徊或相对稳定状态,而要改变这种停滞状况,就要突破既有平衡,实现自我超越。校长专业发展的突破期,从时间上来看,大体上是在校长履职后的10年左右,因为校长经过以往人们认同的适应期和称职期的发展,如果自己在学校管理理念、管理创新等方面不进行自我超越,寻求积极突破,就难以进入成熟期,进而成为教育管理专家型的校长,甚至还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目前,一些中小学校长在新一轮岗位竞聘中落选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4.从校长的自身经历来看,其专业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校长专业发展涉及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在内在的“人格的魅力”、“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执着的追求”5种因素中,依其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为“执着的追求”、“人格的魅力”、“较强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渊博的知识”。可以看出,明确的方向和执着的追求是校长持续专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外在的“政策制度”、“运行机制”、“人际氛围”、“领导水平”、“评估方式”5种因素中,校长认为影响程度较为重要的依次是“政策制度”、“运行机制”、“领导水平”,它们分别占38.7%、37.1%和22.6%,“人际氛围”和“评估方式”两项相加只有6.4%。

尽管有多种内外因素影响校长的专业发展,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校长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性质和程度是不同的。在学校内部因素影响方面,对校长专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是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其次是学校管理的体制,再次是学校的教师队伍,分别占53.2%、32.3%、32.3%。在学校外部诸多因素中,对校长专业发展影响作用最大的是“政府和主管领导对教育的重视支持程度”,占46%;其次是“人才政策和管理机制”,占32.3%;再次是“区域经济文化状况”,占25.8%。校长做出如此回答,一方面说明部分校长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学校受计划经济体制运作模式影响,加之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在学校管理和校长选拔、使用上的“人治”做法和行政管理手段表现比较突出,因此,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支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校长的专业发展。同时,从调查中也可以发现,良好的人才政策和管理机制、所在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也是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外在条件。

5.信息环境的开放和沟通方式的变化,使校长获取教育或管理信息的途径更为多样、便捷。根据调查,校长获取信息的途径依次为自主阅读学习、听专家报告、各种短期培训、同行交流研讨、学历进修,比例分别为53.2%、38.7%、19.4%、14.5%、4.8%。随着教育管理信息载体的大众化、普及化、开放化、网络化和快捷化,校长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途径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校长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校长自主学习越来越成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这一方面说明校长学习的内在需求和主动自觉,另一方面也说明外部条件为校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和可能;其次为专家的报告,专家的报告层次高、视野宽、程度深,有利于校长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大容量、有价值的教育管理信息,使其得到观念的洗礼和心灵的冲撞;再次为各种短期专题培训或教育管理论坛。校长获取信息途径的这种变化,一方面要求现有各种信息载体要及时有效地传递有价值的教育管理及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求培训部门要不断提供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发展性的优质信息资源,并为校长提供大量而快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的工具性手段。

6.校长的行为、气质特征和管理类型特征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校长尽管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在行为、气质和管理类型等方面也有个性差异。在“踏实肯干、勤奋工作”、“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因循守旧”、“注重战略决策和科学规划,抓好办学思想”、“重科学管理,也重人文关怀”、“善于理解,合作共事,经常与别人交流”、“目光远大,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博采众长,善于学习,广泛吸纳各种先进思想和经验”、“善于反思,不断总结”、“有明确的目标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等9个行为特征的选项中,校长的行为特征相对集中在“博采众长,善于学习,广泛吸纳各种先进思想和经验”、“踏实肯干、勤奋工作”和“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因循守旧”3个方面,比例依次为42%、37.1%和37.1%。“重科学管理,也重人文关怀”、“善于反思,不断总结”类型的也有较大比例,分别为33.9%、25.8%。这说明在改革和开放的学校管理环境下,校长必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成长,要以务实的管理工作赢得学校的成功。在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和抑郁质(易感型)4种气质类型中,被调查的校长属于粘液质(安静型)的较多,有25人,占40%;其次是胆汁质(兴奋型),有18人,占29%;再次是多血质(活泼型),有15人,占24.2%。由此可见,校长具有何种气质,不是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同气质类型的校长可有不同的专业发展路径,而校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校长能否根据自己气质类型的特征,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在校长管理类型特征方面,我们从3个维度,分为9个类型进行调查:一是从校长工作的重心维度分为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3种类型;二是从校长管理的理念维度分为操作型、经营型、战略型;三是从校长管理的风格维度分为质量效率型、开拓创新型、民主参与型。从以上3个维度9个类型的调查结果看,校长认为自己属于科研型和管理型的各占38.7%,属于教学型的占16.1%;属于战略型的占29%,属于经营型的占21%,属于操作型的占14.5%;属于民主参与型的占32.3%,属于开拓创新型的占29%,属于质量效率型的占22.6%。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在当今开放化、市场化和竞争化的学校管理环境下,学校要生存和发展,校长管理理念的变革,工作重心和价值取向的调整,管理作风的转变是关键,因此,校长应因环境变化,适时做出以未来为取向、以系统全面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人为本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理念、管理重心和管理风格的调整,是校长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

7.教育科研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坚强支撑力,是实现校长内涵和超越式发展的推进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和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坚强支撑力。校长的专业发展无不与教育科研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被调查的校长都认为教育科研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帮助,其中有53.2%的校长认为教育科研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很重要,有42%的校长认为比较重要,两项相加,达到了95%以上。学校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由粗放走向集约,由渐进发展走向跨越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是校长持续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我们通过与一些校长的访谈得到的回答,以及许多校长所在学校提出的如“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和“科研兴师”等目标、口号,也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

8.校长的专业意识较强,行政职务和权力意识淡化。随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各行各业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校长作为一种专业化职业的意识在增强,行政职务和权力意识在淡化。从对参加高级研修班62名校长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校长应是专业化职业的有34人,占54.8%;认为是一般职业岗位的有20人,占32.3%。校长这一角色定位的变化,一方面说明校长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不仅是社会变革、教育改革的外在要求,而且也是校长自己内在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校长在与学校内外各方面关系上出现了新的定位和调整,即校长不是一种受命于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职务,对学校实施自上而下的干预控制的行政权力,而是一种以专业权力和人格力量引领学校发展的专业领导人员。

9.校长的专业发展可以是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有超越式的发展方式。在对参加省高级研修班62名校长的调查中发现,校长认为专业发展是渐进式的有53人,占85%,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相当一部分校长由于受其成长的特定历史条件、政策环境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只能是自然的渐进式的发展,不可能做到超越式发展。但也有4.8%的校长,主要是年轻的校长,认为是可以实现超越式发展,因其自己的专业发展正是超越式发展的过程,从所访谈的一些校长的情况来看,也同样认可超越式发展这一方式。这一调查结果可以说明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在客观方面,超越式发展在当前乃至未来的发展环境和机制下已成为现实的可能;二是在主观方面,校长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和知识创新管理将是超越式发展的根本因素和内在条件。关于实现校长超越式发展的“名家指导”、“案例学习与研究”、“虚拟管理”、“知识与创新管理”、“反思性实践”5个多项选择的条件中,认为是“反思性实践”的有28人,占45%;是“知识与创新管理”的有24人,占38.7%;是“名家指导”的有21人,占33.9%;是“案例学习与研究”的有13人,占21%。从这一结果可知,校长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积极主动的反思性实践,科学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是实现超越式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和分析,不难发现校长专业发展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一种理性认识,是对教育实践的一种提炼、概括。由于立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个体的教育思想存在差异性。作为一个成功的校长,要把教育思想(理念)变成人们的行动,就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也要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善于把当前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办学理念与实践。众所周知,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现代学校教育和管理在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上的时代要求,也是现代校长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校长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2.在思维方式上,善于宏观战略思考和系统整体思维。学校管理是在开放的环境下,校长与其成员主体设计学校发展目标,主动谋求学校发展的自组织行为,因此,要科学制定并有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校长必须具有宏观战略思考和系统整体思维。这是因为,学校的发展在历时性上有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纵向持续性的发展过程,在共时性上有一个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各种关联因素横向协调整合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校长就要跳出学校看学校,面向未来谋发展,而要做到这些,校长就要善于宏观战略思考和系统整体思维,这是所调查的校长在思维方式上具有的共同特征。

3.在意志品质上,具有积极的心态和执着不懈的追求。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认为,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积极的心态是居于第一位的。校长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关键在于在遇到挫折和困难之后有没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有没有敢于应对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挑战、执着不懈地追求既定目标的意志品质。从校长专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其在意志品质上所表现出的积极心态和执着不懈追求的重要特征。

4.在关系准则上,注重理解和沟通,着力营造“和合”的人际关系。在学校管理中,涉及内部与外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在这诸多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根本的和主导的关系。如何认识人与人的关系,怎样建立人际关系准则,是每个校长必须直面和需认真加以处理的问题。而注重彼此间的理解,加强相互间的及时有效沟通,着力营造和谐与合作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校长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5.在角色定位上,校长是教育与管理改革的引领者和服务者。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在不同的校长中间,对校长这一社会角色往往有着不同的定位。如有的认为校长是决策指挥者,有的认为校长是管理控制者,有的认为校长是奖惩的施行者等等。这些特定的角色定位固然内含了校长角色的特定要求,但如果仅仅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和理解,显然不够准确和完整。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认同这样的观点,校长是手中高举一面旗帜,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而不是手里握着一根鞭子走在队伍后面的人,即校长是一个率领队伍朝着既定目标方向前进的引领者。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就是服务,因此,校长不仅是一个引领者,还是一个为教育和学校师生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服务者。

6.在专业发展上,注重教育管理理论探新和学校管理实践反思。校长的专业发展一方面离不开外部的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校长不断的知识学习和理论探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校长作为一个专业性的社会职业,赋予其完整的专业内涵,因此,校长必须自觉做到专业化,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校长要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做到不断增加新知识,扩展新理论,与时俱进,提高学校管理所必需和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学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还必须依靠校长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指导自己不断地进行反思、系统地进行总结,进而提高自己的实际管理水平和能力。

三、中小学校长持续专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促进中小学校长持续专业发展既是我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对校长作为学校高层优秀人才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制定建设目标规划,统筹协调中小学校长选拔培养工作。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24号)第7条指出,“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要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逐步采取在本系统或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校长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如理念系统、政策系统、制度系统、操作系统、评价系统等,因此,必须从宏观战略层面通盘考虑、周密制定校长队伍建设的目标规划,并在运作过程中统筹协调校长选拔培养等各项工作,真正让那些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有德之士、有识之士、有能之士选聘到中小学校长的岗位。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校长职业道德、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修炼,切实把校长的选拔与培养全面统筹、有机协调起来。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学校长的持续专业发展。校长持续专业发展的政策作为实现校长队伍建设的目标,协调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的广泛性、相对的稳定性和作用的引导性等特征。因此,校长要做到可持续和跨越发展,必须有一个取向十分明确、调控力度较大的校长专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校长专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使教育系统的所有成员确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和成才意识,形成积极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也就各类人才的建设进行了部署。校长作为中小学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样有一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其跨越发展的问题。教育部近几年来虽然也有一些校长队伍建设的政策,但总的来说还不如对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大。目前,尽管我国一些省市在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方面也出台了选拔、培养、评选及其待遇的相关措施,但总体上来说,还缺乏教育内部政策与外部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有的政策在实践中还会出现冲突和矛盾,难以落实到位,还难以发挥对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因此,需要我们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支持政策,如中小学校长竞岗聘用、培训开发、多元激励、发展性评价等政策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校长的持续专业发展。

3.建设学校学习型组织,形成校长与学校整体协调发展的共生机制。学校学习型组织是在社会转型,学校教育重心转变,人们对教育与管理过程深入反思、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借鉴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并运用于学校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学习机制。学校学习型组织是指学校在动态的环境中,为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而生成起来的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以体现人的生命价值、追求校长与学校共同成长与发展为宗旨的自组织。学校学习型组织提倡系统的思考,坚持把校长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统一起来,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发展愿望,鼓励人的生命成长,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强调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校要适应社会和环境变化调整组织形态结构;鼓励学校成员自我超越,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实现共同愿望;要求学校成员持续不断学习,团队合作与组织学习,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建设学校学习型组织,不仅可以改变校长学校管理的思维方式,重塑学校管理的理念和价值,促进校长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实现其健康成长和跨越式发展,而且能够使起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校长通过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带动学校全体成员持续不断地学习,体验生命的价值,焕发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校不断改革与发展,进而形成校长与学校整体协调发展的共生机制。

4.推进校长培训创新,构建校长智慧开发与能力建设的服务体系。校长的专业发展实质是校长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专业性不断提升,是校长智慧持续开发与领导管理学校教育能力的发展。要开发校长智慧,实现其领导管理学校教育的能力发展,就要依据校长专业结构和专业化的内涵,跟进校长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阶段,不断改革校长培训方式,积极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和创新。具体来说:(1)改革以知识为本位的培训,树立培训是开发学校领导人力资源的观念。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校长接受多少理论知识,掌握多少教育和管理技能,而是在互动式的培训活动中最大程度地开发校长的人力资源,让校长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促进校长终身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在校长培训中就要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的培训,坚持以能力本位为取向,把校长培训作为开发学校领导人力资源的活动。(2)改革封闭僵化的培训格局,构建开放高效灵活的校长培训网络体系。要按照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水准的要求,突破原有区域分割,彼此封闭的培训格局,有效整合区域培训资源,构建培训机构网络化、培训资源优质化、培训要素整合化、培训供给多样化的开放高效灵活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网络体系,形成内外联网,省、地(市)、县3级纵向延伸和培训机构横向互动的培训格局,大力整合现有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研科研和现代信息媒体等各种培训资源,积极开发各种潜在的校长培训资源,实现培训优质资源共享和集约化配置。(3)关注教育和校长不同发展阶段需求,改革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与结构。培训内容是培训教学的核心所在,其设置与开发的状况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由于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学校管理形势的变化,校长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校长培训的内容和结构也必须随之而变化。因此,在培训内容要求上,要把握校长主体的兴奋点、能力的支撑点和教学逻辑的衔接点,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校长实际情况,按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开发校长培训课程,形成统一性和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的校长培训课程体系。(4)改革单一化的培训方式,构建多样化的校长培训体系。校长培训模式是指以提高校长的专业化职业综合素质和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在培训中优化整合各种培训资源,科学设计操作程序,采用相应的培训策略的结构化的组合样式和活动化的行为趋势。由于过去在校长培训过程中主要是理论讲授和专家报告,因而就显得培训方式单一,难以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和以提高校长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层次性、多样性、柔性化、个性化”的培训模式要求,因此,必须在理论讲授和专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为中心、问题为中心、能力为中心的培训取向,构建动态性、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形成多样化、柔性化和整合化的校长培训体系。就中小学校长培训改革的着力点而言,就是要加强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快培训的网络化、信息化步伐,提高校长培训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增强培训服务的观念,提高培训服务的质量,发挥培训的整体效能,构建一个促进校长智慧开发和能力建设的服务体系。

标签:;  ;  ;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意义与策略思考--基于江苏省中小学校长调查研究报告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